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朝的首都是哪里?
唐朝的首都即都城是:长安。
唐朝,618年唐高祖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
长安和洛阳都是唐朝的首都。618-904年首都为长安,904-907年首都为洛阳。
唐朝都城长安规模:
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三部分构成,外郭城渣氏包括坊与市。坊为住宅区,市为工商业区。市里面有店铺,称为“肆”铅梁旁。“行”是由集中于同一区间经营同一种货物的“肆”组成的。市分为东西二市,其中,西市较东市更为繁华,外商云集,盛行胡风。
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槐橡市。
二、唐朝的都城是什么
唐朝的都城是上都长安、东都洛阳、北都太原、南都江陵、南都成都、西都凤翔。
唐都,即唐朝都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建都洛阳。
李隆基当皇帝时,改东都为东京,此时的长安相应称为西京。李亨(肃宗)当皇帝时,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4个陪都,即东京洛阳、北京太原、西京凤翔、南京成都,此时的首都长安改称“中京”,唐朝形成了“五京制”的格局。
1、上都长安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间先后增建了大明宫和兴庆宫等宫殿。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达的6.2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2、东都洛阳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颁布《建东都诏》定洛阳为东都,实行两京制。唐睿宗光宅元年(684年)改东都为神都。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东京。
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理念设计,以皇宫紫微城为核心,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六倍,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宫、元朝皇宫、明清故宫所仿效。
3、北都太原
隋末,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因此,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唐初,曰并州含肢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
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为河东节度使治所,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诗人李白曾盛赞“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4、南都成都
至德二年(757年),唐玄宗幸蜀驻跸,晌老闷升蜀郡为成都府,作为南京,是唐王朝的陪都,改成都守为尹。时又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成都为西川节度使的治地。上元初年(760年),罢京,而成都府依然不变。
5、西都凤翔
至德元年(756年)改扶风郡为凤翔郡,分雍县东南地另设天兴县。二年八月驻跸时,取“凤鸣于岐,翔于雍”的祥瑞之意,升凤翔郡为凤翔府,称“西京”,改雍县为凤翔县。
凤翔自古以来一直是渭河平原西部(即关中平原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西安相辅助,从先秦建都以后的宴弯各个朝代,均为州、郡、府、路之治所,遂有“西京”之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都
三、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还是洛阳?
唐朝的首都是长安,中间有一段时间迁移到了洛阳,不过严格来讲,那段时期是女皇武则天在位期间,武则天改国号为武周。与其说洛阳是唐朝的首都,倒不如说洛阳是武周的首都。历史上洛阳一直都是作为唐朝的陪都而存在的。
长安是唐朝的政治中心,但洛阳对唐朝而言也很重要,这里是唐朝的经坦搏济和文化中心。武则天当上李治的皇后没多久,就跟李治一起移居到了洛阳。后来武则天当了女皇帝,改国号为周,迁都洛阳。直到705年武则天在洛阳的上阳宫去世,她前前后后在洛阳大概生活了差不让蚂多有四十八年的时间。
长安的历史地位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安还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坦信埋点。
四、唐朝首都是洛阳还是长安
长安和洛阳都是唐朝的首都
唐朝初期西安为首都,洛阳为陪都;西安为政治中心,洛阳为经济和文化中心;唐中期将政治中心也迁都洛阳。因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辉煌成交,遂有盛世唐朝之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
唐朝武则天迁都洛阳的原因
1、地理激坦镇上的原因
洛阳的地理形势也明粗适宜作国都。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这种险要的地理位置使洛阳具有制内御外的优越军事条件,也成为洛阳适宜作首都的主要原因。
2、经济上的原因
洛阳所在的关东地区的经济条件要优于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关东地区的主体部分是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其西端的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地区为伊、洛、河、济四水交汇处,自古以来农业就很发达。隋炀帝时期长安只存京师之名,洛阳已成为实际上的都城。
长安为什么会改名为西安
其实朱元璋很想信扰将都城迁到长安,长安之所以改名为西安,也是因为朱元璋的因素,改名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监迁都的失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太子不幸去世,同时还有一点就是借助改名来寄托自己的希望,朱元璋希望有那么一天,他的后代子孙将都城迁到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