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芪与当归泡水喝-功效有什么区别

黄芪与当归泡水喝-功效有什么区别

黄芪与当归大家并不陌生,甚至是都知道它们是滋补的药材,但是又常常将两者混淆,好处多但不知道怎么用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黄芪与当归的区别的知识,欢迎阅读。

黄芪与当归的区别

当归的`主治范围是补血、活血、调经与润燥,而黄芪的主治范围是补气、固表、利尿、生肌等。所以两者虽然是滋补药材,但所补范围不同,当归补血、黄芪补气,而在中医里气血不分家,故而当归与黄芪又可以同服。

黄芪与当归的区别

当归水的功效

1.补血、养血。当归有补血第一药的称呼,血虚造成的面色苍白、乏力、头晕、心悸等,可用当归水代茶饮。

2.缓解便秘。阴虚火旺造成的津液不足也会有便秘表现,当归在中医里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所以经常便秘的人也可以喝当归水。

3.改善血液循环、抗衰老。常喝当归水还可以提高血液循环、抗血栓、提高免疫力、抗贫血、美容养颜。

4.调理女性的月经病。当女性出现闭经、月经不调、产后血虚,以及女性体弱出现的乏力、气短、盗汗等,都可以喝当归水。

黄芪水的功效

1.补气。气虚会表现为抵抗力差、盗汗、消瘦或肥胖、精力差、畏寒怕冷等,肺气虚则易咳嗽、感冒;肾气虚,健忘、腰膝酸软;脾气虚,身体消瘦;心气虚,则气短、心悸、多汗等。黄芪主补气,入肺、脾、肝、肾经。

2.利尿、补肾。肾虚出现的小便不利,下肢水肿也可以喝黄芪水。

3.改善肢体麻木。《金匮要略》中提及,黄芪与赤芍、桂枝、生姜、红枣等共同煎汤,可以温通血脉,改善肢体疼痛、麻木。

4.驱寒。用黄芪与羊肉共同食用,可以补肾壮阳、补虚、暖腹,适合冬季驱寒保暖。不仅仅男人可以食用,肾虚畏寒、脸色苍白的女性更要多吃。

另外,黄芪还具有一定的调节血压、血糖,以及抗氧化的作用,体虚人群经常喝黄芪水可提高免疫力。

5.补肺饮。黄芪、麦冬、五味子与乌梅煎汤,称之为补肺饮,可以改善咳嗽不止、出汗多、口干等。

两者搭配效果更好

1.调理失血过多。黄芪与当归两者搭配煎汤,可以补气补血。如失血过多,可以用黄芪、当归、红枣、枸杞等煲汤。

2.调理体弱、乏力与失眠多梦。用当归、黄芪、乌鸡共同煲汤,不仅气血双补,还补肾、调经。

;

二、当归麦冬黄芪的功效

1.当归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2.麦冬功效

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主治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3.黄芪功效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主治

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扩展资料:

1.当归性味:味甘、辛,性温。

(1)《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荣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故能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证。”

(2)《本草正义》:“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便血溺血,崩中淋带等之阴随阳陷者,升之固宜,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傅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症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

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亦不可过信归所当归一语,而有循名失实之咎。”

2.麦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3.黄芪性味归经:性温,味甘。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略扭曲,长30~90cm,直径0.7~3.5cm。表面淡棕黄色至淡棕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栓皮易剥落而露出黄白色皮部,有的可见网状纤维束。质坚韧,断面强纤维性。气微,味微甜,有豆腥味。

相关配伍

1.小便不通。用黄芪二钱,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小儿减半。

2.酒疸黄疾(醉后感寒,身上发赤、黑、黄斑)。用黄芪二两、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

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

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二钱,一天两次。也可以煎服。此方名“黄芪六一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当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麦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