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卅怎么读拼音
卅的拼音是【sà】
一、详细字义
字从一,从川。“一”指“一世”,等于“三十年”。(《说文》:一世三十年。《字汇》:父子相代为一世。)“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引申指“归向王者”、“随从王者”。“一”与“川”联合起来表示“一生一世顺从王者”。本义:顺民的一世。转义:三十年)。古代文字都掌握在帝王的御用学者手里,故汉字的音形义里面渗透着皇权思想。
二、举例说明
五卅惨案是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在租界内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三、有关诗歌
清·周寿昌:“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逢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现代-李拯《余香》:“金陵腥雨泪朦胧,卅万同胞绝命中。朱唇冷对倭刀笑,佳人流芳一抹红。”
二、卅的拼音
卅的拼音:sà 。
卅 sà 会意。字从一,从川。“一”指“一世”,等于“三十年”。(《说文》:一世三十年。《字汇》:父子相代为一世。)
〈数〉
(1) 三十 [thirty]
卅,三十并也。——《说文》。一般写作“卅”。
说文云:“卅,三十也。”今作卅,直以三十字。——《广韵》
是当前之所见,经廿年、卅年而革焉可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五卅运动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字部】卅 ·康熙笔画:4 ·部外笔画:2
《集韵》《韵会》悉盍切《正韵》悉合切,𠀤音飒。《说文》三三十也。今作卅,十幷也。《广韵》𠦃直为三十字。
说文解字
【卷三】【卅部】卅
三十并也。古文省。凡卅之属皆从卅。蘇沓切
说文解字注
(𠦃) 三十幷也。古文省。此亦当云省多。夺耳。古音当先立切。七部。今音蘇沓切。凡𠦃之属皆从𠦃。
汉字:卅字sà
卅字骨刻文演变: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拼音:sà
三、卅字怎么念.拼音怎么拼
卅 拼音:sà
部首:十,部外笔画:2,总笔画:4
五笔86&98:GKK 仓颉:TJ
笔顺编号:1322 四角号码:440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45
基本字义
三十(用于书面记录)
----------------------------------------------------------------------------------
卅
sà
【数】
三十〖thirty〗
卅,三十并也。——《说文》。一般写作“卅”。
说文云:“卅,三十也。”今作卅,直以三十字。——《广韵》
是当前之所见,经廿年、卅年而革焉可也。——〖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五卅运动
--------------------------------------------------------------------------------
● 卅
sàㄙㄚˋ
◎ 三十。
汉英互译
四、“卅”字汉语拼音是怎么拼?
卅[sà]
基本解释:三十的意思
详细解释:
〈数〉
三十
[thirty]卅,三十并也。——《说文》。一般写作“卅”。说文云:“卅,三十也。”今作卅,直以三十字。——《广韵》是当前之所见,经廿年、卅年而革焉可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五卅运动
部首笔画:
部首:
十
部外笔画:
2
总笔画:
4
五笔86:
gkk
五笔98:
gkk
仓颉:
tj
笔顺编号:
1322
四角号码:
44000
郑码:
and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5345
纯手打,希望采纳!
五、卅念什么?
卅
拼音:sà
注音:ㄙㄚˋ
部首:十
部外笔画:2
基本定义
三十。[1]
汉英互译
卅——thirty[1]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 卅 sà 会意。字从一,从川。“一”指“一世”,等于“三十年”。(《说文》:一世三十年。《字汇》:父子相代为一世。)“川”本指“归向大泽大海的水流”,引申指“归向王者”、“随从王者”。“一”与“川”联合起来表示“一生一世顺从王者”。本义:顺民的一世。转义:三十(年)。说明:古代文字都掌握在帝王的御用学者手里,故汉字的音形义里面渗透着皇权思想。汉字本来就是一种统治工具。 〈数〉 (1) 三十 [thirty] 卅,三十并也。——《说文》。一般写作“卅”。 说文云:“卅,三十也。”今作卅,直以三十字。——《广韵》 是当前之所见,经廿年、卅年而革焉可也。——[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五卅运动
六、卅用拼音怎么拼,有哪几个音调?
1、卅:(拼音:sà)是数字三十的中文代用字。卅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2、卌(拼音:xì)多意字,意为四十、指插粪耙。
3、廾拼音:gǒng ,声母:g,韵母:ong,声调:第三声。
扩展资料
五卅惨案
(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