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 原因有哪些

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主要是因为当时形势所迫,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来看看吧!

为什么要参加朝鲜战争

1、抗美援朝前夕,台湾尚未解放,我们决不能在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同时迎敌

抗美援朝前夕,在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阵营为了抵御解放军如期解放台湾,已将国民党在台湾周边所有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到了台湾岛,兵力瞬间达到四、五十万歼数。此时的蒋介石,因美国杜鲁门集团对其的漠视态度而备受打击,已做好了与解放军殊死一战的准备。

此外,蒋介石还拥有相当一部分依旧具备强大战斗力的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并且渡海作战跟陆地作战完全是两码事,1949年10月金门海战的惨败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东南方的台湾在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解放!台湾尚未解放,恰逢此时东北方的邻居朝鲜又被美国强盗打进了家门,“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如果我们不出手相助,那么朝鲜兄弟必然会被美团慎国反客为主,朝鲜半岛也必然会成为美国人的后花园。

2、东北是我们当时还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基地,决不能出任何问题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已经是百孔千疮,各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国家建设迫在眉睫。因为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成为我们当时唯一还算比较完整的重工业基地。

如果我们不出兵朝鲜,让朝鲜半岛成为美国人的后花园,我们的东北地区将会长期处于战争的阴霾之下,在这样紧张和危险的环境下,何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何谈国家的经济建设?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氏或首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二、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1、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码橘毕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轰炸中国丹东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这是中国出兵朝鲜最主要的原因。

2、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的国内统一战争进行武力干涉。

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在中国抗美援朝参战五十年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些奇谈怪论。说什么,中国抗美援伍皮朝是上了苏联的当,苏联不出迟芹兵,卖给中国军火还要中国还债,使中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为敌,错过了解放台湾的大好时机。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能看出这是离间中苏关系,为美国霸权主义涂脂抹粉。

三、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当全国迅渗察人民满怀喜悦地投入重建家园的事业中时,朝鲜内战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迅速进行武装干涉,兵锋所向,直指鸭绿江边。与此同时,美国还派遣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如何应对美帝大兵压境,这是摆在新中国领导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惧强权,知难而进,毅然决定抗美援朝,将美军赶回到三八线以南,戳穿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并给美国以严重教训。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几十年以后,对于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对这场战争的利弊得失如何评价,国内外的争论从未停止,也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无法回避的话题。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当时的 历史 条件进行考察。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部队跨过鸭绿江

据毛泽东秘书胡乔木回忆,在毛泽东身边喊纤工作20多年,有两件事是毛泽东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中央和毛泽东最初在出兵援朝问题上的顾虑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中美之间实力对比悬殊,中国参战无必胜把握。以最能反映综合国力的工农业总产值做比较,1950年美国是2800亿美元,中国仅有100亿美元。在军事装备方面,美国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大量先进武器和现代化的后勤保障,中国基本上还处于小米加步枪的水平。一旦参战极有可能惹祸上门,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进程将被迫中断。

二是中国自身也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急需中央集中力量加以解决。解放军正在大西南追剿国民党残余武装,西藏尚未解放,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未启动,城市资产阶级不断在经济领域制造麻烦,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居台湾后一直蠢蠢欲动,叫嚣“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一旦中美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新政权有被颠覆的可能。

所有这些问题和挑战,毛泽东都看到了,但没有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踯躅不前。作为一名战略家,毛泽东无疑比同时代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工人在加班生产支援抗美援朝

促使毛泽东亩茄下定决心出兵朝鲜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美军轰炸中国丹东等行为,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直接侵犯,这是任何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都无法容忍的。

为了捍卫国家的核心利益,除了抗美援朝,中国别无选择。退言之,即使中国忍辱负重,弃友邻于不顾,任由美军占领朝鲜,也无法换取自身的安全保障。

这是因为:一方面,中国政府关于国家核心利益的任何妥协和退让,都会被侵略者看成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这只会进一步刺激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一部中国近代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占领朝鲜只是美国图谋实现其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一步,遏制进而消灭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才是美国的最终目标。

唇亡齿寒,毛泽东深知,一旦美军占领朝鲜,中国的国家安全将受到更大、更直接的威胁。有鉴于此,中国必须出兵援朝。

其次是解决新中国建设和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需要。 具有深邃 历史 眼光的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困境有着清醒认识。他确信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一切不幸的总根源,只有通过抗美援朝,彻底打败西方侵略势力,新政权才能得到根本巩固。

如果任由朝鲜沦陷,美国就有了一个从陆地进攻中国的战略通道,东北重工业基地和首都北京都将置于美国轰炸机活动半径之内,那时中国将永无宁日,经济建设和 社会 发展都无从谈起。

被志愿军俘虏的美军官兵

因此,抗美援朝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一个关系新中国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面对这场帝国主义强加给我们的战争,中国共产党已经退无可退,只有迎难而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再次是履行中国的国际主义义务的需要。 共产主义事业是一项国际性的运动,需要各国无产阶级共同奋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工人无祖国”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两大响亮口号。正如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一样,朝鲜 社会 主义政权的巩固也离不开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的支持和帮助。

尤其是近代以来,中朝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外敌入侵的斗争中,同呼吸共命运,用鲜血凝成了友谊。包括金日成在内的成千上万的朝鲜热血青年都曾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洪流中,不少人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毛泽东认为,当朝鲜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如果弃之不顾,即使从道义上讲也说不过去。“别人处于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因此,出兵援朝是中国共产党履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义务的必然选择。

针对党内外对于出兵的顾虑,毛泽东认为,中国不仅有出兵的必要,还有在战场取胜的可能。因为我们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士气旺盛,我军素有以弱克强的优良传统,加之背靠东北作战,便于就近支援。而美军远道而来,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战斗意志不够坚决。正是在毛泽东一再耐心解释和劝说下,中央最终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定。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国追梦》】

四、抗美援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抗美援朝,又称抗美援朝运动或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老带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侍氏芦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8年,志愿军全部撤回中国。10月25日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扩展资料:

朝鲜战争开始之前,中国曾计划用3年—5年时间恢复生产,将军费从1950年占预算支出的43%减少到1951年的占预算支出的30%,以全部预算的70%投入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核简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以后,1950年11月15日,中财委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财政会议,经中央同意,确定战争期间财政经济的工作方针是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第三。朝鲜停战谈判开始后,国内经济建设准备工作得到进一步的突出和加强,1952年明确了“边抗、边稳、边建” 的方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五、抗美援朝的目的 抗美援朝时间是什么时候

抗美援朝的目的:帮助朝鲜稳固其在朝鲜半岛的领土以及防止美国,南韩,还有伍姿联合国军入侵朝鲜以及新中国。

抗美援朝时间是:1950年到1953年。

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的统一。美国和苏联当时都无意在亚洲出现双方直接冲突的局面,因此,对其代理人均采腔液绝取了限制和压抑的措施。

1950年1月底,由于中苏条约谈判中来自中方的压力,莫斯科改变了主意。为了保证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以朝鲜半岛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顺港,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会谈中,斯大林与金日成详细讨论并最终批准了发动战争的计划。

扩展资料:

如果说美中战争是美国和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上的全面较量”的话,那么可以说结果是不分胜负。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虽然在这场战埋档争中牺牲了很多,但通过与美国对等作战,完全确立了革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作战,经受了“现代战争的考验”,成长为一支能够适应现代战争的正规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到很多,可以说它是一个预料之外的胜利者。

在国内,中国积累朝鲜战争时总体战的经验,从1953年到1957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了农业合作化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变革,为国家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