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军衔,从小到大排是什么?

中国军队军衔,从小到大排序如下:

军委主席、副主席级(一等一级);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级(二等一级),军委委员级(二等二级);正、副、准兵团级(三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军级(四等一、二、三级);

正、副、准师级(五等一、二、三级);正、副、准团级(六等一、二、三级);正、副营级(七等一、二级);正、副连级(八等一、二级);正、副排级(九等一、二级);正、副班级(十等一、二级);战士级(十一等)

“军队级别”是1952年3月正式评定的,全军从毛泽东的军委主席级到战士级,共设置了十一等二十四级。

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

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

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

军队里的排、连、营、团、旅、师、军、兵是怎么排列的?

级别高到低:营长、连长、排长;

1、排长就是少尉,是军队中行政级别最低的干部,军衔一般为少尉或者中尉。

2、连长是在军队中连一级编制的最高指挥员,一般由上尉或中尉担任。一般每连三个排,每排三个班,一班大约十人,加上炊事员等,每连大约一百人。

3、营长是军队中营一级编制的最高军事长官或指挥员(武警叫大队长),在1988年以后施行的军衔制中,编制军衔为少校,资历较浅者为上尉,资历较深者为中校。每个营有加上炊事员在500人左右。

扩展资料

一、军衔制度是区别军人等级称号的一种制度。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授予军人军衔的制度。实行军衔制度,授予军人军衔,可以明确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责任,也是给军人的一种荣誉,它有利于军队正规化建设,有利于诸军兵种协同作战,也便于国际间的交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

1、第一次是1955年至1965年,当时规定的军衔等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2、1965年6月,取消军衔制度。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重新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度。

3、1988年第二次实行军衔制度,规定军官军衔等级为: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全军获得少尉以上军衔的共58万余人,其中中少将以上的有1400多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排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衔制度

关于军中的等级排名,什么士兵,连长,排长,少尉,中尉等等,从最小到最大的官职,是怎么排序的?

军官军衔从小到大是: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官职从小到大是: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旅)长、军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的新的军衔制进一步理顺了军官的编配关系,有效地调整了军官队伍的比例结构,对于增强军人责任心和荣誉感,提高军官素质,加强军队的指挥、管理、保障和协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扩展资料:

军衔历史

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65年6月1日开始实施。

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

1988年9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由此形成了中国军队完整的军衔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军衔制度于198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2019年12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先行调整军级以上军官军衔晋升有关政策的通知》。

旅长、司令、师长、连长、营长、团长、排长,这些官职的大小如何排列?

由大到小:司令、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