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史上三千年唯一没有昏君的朝代,是哪个朝代?
大家一提起封建王朝,有一个常识就是靠皇帝出现仁君,大家日子就好过点,比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都是靠明君。
但是,明君是否靠得住呢?当时势发生改变时,能否靠明君就过上好日子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比如一个朝代基本没有昏君,但依然不可避免的进入到衰败,老百姓依然被席卷其中,生命跟财产得不到保障。
这个朝代就是清朝。
我们先说一下昏君这档子事。各个朝代,传得久了的,又不是择优录取,都是从皇帝的儿子里挑,难免中六合彩选中昏君的,比如秦朝,秦始皇当然还行,但秦二世就是坑爹的主了。汉朝前面都不错,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到汉武帝甚至汉宣帝都不错。后面就开始不行。像汉成帝刘骜就是一个败家仔。
唐朝同样如此,李世民李治李隆基这些都挺努力。当然,唐朝的皇室教育抓得还是不错的,但难免也出坏皇帝,比如唐僖宗,就是一个烂皇帝,年纪轻,重用太监搞得天下大乱,黄巢起义就是他那会搞起来的。
宋朝当然也有啦,北宋亡国之君宋徽宗就是一位啊,他是坐错位子的坏皇帝。明明是艺术家,不去搞文艺工作,却来当皇帝。
到了明朝,同样有昏君,最有名的莫过于重用魏忠贤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当然,有一些人认为明朝昏君特别多,一个赛一个混蛋,什么明武宗搞豹房,嘉靖皇帝练仙丹,万历皇帝不上班,崇祯皇帝太刚愎自用……这当然也是夸张了些,全是坏皇帝,早就应该倒台啊,怎么还能撑二百多年。
而清朝,说句公道话,还真没有什么特别让人挑的昏君。
努尔哈赤、皇太极是打天下的,福临传说当了和尚,但当皇帝时还是比较称职的,接下来就是三位中坚皇帝,康熙雍正跟乾隆,三位都是公认的好皇帝,接下来的嘉庆皇帝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但皇帝还是努力的,他也被称为圣人皇帝,谥号是仁,这也是很难得的。
道光皇帝时发生了鸦片战争,但道光皇帝本人还是挺努力的,至少节约啊,吃舍不得吃,用舍不得用,一个苦哈哈皇帝。道光的儿子咸丰皇帝,这是清朝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大家对他印象不好,一来,他泡了慈禧,二来,任内签了一些不平等条约。其实这位皇帝也不错,曾国藩这些汉大臣就是他用起来的。接下来的同治、光绪皇帝,权力在慈禧手里,慈禧算个女皇帝吧,慈禧这个人,说她昏也应该不全面。
总的来说,清朝没有看到什么拼命作,一定要把江山作没的皇帝。但大家现在说起清朝都鄙视,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清朝开始时,中国还是一个世界强国。清朝灭亡时,中国变成了一个弱小国家,列强入侵,日本侵华,中国差点亡国。
等于给了你一手好牌,你打烂了。
那为什么清朝皇帝都不昏,还是挽救不了大清国呢?
这当然是大势所趋。所谓的明君有两种,一种是开拓新局面,比如秦始皇,能够把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比如隋文帝,能够开科举。一种是守成的明君,能够保持帝国的正常运行,像清朝的皇帝,称得上明君的,大多都是守成的明君,没有什么创造性的改变。
其它朝代没事,世界就只有一个中国,大家能守住自己就是胜利。但到了清朝不同啦,世界开始地理大发现,各国涌进来,一个国家的治理就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还有国家之间的竞争。你就算保得一国的百姓也饭吃不造反,防不住世界的冲击也不行啊。
清末太平天国,好不容易摆平了,渡过了一个难关,但紧接着就是列强入侵。最终是完蛋了。
那么,清朝是什么时候显出要完蛋的样子呢?
恰好就是被认为是鼑盛的乾隆时期。
乾隆时期,自己看自己,好像还不错。但横向一比较,就完蛋了,乾隆执政六十年,自我感觉挺好,封十全老人,但西方社会,英国在搞工业革命,人家蒸气机出来了,美国独立战争打响,《人权法案》通过了, 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成立了,德国都有了医学女博士,法国搞起了大革命。
世界在巨变,清国还沉醉在自我满足当中,就难免仅仅数十年后,就风云突变,大清国就开始蓝瘦很香茹了。
二、汉朝为什么没有昏君?
题主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正确,只能说汉朝的昏君比其他朝代少一些,但绝对不是没有。
先来看看西汉: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姐妹,沉迷酒色,更关键的是让外戚王氏家族坐大,西汉被新莽取代就肇始于此,所以成帝的昏庸得到后世公认。
而东汉更不用说了,桓帝、灵帝时期,朝局失控、天下动荡,其源头就在这两位昏暴之主。
但整个汉代昏君的确不多,我认为最大的原因是此时儒家虽然开始独大,但刘氏天子的家教仍然是王霸杂糅,对皇子们的教育用了百家中最有益的学问,所以皇帝们相对比较精明。
三、历史最强的一个朝代是什么,连续8个君王无一昏君?
我仔细想了想,似乎只有汉朝面前符合你的这个说法,不过如果偏偏要说八个君王,那么一定是把吕后在位期间的那两个少帝算上了。
那咱们来说一说汉朝的几位皇帝。首先,开国的汉高祖刘邦那肯定不可能是昏君,虽然在历史上存在一些污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最终成为了一个国家的开国君主,必然有他自己独特的能力。
第二位是汉惠帝刘盈。这个皇帝其实是比较悲惨的,因为他的一生都处于他亲生母亲的掌控之下。在汉惠帝在位期间,朝廷基本被吕家把握,太后吕雉基本上是实际的统治者。然而,虽然这个时期的汉朝廷非常混乱,但是吕后在治国方面还是两把刷子的。她奉行高祖时期的无为而治,极大地恢复了国家的实力。另外,在惠帝之后,吕后还曾经立过两个小娃娃为皇帝,这三个皇帝在位期间(实际上是吕后在位期间)国家并没有乱套,反而井井有条,因此虽然这三个皇帝没有什么作为,但是算不上昏君。
紧接着这三位大佬,我觉得我不说大家也不会认为他们是昏君。汉文帝刘桓,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如果你要是告诉我这三个人当中的任何一位是昏君,那么我也是无话可说了。你可能会拿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和汉武帝的穷兵黩武来抬杠,但是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伟大的君主都不是圣人,他也会犯错误。但是,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些错误就否定了他们创下的丰功伟绩,更不能简单地将他们看做昏君。
汉武帝之后,分别是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病已。其实,这两位皇帝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他们的功绩可以说和汉武帝不想上下。汉武帝时期,我们可以认为是汉帝国开疆拓土的时期,但是频繁的杀伐会导致百姓的疲弊。汉宣帝和汉昭帝就是为汉武帝擦屁股的两个人,他们在位期间不再对外用兵,大力发展国家经济。他们在位的时期实际上是汉朝实力的巅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