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称为“情报王子”的戴笠,究竟有多厉害?

观看民国历史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民国的名人、英雄、枭雄们,许多人都改过名,而且往往在改名之后,往往飞快的崛起,从此开始了叱咤风云的一生。也不知道是改名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改名。

被称为“常凯申的佩剑”、“中国最神秘人物”的间谍之王戴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原名戴春风的戴笠,在改名戴笠之后,由一个不名一文的小混混儿,迅速成为中国的间谍之王,一手创建了赫赫有名的军统局,戴笠也成为民国时期中国最具权势的人物之一。

戴笠

然而,也许真的是时也命也,戴笠最终的结局却是“戴笠撞岱山,雨农雨中死”,而且,虽然戴笠一生叱咤风云,哪怕面对日本特务仍然不落下风,却没想到,面对中共的红色特工之王李克农时,却被克得死死的,几乎屡战屡败。

不过,虽然戴笠的一生说不上百战百胜,但他创建并领导的军统,却是当时中国最为庞大的特务组织,同时也是常凯申最为倚重的统治手段之一。

军统

就官职和地位而言,戴笠所掌管的军统局只是一个军事情报机关,而戴笠军衔仅为少将,而且也只是副局长,但是,军统在戴笠的领导下,完全突破了一个情报机关所能达到的极限,他的触手绝不仅仅局限于本职工作的情报和安全,而且延伸到了财经、治安、经济、交通、内政、军事等几乎国民政府的方方面面。

二战胜利后,据美国情报机构估计,戴笠领导下的军统拥有高达18万特工,仅在编的特工就高达4万余人,军统的间谍网络,遍布全球。军统的情报机构,抗战期间也一直是中国最为重要和可靠的情报来源。而且,戴笠还掌握着数十万武装游击队、别动队、忠义救国军等军事力量。

常凯申和戴笠

戴笠麾下军统的庞大势力,甚至引起了常凯申的忌惮,在抗战胜利之后,常凯申计划拆分改变军统局。戴笠之死的原因,其中一个说法就是,戴笠之死并非意外,而是由于其权势过大,引起他人忌惮被阴谋谋杀而亡。

戴笠葬礼

戴笠有多厉害?在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常凯申说的一句话,也许最能说明。常凯申在败退大陆之际,曾感慨道:“若雨农不死,何至于此?”在常凯申看来,情报战线上的大溃败,正是国民党败退的原因。虽然常凯申的看法有失偏颇,更忽略了人心向背,但也足以证明国民党曾经的特工之王戴笠,到底有多么的厉害。

二、此人在中国潜伏37年,窃取了150份机密情报,这个人是谁呢?

中国有一句至理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意思就是说只要清楚地知道敌人是什么水平,就可以做到无往不胜,这句话不管是我军还是其他国家都深深认同,正因如此,能够在战场上得知别的国家的情报必然是一件好事,就在二战的时候,日本就经常能够截获美军的情报,使得美军不管下一步要做什么动作都会被提前知晓。

其实日本不光截获美国情报,还会派出间谍潜伏在中国,致力于获取中国的秘密信息,就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就吃过一次亏,那个时候日本派出了大量的间谍来到了中国,这些间谍学习中国话和中国文化,并且混进老百姓中,学习他们的一举一动,到了后来,如果单从穿衣打扮和说话的方式根本就看不出来他们和中国人的区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派出了一位间谍,名叫阿尾博政,这个人是一学者身份来到中国进行考察的,因为身份的正规性,所以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觉,就这样他一直在中国待了37年,着实是一段不短的日子,因为他的专家名头,所以他被允许对中国的地质进行勘探,而这一切都只是他向日本传递情报的手段。

在37年里,阿尾博政可谓是“收获颇丰”,不管是中国的地理环境还是各大军事要塞的地理位置和照片数据等等,甚至还有我军重要的武器装备的资料,这一举动对中国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不仅如此,阿尾博政的野心很大,得到了这些他还是不满足,甚至还用金钱诱惑了很多人来为其工作。

阿尾博政的行为实在是太可恶了,但是一直以来因为他伪装得太过于出色,导致我军都没有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吗,直到2016年,其身份的真相终于被揭穿,就这样潜伏在中国37年的奸细终于可以绳之以法,不过在对其进行处罚之前还是要先估计一下中国的损失。

直接问阿尾博政,他肯定不会把做过的事情全部都交代出来,所以一切都要中国自己进行判定,到目前为止,已经得知泄露得一共有150份机密情报,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他在中国一共待了37年,平均下来的话,一年就要传递五份情报,其中还可能会有很多是中国并不知道的,由此可见,此人被千刀万剐也不为过,不过就目前来看,可能会面临死刑。

三、中国古代间谍史:谁是间谍第一人?《西游记》中也有间谍?

中国的间谍传统,可谓源远流长。

作于先秦时期、托上古周初姜太公之名而写的古兵书《六韬》中,就已经出现了“间谍”一词。其第三卷《龙韬》中有这样一句话:“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

这里对间谍任务的概括,简直可以作为如今谍战电影的精准点评。

中国间谍第一人

中国公认的间谍第一人,是夏代前期出现的“特工”女艾。清代学者朱逢甲就在《间书》中提出:中国古代“用间始于夏之少康”。

?少康,夏朝君主

女艾的故事,出自《左传·哀公元年》中“少康使女艾谍浇”。据说,夏国君少康正是在女艾的辅佐下,成功杀掉了政敌浇,恢复夏朝正统,实现了“少康中兴”。从此以后,“女艾谍浇”也成为古代中国间谍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女艾这一角色,也由此在历代王朝中留存。尤其是在群雄逐鹿的战争年代,各国女艾迭起,实为精彩连连。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细思恐极

东汉末年分三国,女艾这类角色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说曹操,曹操就到”,这句俗语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可是,它最原始的意思,其实是形容曹操耳目众多,以至动作迅速无所不在,随时都可能出现在你我面前,是必须要提防的人。

对三国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们都知道,曹操疑心重,对谁都不放心。所以,他为了及时掌握群臣和百姓对他是否忠心,便广布耳目、刺探秘密。这一做法,也跟他诡诈残忍、善用权谋的心理十分吻合。

而曹操设置的“校事”,就是这样一个类似于后世明朝东、西厂的特务机构。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

据《三国志》载,建安元年,曹操官拜司空(三公之官)。建安三年,他回到许昌,开始设置军师祭酒(司空的僚属)一职,这一次,也是曹操置官之始。

后来,对权利的运用越来越得心应手的曹操,开始明目张胆地忽视汉帝的存在,而发展自己的专权下属。这其中,最能彰显他权倾朝野的,就是“校事”机构的设立。

第一任校事的头目,是卢洪、赵达。他们打着辅佐曹操“清君侧”的旗号,公然为曹氏集团清除异己。

至于他们如何为所欲为、滥用权力、残害无辜,古籍里着墨不多,但记有当时军中流传的谚语:“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

这与明朝官员和百姓一听到魏忠贤、刘瑾的恶名就毛骨悚然,心理是一样的。足以说明,曹操的“特务”都是鬼见愁一般的人物。

而这种特务机构,也从此延续了下来。以至于到两宋时期,间谍活跃异常。尤其是间谍公开身份变得越发低调、间谍沟通方式变得越发专业。夸张说来,可谓三人行,必有间谍也。

两宋时期的先进间谍术

跟三国年代一样,两宋时期因战争频仍,间谍备受青睐。而且间谍身份非常复杂,遍布各行各业。出使外国的使臣,做边疆贸易的商人,敌将的亲信、宠妾,土著、番民,普通老百姓、俘虏、僧人等等,都可能是间谍。

此外,南宋初年,朝廷专门设立了在海上传递情报的机构“水坼堠”,还招募了水性极好的“蛙人”当间谍。间谍任务分布,可谓纵横水陆间。

同时,宋代的间谍技术也是非常先进。宋人将密码情报叫做“字验”。所谓“字验”,即将各种情报用四十字的一首诗中的某些字来表示。

比如,据《武经总要》载,军中之事有四十种,如:请弓、请箭、请马、请粮料、请草料、请添兵、请固守、贼多、贼少、士卒病等等,按顺序排列好。

如间谍在工作时,发现出现了四十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情况,就写一首五言律诗,按四十项的次序,用一个记号写在诗的第几个字下面。

这样一来,情报就披上了宋诗的影子,可谓真正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小说里的间谍故事

发展到明代,间谍任务和职权达到历史巅峰。对于苦不堪言的百姓而言,大家期望能在文学作品中读到记载并嘲讽这类现象的故事。而我们熟悉的《西游记》就不负众望——天庭上就有这样的有趣故事。

在玉帝的天上社会,治安之所以搞得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个高效的“情报组织”。“明”里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天上地下发生大小事情,5分钟内玉帝肯定知道了;“暗”里的,是一个特别的机构,主要职能是“包打听”,类似“特务组织”,叫日夜游神。

当然,这里的角色设定,也不全是吴承恩的专利。比如,他对《封神演义》的借鉴。在后者中,姜子牙封神时,就封温良为日游神,乔坤为夜游神,此二人合称日夜游神。

特别的是,《西游记》中的日夜游神,不像其他神仙,他们是一个固定而独立的组织,通常单独行动,行踪诡秘,鬼鬼祟祟,一副窥测人们隐私的“包打听”嘴脸。百姓读到这里,自然会会心一笑:作者说的,不就是东厂西厂的那些人、那些事嘛。

而如今的间谍行动,则更多的在国与国之间展开。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间谍行为仍然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之一。

(作者:李远)

“凯风清韵”(kaiwind-qingyun)授权转载

四、中国最强的间谍是谁?

间 谍的宗旨就是只做事儿,不留名!最少生前不留名!被发现意味着被消灭!更严重的是被利用。

最强的间 谍我们肯定不知道名字!因为知道的全是暴漏的间 谍!暴漏了意味着他(她)失去了价值!甚至于会传出假消息被对方利用!

已知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间 谍头子是魏忠贤(中国间谍的巅峰时刻)

已知中国抗战史上最厉害的间 谍头子是就是被日本人称为"人间魔鬼"的斧头帮帮主王亚樵不过王亚樵死在了戴 笠手里(死在了情人家~看来小三要不得啊,风险太大了)。但 戴 笠斗不过熊 向 晖(因保密原因无缘封上将,据说去世的时候美 国 中 央 情 报 局放假三天。)

近代暴漏的有:

台 陆 军 司 令 部 通 信 电 子 信息处长罗贤哲少将(近来的事儿)

美 国 中 央 情 报 局亚洲部总负责人美籍华人金先生,中 共 某 情 报 部 门少将副局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