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中八仙分别是谁?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人物:

1、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铁拐李,隋朝峡人。老君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以根铁拐助拄跛足。铁拐李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2、钟离权: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在八仙中地位较高,元代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钟离权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像个闲散的汉子。

3、张果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传说中张果老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其所乘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白天骑的时候,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就又还原成一头驴。

4、吕洞宾:吕洞宾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终获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道奉为北方五祖(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之一。

5、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名何秀姑,出生时紫云绕室。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15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所踪,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

6、蓝采和: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另有传说蓝采和本是赤脚大仙降生,不停的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都看到过他,他容貌依旧。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

7、 韩湘子:字清夫,是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有说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韩湘子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八仙之一。

8、曹国舅:排名八仙之末,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曹国舅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有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韩湘子、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汉淮南王刘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药,后世传其为仙,淮南八仙之说可能附会此事而起。

五代时道士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唐朝杜甫写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能诗善饮的文人学士。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作《八仙出处东游记》,铁拐李等八仙过海的故事日渐流传,八仙人物也在流传中稳定下来。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后世影响

有关八仙过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泛的道教神话故事了,几乎是老幼皆知。所谓八仙,就是指由道教的八位神仙组成的一个神仙群体,他们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关于他们的完整说法始于元朝(1206-1368年),到明朝(1368-1644年)正式定形。

而关于他们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八仙过海”,故事说:有一位神仙邀请八仙去他那里参加宴会并观赏牡丹花,回来时,他们遭到东海龙王的阻挠,结果双方以及他们的盟友分成两大集团,展开了一场斗法较量,最后八仙和他们的朋友分别拿出自己的法宝,获得胜利,顺利地越过大海。

八仙过海有哪八仙

八仙过海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和曾国舅。

相传,吕洞宾、何仙姑、韩湘子、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曹国舅等八仙,在蓬莱阁上饮酒欢聚,醉别而归,铁拐李提议乘着雅兴,到海上一游,吕洞宾则建议八仙各凭道法渡海,各展仙家本事。

于是,八位神仙,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只见吕洞宾投下宝剑,踏浪而行,汉钟离扔下芭蕉扇,仰躺在扇子上,气定神闲漂流而去。

何仙姑把荷花往水中一抛,立于荷花之上,徐徐前进。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喊一声:去也!仙风飘飘,漂洋过海。

随后,铁拐李的宝葫芦、曹国舅的云板、韩湘子的洞箫、蓝采和的花篮各展神通,乘风逐浪渡海而去。这一幕便是八仙过海,历来被无数文学作品描绘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