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小常识: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别称独角莲、牛奶白附等,为天南星科犁头草属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入药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对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瘰鬁痰核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生活小常识我带你一起来看一看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吧!
白附子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胃、肝经。
【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主治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鬁痰核、毒蛇咬伤。
白附子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给小鼠腹腔注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制禹白附较生禹白附作用较强。禹白附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对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唑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亦有报告指出,禹白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制白附子比生白附子的镇静作用强。但两者皆无抗惊厥作用。
2、抗炎作用:禹白附粉混悬液或煎剂给大鼠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其均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炎症的肿胀度,两种制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亦能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禹白附粉混悬液给大鼠腹腔注射,尚能显著降低酵母性关节炎的肿胀度。
3、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祛痰作用。
4、抗破伤风作用:禹白附蛋白预防和治疗用药,对小鼠肌肉注射破伤风毒素引起的破伤风均有对抗作用,能使动物存活率显著增加。小鼠静脉注射破伤风毒素后,再肌肉注射禹白附温浸剂、水提液、醇提液及腹腔注射水提液,结果显示其对破伤风均有效,效果与氯丙嗪相近。
白附子的药用配方
1、治癫痫:皂角60克,关白附15克,半夏、天南星、乌梢蛇、全蝎各90克,蜈蚣半条,僵蚕45克,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3丸,米汤送下。
2、治中风、半身不遂:关白附、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研末,每次3克,热酒调服。
3、治痰厥、头痛:关白附、半夏、天南星各等分,研末,生姜汁蒸,为丸绿豆大,每次15克,饭后生姜汁送下。
4、治喉痹肿痛:用白附子末。枯矾,等分研细,涂舌上,有涎水吐出。
5、治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6、治小儿慢脾惊风:用白附子半两、天南星半两、黑附子一钱,
并炮去皮为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此方变治大人风,止吐化痰。
7、治赤白清真斑:用白附子、硫磺,等分为末,加姜汁调稀,以匣蒂蘸搽。一天可搽数次。
关于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二、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的副作用
白附子品有毒,宜慎用。
【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内服宜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适量,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阴虚血虚动风或血热盛动风者,以及孕妇均慎用。生品一般不内服。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有小毒。《大明本草》:无毒。
毒理试验LD50制白附子小鼠静注的LD50为32.58g/kg±2.05g/kg。生禹白附小鼠静注的LD50为29.57g/kg±2.7g/kg,与制禹白附的LD50无明显差异。关白附之关附甲素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421.69 mg/kg+22.49mg/kg。小鼠静注的LD50为134mg/kg。95%可信限为116~154mg/kg。毒性反应:制禹白附小鼠静注多数在20分钟内死亡。死亡前表现呼吸变慢,倦卧不动,或有短时惊厥。制禹白附子小鼠灌服180g/kg,3天内均无死亡。兔灌服40g/kg,未发现有异常变化。 以上说明制禹白附静脉注射有严重的毒性反应,可导致动物死亡,但口服没有明显毒性反应。
临床观察生关白附有毒。制禹白附、制关白附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可有内热升火或胃不适反应。长期水煎服没有明显副作用。生禹白附与南星、半夏相似,煎汤饮服无毒,药渣可能有毒。
美容方面的副作用
白附子的副作用是有的,例如很多爱美女士会利用白附子做面膜,但一晚上过后会发现脸部有些红肿,这个和白附子是有关系的,因为白附子的药性属温,味辛,是带有毒性的,所以会导致出现红肿现象。在使用前应该听取医生的指导。
注意事项:血虚生风、内热生惊及孕妇禁服。
白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
白附子
白附子是独角莲的块茎,功效主要以祛风为主,可散寒治疗头痛。而白附片主要是提升阳气,可治疗阳虚,这两种药材不可混用。
黑附子
黑附子是盐附子和甘草、黑豆一起炮制而成。在功效方面,和盐附子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种炮制方法主要是为了降低生附子的毒性,和盐附子比较,黑附子加入了甘草和黑豆,可以减少对肝肾的损害。
白附子与附子勿混淆
白附子与附子是不同科属的药品,其性味与功效亦不相同,不可相互混淆。《本朝纲目》云:“白附子乃阳明经药,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也。”
这两种药物使用时千万不可混淆,尤其附子的毒性较大,一旦错误和超剂量使用,患者轻可引起神经系统的许多症状,重则可引起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衰竭而死亡。
科属与形态
附子系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主产于四川。其外皮灰黑,内部白色。根据不同的加工,品名有:盐附子、炮附子、黑附片、白附片等。请注意:白附片乃是将附子剥去外皮后,用硫磺熏成白色的。不可望文生义,认为白附片就是白附子。
白附子与附子的外形相似,但较附子小。《中国药典》所指的白附子,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因产于河南的禹州,故又称禹白附。其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内部类白色。另外有部分地区,如上海习用的白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因其主产于东北,故又称关白附,其表面棕褐色,内部类白色。上海习称禹白附为鸡心白附,称关白附为竹节白附。
性味与功效
附子:性味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功能回阳救逆,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主治脾肾阳虚,阴寒痼冷,亡阳及寒湿痹痛等,尤宜下焦寒湿者。
白附子:性味辛甘温,有毒,入阳明胃经。功能祛风寒,逐寒湿,止痉止痛。主治风痰壅盛,口眼歪斜,头痛抽搐等,尤宜上焦头面之风者。
白附片≠ 白附子
白附片和白附子一字之差,且同属有毒中药,因而常被误认为是一种药。其实,二者功用大不相同,临证须鉴别使用。
白附片:属温里药,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侧)根附子的加工品。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然后取出,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约3毫米的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即成。因全体呈白色,半透明状,故名。其性味辛甘热,有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之功效,主治亡阳症,寒痹痛剧及阳虚所致之阳痿、宫冷不孕、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症,常用于救急,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药”。但本品辛热燥烈有毒,须严格炮制,并有严格适应症,阴虚阳亢者及孕妇忌用,不能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白附子:属化痰药。分禹白附和关白附。前者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后者为毛莨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表面棕褐色,断面却类白色,但二者功用大同。其味辛甘,性温,有祛风痰、燥湿痰、止痛止痉、解毒散结之功效,主治中风口眼歪斜、惊风癫痫、破伤风、偏头痛以及瘰疬、毒蛇咬伤等症。但本品亦辛温燥烈有毒,常须炮制后用,阴虚、血虚动风及热极动风者不宜用,孕妇慎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1118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三、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1 祛风痰、定惊搐的功效
白附子辛温燥烈,善于祛风痰而解痉止搐,是治疗风痰证的常用药物,可以用来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症。
2 止痛功效
白附子辛散温通,性锐上行,善于逐头面部的风痰。又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肝风夹痰上扰头痛、眩晕、偏正头痛等头面部诸多不适症状。
3 解毒散结的功效
白附子可以治疗瘰疬痰核,可鲜品捣汁后外敷;亦可治疗毒蛇咬伤,可以磨汁内服并外用,亦可与其它清热解毒药物同用。
4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白附子含有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粘液质、皂苷等,可以消除面部黑色素,对皮肤有增白作用,对痤疮、雀斑、皮疹等具有治疗和预防的效果。很多爱美女士会利用白附子做面膜或者用白附子研末用蜂蜜调匀后涂抹于面部,可以使脸上的黑色素斑逐渐消退。
注意:白附子有毒,用量不可过大,亦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
四、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白附子又叫野芋头,喜好阴湿的环境,民间经常取其茎球药用,该品有治头痛、治风湿、中风等病症。那么,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具体有哪些呢?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偏头痛;破伤风;毒蛇咬伤;瘰疬结核;痈肿。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给小鼠腹腔注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制禹白附较生禹白附作用较强。禹白附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对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唑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亦有报告指出,禹白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制白附子比生白附子的镇静作用强。但两者皆无抗惊厥作用。
抗炎作用
禹白附粉混悬液或煎剂给大鼠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其均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炎症的肿胀度;两种制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亦能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禹白附粉混悬液给大鼠腹腔注射,尚能显著降低酵母性关节炎的肿胀度。
祛痰作用
小鼠酚红排泌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祛痰作用。
抗破伤风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禹白附蛋白预防和治疗用药,对小鼠肌肉注射破伤风毒素引起的破伤风均有对抗作用,能使动物存活率显著增加。小鼠静脉注射破伤风毒素后,再肌肉注射禹白附温浸剂、水提液、醇提液及腹腔注射水提液,结果显示其对破伤风均有效,效果与氯丙嗪相近。
消除黑色素
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白附的药理作用
消炎镇痛关附甲素能明显抑制蛋清、5一HT及甲醛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
减慢心率关附甲素注射对豚鼠心动过速有明显的减慢心率作用,是关附甲素直接作用于窦房结引起的。关附甲素静注有对抗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室颤发生率和病死率。其抗心律失常的机制是使心肌传导速度减慢,从而阻滞了折返的发生。并进一步认为关附甲素减慢传导是通过对快钠通道阻滞的结果。
稳定细胞膜和降低血管通透性关附甲素对低渗、加热、低pH和皂素引起的溶血,均有明显的保护功效,说明关附甲素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关附甲素皮下注射能显著降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提高耐缺氧关附甲素腹腔注射有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的作用,能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体现在祛汗斑、瘢痕疙瘩、粉刺等;并常常用于美容添加剂或防腐剂及护肤品中;白附子性热主升为阳明之要药,所以能荣于面。白附子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作用;美容功效有润肤白面、灭瘢除黑。
历代医书载白附子美容成效:
《普济方》载:用七白丸(白附子、白及、白蔹、白芷、白僵蚕、白茯苓、白术各等份为末以蛋清调之涂面)治面上厣se有斑点。
《备急千金要方》载:以白附子为末酒和之敷面治面黑。
《本草纲目》载:莹面粉(白附子、冬瓜子、白及、石榴皮等份为末,酒浸三日,洗面后涂之,久则令面莹如玉)治面黑不白或面部黑褐斑。
猜你喜欢:
1. 白附子的美容功效
2. 白附子的治病功效及食疗偏方
3. 中医美白养颜配方
4. 中药面膜排毒养颜
5. 养颜美白中药方
五、中草药:白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白附子
RhizomaTyphonii
(英) GiantTyphoniumhRhizome
【别名】 禹白附、牛奶白附、红南星。
【来源】 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块茎。
【性味】 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基生,1~2年生的有l叶,3~4年生的有3~4叶;叶戟形,长15~35cm,宽7~30cm,先端渐尖,基部箭形;叶柄肥大,半圆形,基部扩大成鞘。花序柄从块茎生出,圆柱形,内侧稍扁平,绿色,带紫色纵条斑点;佛焰苞先端渐尖,下部管状;肉穗花序长约14cm,雄花在上部,雌花在下部,两者间距约2.5cm;附属器圆柱形,紫色,不伸出佛焰苞外。浆果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林下或山沟阴湿地。主产河南、甘肃、湖北。
【采制】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用硫磺熏1~2次,晒干。
【性状】 块茎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及芽痕。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化学成分】 块茎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蔗糖等。
提醒您:白附子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六、白附子有什么作用?
白附子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白附子主治:用于中风痰壅,口眼唱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痰厥头痛,偏正头痛,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