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使人明智,读史使人明秀。怎样理解

历史就是从时间的大维度上体察世界的兴衰更替,熟读和品味历史可以让人能够拥有深刻的审慎之力,在面对世间百态时展现出非凡的睿智与豁达,并能够泰然而处之,同时去思辨和洞悉其中的历史客观发展规律,让自己建立起一套对周遭事物的辨识体系。

——以上就是个人对“明智”二字的感悟!

二、"读书使人明智"后面几句是什么?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出自:《论学问》(《Of Studies》),是培根散文集58篇散文集中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学习的主要的目的,不同人采取不同学习方法及学习是如何对人的性情品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者:弗兰西斯 培根(1561——1626)是一位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及散文家。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掌玺大臣,男爵。培根于1626年春,为了试验冷藏是否可以保存肉类持久不腐,在大风雪中受冻,患重感冒而与世长辞。

扩展资料

同类句子: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翻译: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劝学诗 / 偶成》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翻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3、《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翻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三、读书使人( )读史使人( )

读书使人充实,谈话使人敏捷,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严,修辞使人善辩,逻辑,使人谨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