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爱寺描写景物的诗句是哪句?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与元稹合称“元白”,又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其诗题材广泛,平易通俗,有着“诗魔”和“诗王”的美誉。现存诗作近3000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便是白居易的诗作《遗爱寺》。

《遗爱寺》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白居易游览遗爱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表达了白居易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虽然相对来说并不出名,且只有二十个字,但是通俗易懂,富有韵味,美得令人心醉。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白居易的这首《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首句“弄石临溪坐”,即白居易临溪而坐,手中把玩着奇丽的溪石。“弄石临溪”这个动作描写,不仅体现出了白居易游览遗爱寺时的闲适之情。还衬托出了清澈见底、潺潺的溪水。唯有清澈见底的溪水,白居易才能拿到奇丽的溪石于手中把玩。而白居易临溪而坐,除了把玩溪石外,自然是被潺潺的溪水所吸引。

次句“寻花绕寺行”,即白居易围绕着遗爱寺,去探寻绚丽多姿的山花。“寻花绕寺”,依然是动作描写。而白居易之所以会有这样写,说明他没有看到山花,而是在“弄石临溪”时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于是想要寻找到它。由此可见,这两句诗环环相扣,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白居易游览遗爱寺时的所见景色。

最后两句“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则是白居易游览遗爱寺后的所感。即遗爱寺周围山光水色无限美好,每时每刻都能听到婉转的鸟鸣声,溪水的流淌声更是不绝于耳。诗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但是白居易所描绘的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却富有无限的韵味在其中,令人回味无穷。

二、《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临:面对。闻:听见。

动:弄、寻、绕、行。

静:临、坐。

声:鸟语、泉声。

形:石、花、溪。

亲~我课堂作业本就这么写的,相信我,老师讲的,100%对!

三、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全诗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白居易的《遗爱寺》

四、“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绕着寺旁那弯弯的小径,探寻着绚丽多姿的野山花。

《遗爱寺》

唐代: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译文:

在小溪边玩赏那些奇形怪状的溪石,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沁人心脾。四处张望却不知花在何处,于是绕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寻花。

小鸟的啾啾声十分动听,溪水汩汩流淌不绝于耳。

扩展资料:

《遗爱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古人不追求书房的豪华和宽敞,但对环境颇为讲究。以“项脊轩”来说,这是一间百年老屋,门朝北,还漏雨,归有光并不介意其又破又小,但对周边环境丝毫不将就,在庭院内栽植兰、桂、竹、木,将书房外部环境改造得十分幽雅:“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白居易的“草堂”则建在风景优美的庐山,选址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刘禹锡的“陋室”外也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遗爱寺

五、弄石临溪坐全诗

弄石临溪坐全诗如下:

遗爱寺

唐 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扩展资料:

一、注释

遗爱寺:寺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弄:在手里玩。

鸟语:鸟鸣声。

二、译文

手里玩赏着奇丽的彩石,面对着潺潺的溪水观赏;为了赏花,绕着寺庙周围的小路行走。

时时刻刻都能听到鸟儿在婉转啼鸣,泉水叮叮咚咚,缓缓流淌。

三、简析

这是一首景抒情短诗,全诗动中有静,移步换景,通过临溪弄石、绕寺寻花、聆听鸟鸣和流水声描绘出了遗爱寺的盎然生机,勾勒出遗爱寺优美动人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这两句是说是说诗人在小溪边玩赏那些奇形怪状的溪石,微风吹来花香扑鼻沁人心脾。诗人四处张望却不知花在何处,于是诗人绕寺而行,一路上漫步寻花。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这里山光水色无限美好。小鸟的啾啾声十分动听,溪水汩汩流淌不绝于耳。这一切,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人将石、溪、花、鸟、泉等多种自然景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图画,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又通过“弄”“寻”“行”等细致的动作描写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诗歌两联虽然皆为对仗,但由于诗人善于运用动词,并在第二联中,及时变换句式结构,因而使得诗歌既具有整饬之美,同时又充溢着一种流动的、活泼的诗意。生动地表现了遗爱寺周围生机盎然,清幽雅致的环境气氛。抒发了作者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四、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参考资料:古诗文网。

六、王维 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

1、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心安然入于清寂宁静之境;

2、毒龙:这里是机心妄想的意思。

译文:

早闻香积寺盛名,

却不知在此山中;

入山数里,

登上了高入云天的山峰。

这儿古木参天,

根本没有行人路径;

深山中,

何处传来隐隐约约的寺钟。

俯听危石的流泉,

轻轻地抽泣哽咽;

山高林密不透日影,

松荫寒气犹浓。

日已将暮,

我伫立在空寂的清潭边,

有如禅定身心安然,

一切邪念皆空。

赏析:

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遗爱寺

白居易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译文及注释】

我玩弄着石子,面对小溪而坐,为了赏花,我绕山寺的小路行走。不时听到小鸟的啼鸣声,到处都能听到泉水的叮咚声。

1、遗爱寺:地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2、弄:在手里玩。

【赏析】

遗爱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短诗,诗以石溪花鸟语泉声的点染,勾勒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通过弄寻行等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对大自然的热爱。

王维名句

王维名句

1、请留磐石上,垂钩将已矣。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5、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6、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7、衡青不败由天幸,李广元功缘数奇。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看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10、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1、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12、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1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

15、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16、观君更进一杯酒,西山阳关无故人。

17、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18、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9、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20、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1、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4、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2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6、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

27、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28、间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29、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30、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31、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32、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33、独坐幽笙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5、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 桃源行

《桃源行》

作者: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视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注释:

1、逐水:顺着溪水。

2、去津:古渡口。

3、坐:因。

4、隈?:山崖的幽曲处。

5、物外:世外。

6、房栊:窗户。

译文:

渔船顺着溪流走观赏山水一溪春;

古老的渡口夹岸的桃花艳丽缤纷。

坐看红花一树树忘却究竟走多远;

行至青溪尽头空空荡荡不见有人。

有一山洞入口暗行小径开头曲折;

走不多远旋即看见陆地广阔无垠。

远远望去有一个云树相聚的去处;

近看却是千家万户种满花卉竹林。

樵夫最初自我介绍他们汉代姓名;

村中的居民都没改变秦代的衣裙。

他们居住的地方是武陵的桃花源;

还在世外仙境建起了自得的田园。

月明高照松下房舍窗棂一片清静;

云中朝阳初露到处是鸡犬的吠鸣。

听说来了凡人大家集拢来看究竟;

竞相引领回家打听家乡近来情景。

天一亮,他们就开门打扫街巷花径;

傍晚,渔人樵夫便乘小船回到山村。

当初因为避乱先人离开混乱人间;

再说来到这神仙境地就不想回还。

深山峡谷谁也不知道人世间的事;

外界看这里也只看见渺远的云山。

至今已不再怀疑仙境之难于闻见;

只是尘心未尽仍然思念旧的乡县。

出洞后尽管觉得桃花源山水远隔;

始终打算辞家去桃花源长期游历。

自以为走过的旧路应该不会迷向;

怎么知道山峦沟壑而今已经改变。

当时只记得进入山中后很远很深,

沿着青溪几经转折才到深邃云林。

春天已经来到遍溪都是桃花流水;

辨不清桃花仙境该到何处去找寻?

赏析:

王维的诗以抒写山水着称,此诗尤胜。历来评价王诗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细读这首诗才知道这话不假。

诗以陶潜的《桃花源记》为蓝本,取其大意,变文为诗,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开拓了诗的意境,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它能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传于世。

这首诗段落与陶潜的散文相仿,但画面却比陶文来得生动优美,绚烂多彩。全诗笔力舒健,韵脚多变,平仄相间,从容雅致,活跃多姿。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励志有正能量积积向上的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