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国旗设计者是谁?

中国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上获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

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一致通过国旗议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诞生。曾联松由此成为五星红旗设计者。

五星红旗的设计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了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二、为什么中国国旗是红色的

红色象征革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和政协主席团通过的制旗办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长方形,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扩展资料:

国旗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

五颗五角星互相联缀、疏密相间,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了人民对党的向心之意。

中国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 3:2,旗面左上方缀有五颗黄色五角星,其中一星较大,居左方;四星较小,环拱于大星之右。

毛泽东在拿出五星红旗方案时说:“许多人都说这个方案好。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奋斗取得的。

这个设计符合中国革命的历史事实。至于有人考虑四个阶级的提法今后是否适用的问题,那么,四颗小星也可以表示全国人民大团结,也能反映中国革命的实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三、五星红旗是谁设计的,根据什么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者是曾联松,来自浙江瑞安,是根据当时列出了国旗图案的注意事项来设计的,即要符合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符合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国旗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

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革命,其长与高为三与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星用黄色象征红色大地上呈现光明。一星较大,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3/10,居左;四星较小,其外接圆直径为旗高1/10,环拱于大星之右侧,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表达亿万人民心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如似众星拱北辰。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公布的国旗制法说明制作。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第十六条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