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唐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公元627年 玄奘天竺取经

公元629年 李靖灭东突厥

公元635年 李靖灭吐谷浑

公元636或638年 武则天入宫,封为才人

公元640年 候君集灭高昌

公元641年 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3年 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宗一征高丽

公元644年 唐灭焉耆

公元645年 太宗二征高丽

公元648年 唐灭龟兹

公元649年 唐太宗去世,高宗继位,次年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回宫中。

公元651年 阿史那贺鲁一统西突厥

公元655年 立武则天为后

公元657年 苏定方灭西突厥

公元659年 长孙无忌被逼自尽

公元660年 苏定方,刘仁轨平百济

公元663年 大唐,扶桑于高丽白江口发生首次战争

公元679年 裴行俭灭突厥

公元683年 唐高宗驾崩,太子中宗李显继位,同年废中宗为庐陵王,武则天 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

公元684年 开唐大将李世勋的嫡孙徐敬业造反

公元690年 武则天称帝

公元710年 武则天被逼退位,同年病逝,享年84

开元盛世是在什么时候

“开元盛世”的开创者是唐玄宗,那么“开元盛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下面是我分享的开元盛世是在什么时候,一起来看看吧。

开元盛世的时间

唐玄宗出生于685年的9月8日,与712年即位,756年退位成为太上皇,太子即位为皇。虽然“开元盛世”是对唐玄宗在位时期唐朝所呈现的盛世的称呼,但是这个盛世并不是在唐玄宗一即位便开创了的,也不是在唐玄宗在位的45的时间中一直存在的。那么“开元盛世”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开元盛世的时间是913年至741年这29个年头。在唐玄宗刚刚即位的时候,唐朝的政局还处于混乱的状态,在这样政局动荡的状态之下,如何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呢?因此,是不可能出现“开元盛世”的景象的。

而在进课堂宣统即位之后,在他的一系列 措施 之下,使得政局稳定。他的虚怀纳谏,重用贤臣,使得朝堂之上君臣之间关系融洽, 政治 一片 清明 。政局的稳定是社会生产和经济恢复的基础。他采取和解的民族政策,与周边的民族关系得到改善,从而使得国家进一步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他大力发展农业,减轻人民的负担,使得社会经济得到稳健的发展,从而使得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但是在盛世开创了之后,唐玄宗便开始沉溺在享乐之中,加上之后杨玉环的专宠。杨玉环的亲戚都得到了封赏,尤其是杨玉环的兄长杨国忠更是发展到了专权的地步。就这样唐朝开始混乱,而原先的“开元盛世”的景象也消失了。

开元盛世的措施

在唐玄宗即位之后不久,唐朝便开创了“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开创离不开唐玄宗在登基之后所采取的措施,那么“开元盛世”的措施有哪一些呢?

“开元盛世”的措施主要有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 、民族、外交等方面。首先来看一下政治方面唐玄宗所采取的措施吧。

政治上,唐玄宗先是改革机构,将吏治进行了整改。他将一些没用的官员裁掉,限制进士科及第的人数,来保证官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然后便是重用贤臣了。唐玄宗精通治国方略,在他看来治国的根本就是用人,因此,他重用贤臣,并虚怀纳谏,善于倾听群臣的 意见 ,使得政治清明,政局也非常的稳定。此外,唐玄宗还下令修订了律法,先后编成《开元先令》和《开元后令》,具有重要的 历史 意义。

军事上,唐玄宗将原先受到均田制影响的府兵制作出改革,建立雇佣兵,从而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唐玄宗还设立了专门负责供应马匹的内外闲厩使,并大力发展屯田。同时,唐玄宗阻挡了一直威胁唐朝西部的吐蕃,将河西走廊作了巩固的措施,从而保证了了中国和中亚﹑西亚的交通顺畅,一定程度上为唐朝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的保障。

经济上,唐玄宗时期的农耕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手工 业技艺高超,在加上他所实行的屯田制度,使得唐朝的粮食充足。民族上,唐玄宗采取和解的政策;文化上,唐玄宗提倡文教,重道抑佛。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在唐玄宗的治理之下,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因此,历史其称作“开元盛世”。那么“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唐玄宗时期的政局安定。在唐玄宗登基之前,在武则天的统治之下唐朝的政局是动荡不安的,但是在唐玄宗登基之后,唐朝的政局得以稳定下来。再加上登基之后的唐玄宗在吏治方面进行了整治,他精简机构,限制官员的人数,将整个官吏的素质往上提,从而不但减少了政府方面的财政支出,还将处理事务的效率有所提高。再加上他重用贤臣,虚怀纳谏,使得政治清明,从而政局稳定,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其次,在社会的安定方面,他采取和解的民族政策,与吐蕃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与西域方面友好往来,民族关系和谐。而民族关系的和谐又有助于社会的安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然后是在经济方面,唐玄宗在位期间,打击豪门士族,修建大型 水利工程 ,大兴屯田来发展农业。农耕技术得到发展,生产工具得到改进,手工业技术高超,朝廷的财政变得丰裕起来,全国范围内的粮仓充实起来,物价低廉,唐朝的商业发展繁荣。国内交通变得更加地完善,对外贸易不断增加。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唐玄宗时期的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而历史这副景象称为“开元盛世”。

猜你感 兴趣 :

1. 出现“开元盛世”的原因

2. 开元盛世知识点总结

3. 开元盛世历史教案设计

4.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5. 开元盛世中考知识点总结

6. 初一下册历史《开元盛世》期末检测试题

开元盛世时间是指什么时候?

唐玄宗治国头三十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

玄宗即位后,任用贤能,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韩休、张九龄为相。

唐玄宗治国期间,采纳张九龄的建议,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

玄宗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顶峰。

扩展资料:

与贞观之治之比较

贞观之治时,唐朝百废待兴,虽有所治绩,但距“辉煌”还颇远。但当时唐朝正值方兴未艾之际,因此虽历经政变以及东突厥和高句丽等外患,仍然应付自如。

到了开元之治时,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已臻于极盛,进入了黄金时代。但至天宝年间,唐朝已处于盛极而衰的边缘。唐玄宗罢免贤相张九龄,任用奸臣李林甫,因此已开始出现腐朽的现象,到安史之乱后即无力回天,结果逐渐走向内乱和灭亡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元盛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指什么时候

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年~公元741年),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是唐朝极盛的时期,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治国初期,以开元作为年号,那时玄宗励精图治,并且任用贤能,发展经济,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後世史学家称其为开元之治。也称开元盛世。唐玄宗通过下列方法开创了开元盛世

1.任用贤能:玄宗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为相,其後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玄宗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

2.改革吏治:制定官吏的迁调制度。选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将其外调为都督刺史,以训练他们的处事才能及培养行政经验。同时间,又选取都督刺史中有作为者,将其升为京官。这样内外互调,增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沟通、了解和信任。玄宗亦将全国分为十五道,於各道置采访使,以监督地方州县的官员,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而在选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对科举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进士科及第的人数,以减少冗官的出现,提高官吏整体的素质。

3.发展经济:玄宗於这段时间甚为节俭,规定三品以下的大臣,以及内宫後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制作的饰物,并且遣散宫女,以节省开支。他又下令全国各地均不得开采珠玉及制造锦绣,一改武则天以来後宫的奢靡之风。他并命令宇文融清查全国的逃亡户口及籍外田地,共查得八十多万户,大幅增加唐朝的税收及兵力来源。因为这些措施,唐朝的财政变得丰裕,而且全国的粮仓充实,致使物价十分廉宜。

4.提倡文教:玄宗为了撰拔人才,亲自在殿试考核吏部新录取的县令。而且对儒生十分优厚,下令群臣访求历朝遗书,共觅得图书近五万卷,便唐朝的文化事业迈向鼎峰。

5.对外军事:实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渐废弛的府兵制,选府兵及壮丁共12万人作为京师的宿卫,并称为「骑」。而他亦於边疆地带设置十大兵镇,以节度使节制,作为统治异族与巩固边防的措施。

唐盛的四个时期

贞观之治,武周政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武周政治:唐高宗李治晚年多病,皇后武则天开始干预朝政。公元683年,高宗病死,中宗即位。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掌握实权。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她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主张劝农桑,薄赋敛,息干戈,禁浮巧,省力役。她免去50岁以上男子的徭役。她用人不拘常规,破格重用,百姓可以自举。这样给一般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广阔的政治前途,也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所以在她统治的时期,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开元盛世: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盛唐是最后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