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联、对联、楹联,三者有何区别?

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

春联以前为桃符,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余亚飞《迎新岁》称:“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传统春联是用毛笔书写,但现在通常是在外用机器制作。春联的种类较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等。

二、对联和楹联有何异同?

对联和楹联指的是一回事,只是不同地区对对联的名称叫法不同而已。

对联,有的地区称对偶、有的地区称门对、有的地区称春贴、有的地区称春联、有的地区称对子、有的地区称楹联等,它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三、楹联与对联的区别

楹,拼音是yíng

,形声。

从木,盈声。

本义:厅堂前部的柱子。

作量词为古代计算房屋的单位。

楹联;是指贴在门两边或柱子上的对联,

对联,就是统称,

不分贴在何处,

统称对联,

包括;春联,挽联,楹联,画联等

四、楹联和对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楹联和对联的区别:

一、使用场所不同。

1、楹联用于殿堂。

2、对联使用范围广泛,场合没有限制。

二、内容不同。

1、楹联内容限于政论、处世、哲理、家训等。

2、对联除上述内容外,可涉及各个领域。

三、保存时间不同。

1、楹联为旧时贴在庙宇、寺院,殿堂的楹柱上的对联,一般为刻制,可长期存在。

2、对联根据不同气氛而做,如:婚联,寿联,新春联等等,多为纸质,不会保留很长时间。

四、格式要求不同。

1、楹联有概括,说明,颂功等作用,质量要求更高,且对扙必须工整。

2、对联格式相对宽松。

楹联和对联的联系:

对联是楹联的俗称,两者都是讲究对仗(不仅仅“对偶”)的语句;楹联一定是对联,而且现在已泛指对联;基于本义,对联不一定是楹联,因为楹联必须是挂出或贴出的(但现在两者已经通用);诗词中的对仗语句不能称为楹联,只能称为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