一、吃附片禁忌_吃附片的好处和禁忌
附片,属温里药,性味大辛、大热,有毒有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之功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吃附片禁忌,供大家阅读!
吃附片禁忌
附片为乌头块根炮制后的成品,还有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附片的功效是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温阳逐寒,附片的作用是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附子与乌头虽同属一物,但因炮制方法稍有不同,在临床应用上略有差异,一般认为附子以补火回阳较优,乌头以散寒止痛见长。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皆有剧毒,内服须加炮制,入汤剂须经久煎;生者一般只供外用,但如皮肤破损者则不宜应用。
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梢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
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躁、痛觉减退、心跳慢弱、 血压 下降、 呼吸 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
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所以说,吃附片是有禁忌的,你可不能乱用哦。由于附片是有一定毒性的,因此,如果你吃附片过量或者食用方法不正确,就都会让你的体内产生毒素,进而损伤 健康 。一定要记住附片不能乱吃,要在医嘱下科学服用哦。
附片药名及炮制
制附子、黑附块、熟附子、淡附片(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即盐卤)浸后供药用再用清水漂清后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晒干。(外地因炮制方法不同而有熟附片、黄附块、明附块等区别,现上海地区不再区分。)生附子、咸附子(为乌头块根,经胆巴水浸制,洗净后,切片晒干供应药用。生附子毒性较熟附片为强,须严格控制使用,一般只供外用。)
附片的方例
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干姜、甘草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 腹痛 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中毒与处理】乌头碱对各种神精末梢及中枢先兴奋后麻痹。
致死量:乌头酊2毫升,乌头碱2毫克。
状症:先有唇舌发麻、恶心,手足发麻,继之运动不一、呕吐、心慌、面白、肤冷、胸闷、烦躁、痛觉减退、心跳慢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吞咽困难、言语障碍、呼吸中枢抑制。间有抽搐,急性心原性脑缺血综合证。可能突然而死亡。
处理:高锰酸钾洗胃,保暖,注射较大剂量的阿托品。麻痹重者给兴奋剂、吸气、人工呼吸、输液。休克可用正肾上素、
附片的应用
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的6,常配合人参、干姜、炙甘草等品同用。如果冷汗淋漓、亡阳厥逆者,用附子、人参外,须再加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药;如果大出血后引手足厥冷、汗出脉微,可以用参、附、龙、牡配合麦冬、五味子等同用,以回阳救阴。
2.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腹痛、便溏等症。附子弁铊m补元阳,益火之源,凡肾阳不足、命火衰微、畏寒肢冷、阳痿、尿频之症,皆可应用,多配伍肉桂、熟地、菟丝子、山萸肉等同用;如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泄之症,又可用附子配合益气温脾的的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药同用。
3.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 风湿 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
【附子的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
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 脚气 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
(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 补肾 阳常配肉桂。
(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
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④《 医学 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
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 癫痫 ,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
二、附片的功效与作用
核心功效
治肾阳不足、治风湿骨痛
附片简介
附片一般指附子,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功效作用
1、治肾阳不足,附片对人类的肾阳不足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特别是对肾阳不足引发的腹痛、腹泻以及阳痿等症,治疗效果最为明显,治疗时可以把附片这种中药材与熟地、肉桂以及山萸肉等中药材的一起搭配使用,这样会让它的治疗效果更加出色。
2、治风湿骨痛,附片对人类的风湿骨痛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它能消肿止痛,也能通经活络,更能祛风除温,平时出现风湿骨痛以后可以把附近片与桂枝等中药材搭配使用,能起到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能让人们风湿骨痛的症状很快减轻。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孕妇及阴虚阳亢、实热证者忌用。
不宜同食
与附片药效相反或者有副作用的药物, 吃了附片之后,不要再吃与附片药效相反或者有副作用的药物,比如瓜蒌、川贝、白及等,这些药物会干扰 附片 的药性,对于治疗疾病没有好处。
食用方法
1、炖羊肉
将附片用纱布袋装好扎口;羊肉用清水洗净,放入沸水锅内,加姜、葱煮至断红色;将羊肉捞出剔骨,切成3厘米见方块,再入清水中浸漂去血水;骨头拍断,姜拍松,葱缠成团;炖锅内加入清水,置于大火上,将羊肉、生姜、葱、料酒、药包放入汤内,先用大火烧沸,再用文火炖至羊肉酥烂;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即成。
2、烧乌鸡
将附片(必须买制过的,没有制的毒性太大)洗净后置于炖杯中煮2小时;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斩成4厘米见方的块;姜切成片,葱切段;将炒锅置于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片、葱段爆香;再放入乌鸡块,加盐、酱油、附片炒匀;加入400毫升高汤,用文火煮45分钟即成。
三、附子的作用与禁忌
附子是一种中药,又叫乌头、鹅儿花等。中药附子具有强心、镇痛的功效与作用,还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腹泻等疾病。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孕妇是不能使用的,因为里面的乌头碱成分是具有毒性的,一旦使用过量,严重的时候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附子在我们国家的湖北、湖南等地方都有种植,一般在六月的下半月到八月份的上半月进行采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还有人对附子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更别说它的功效与作用,还有一些禁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吧!
一、中药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附子具有强心的功效与作用。附子可以让那个我们的迷走神经中枢兴奋,从而增强我们心肌收缩力,改善我们全身的循环功能。附子对于一些心血管功能不全的人,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附子里面含有一种非生物碱的成分,在煎煮后也不会遭到破坏,强心的功效与作用也不会丢失。
中药附子还具有镇痛的功效与作用。因为附子里面含有一种叫做乌头碱的分解物,这种成分作用于我们人体之后,会麻痹我们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还可以让我们的粘膜和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先兴奋后麻痹,从而起到镇痛的功效与作用。所以当我们患有一些关节性疾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附子来进行止痛。另外,附子还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腹泻,还具有驱寒的功效与作用。
二、中药附子的禁忌
中药附子孕妇不能够使用的。附子也不可以和半夏、贝母、天花粉等一同使用。而且在使用附子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使用,也要听从医生的指导,适当的进行使用,一旦使用过当是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的。因为附子里面含有乌头碱,这种成分是有一定的毒性的。一旦中毒之后会导致我们出现舌头发麻、身体发麻、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四、附子有什么功效与作用禁忌?
附子功效与作用: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的毒性成分主要为双酯型乌头碱,中毒表现主要为口唇发麻,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呼吸急促、心慌胸闷、汗出肢冷、四肢麻木、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衰竭等。
禁忌: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萎子、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扩展资料
附子呈圆锥形,长4~175px,直径3~125px。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
体重,横切面灰褐色,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层环纹,环纹内侧导管束排列不整齐。气微,味成而麻,刺舌。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附子虽好易中毒,别乱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