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剧都是郭沫若创作的

《王昭君》,《棠棣之花》是郭沫若的历史剧

昭君出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原为汉宫宫女。

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韩邪单于被他哥哥郅支单于打败,南迁至长城外的光禄塞下,同西汉结好,曾三次进长安入朝,并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

《棠棣之花》叙述的是战国时义士聂政刺韩相侠累的故事。聂政是重义气的侠客,但他刺侠累的行为超出了“士为知己者死”而升华为雪家国“公仇”而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

二、《王昭君》是谁写的???

额,不太清楚是什么形式的《王昭君》

古诗《王昭君》有很多版本,像李白、骆宾王等诗人都写过同名作品。

歌曲《王昭君》作词:黎锦光

曹禺所写剧本《王昭君》 五幕历史话剧

言情小说《王昭君》,作者庞天舒

PS.我估计你问的是历史剧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最近刚学完曹禺的《雷雨》。

三、曹禺《王昭君》有段说马的台词是怎样的

元帝: 老侯爷真是一位善颂善祷的人。单于,朕也要感谢你给朝廷带来了塞上的肥羊、好马和养马、畜马的一套本领。(对呼韩邪)单于,方才你说得好,好马该是怎样?

呼韩邪: 臣说到,真正的好马,马头就是“王”、要正要方;眼睛是“丞相”,要神要亮;脊背骨是“将军”,要硬要强;肚子是“城池”,要宽要张;四条腿是“王的命令”,要快要长;两耳像劈开的竹管,尖而刚;皮毛像太阳下的缎子,闪亮光。

这样的马,不乱吃、不乱动,骑上去,它不狂奔、不乱跑。但是在宽阔无边的草原上,它驰骋起来,千里万里,像风也似地飞过,在它眼里,没有不能到的地方。这才真是生死可以相托的好马。

元帝: 真说得好,(沉思地)“生死可以相托”,是啊,这才真正是好马。

扩展资料:

《王昭君》是曹禺受周恩来的嘱托而编写的历史剧。经过了长时期的酝酿、构思写成的。发表在1978年的《人民文学》期刊上,并已在北京演出了。

开始构思,还是在六十年代初。后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我搁笔十多年。现在总算写完了。但是我非常难过,敬爱的周总理看不到了,周总理的意见我再也听不到了。

我把这个剧本献给祖国国庆三十周年,并且用它来纪念我们的敬爱的周总理。

《王昭君》一剧,早已准备交 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他们也准备用这个戏向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我相信经过北京人艺同志们的艺术创造,一定能弥补这个剧本的一些缺点,赋予它舞台上的生命。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本名万家宝,字小石,是中国现代剧作家以及戏剧教育家,他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包括其处女作《雷雨》、还有《原野》、《日出》、《北京人》。

1996年12月13日凌晨,曹禺辞世。1997年5月28日,曹禺骨灰安葬于森林公园里的曹禺陵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