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与2004年相比,逐渐趋于稳定,2005年前10名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以及天津与2004年10强名单完全一致,仅仅是座次略有变化10强中,大致可以分为四档来看,具体来说:前两名北京与上海的超群地位仍然没有城市可以撼动,属于当之无愧的第一档;3-5名中,广州逐渐下滑,跌出三甲位列第五,杭州、深圳稳中有升,各自前进一位;6-8名排位非常有意思,2004年的南京、武汉、成都变成了2005年的成都、武汉、南京;更有巧合意味的是,9-10名的青岛、天津也来凑趣,2004年这一排名刚好是天津、青岛。 此次排名主要根据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e 龙酒店预订产生的各个城市的订房间夜总量统计,并参考2005年e 龙度假产品的预订数据。

作为我国最大的旅游产品分销商之一,e龙可以提供国内280个城市的近3100多家星级酒店2-7折的预订服务,及全球720个目的地的全套度假产品服务等,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支持系统。为了能为我国各地区及城市发展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e龙已连续五年发布年度十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名及分析报告,并于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定时发布“中国热点旅游目的地调查报告”。

看点一:若即若离的杭州

杭州:每次看到杭州杀入三甲,都令人不禁想问:什么时候,杭州才能真正坐稳探花的位置,而不是如定期访问一般的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近几年,随着杭州自身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杭州正逐渐由一个单纯的旅游城市向商务、旅游齐头并进的城市转变。除去“人间天堂”、“文化之邦”、“丝绸之府”、“茶叶之都”、“鱼米之乡”等一堆名头再来看杭州,很多“硬指标”的良好表现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飞速发展中的杭州: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城市竞争力仅次于上海、深圳、广州、北京,居全国城市第五位。吸引了众多500强企业落户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杭州产生的影响正越来越强的显现,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初具规模的杭州正憧憬着一个“天堂硅谷”的诞生。而杭州赖以成名的旅游产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驾轻就熟的发挥着系统开发、整体规划的作用,无论是名景点的修葺、维护,还是新景点的引入、开发,都显得自然、顺畅且成效卓著。但始终未能稳固停留在探花位置的事实,似乎总在提醒杭州,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与深刻底蕴,不但需要提升,还需要沉淀。

北京、上海:永远把持第一、第二的北京、上海永远没有惊喜留给看榜人,如果真的有一天,榜单最靠前的位置中少了一个北京,或是少了一个上海,不知道我们是应感到遗憾,还是应为之庆幸。

看点二:迂回前进的成都

成都:作为旅游城市的成都向来不缺旅游资源,历代的名胜古迹,周边醉人的自然风光,乃至名扬天下的成都美食,均让人神往。但近年来,令成都声誉不坠且稳中有升的,似乎是“休闲之都”的雅号。众多城市白领与小资们总是把成都人的那一份悠闲奉为誓死追随的无上境界,似乎只要一到了成都,空气与时光瞬间即可变得柔软。同时,更具说服力、更直接的一个数据是:2005年,成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突破50万人次,同比增长22.36%,旅游外汇收入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5%;接待国内旅游者3619.6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旅游总收入28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如此宠爱一方面得益于“天府之国”的正宗传承,也得益于成都悄然迈进的综合实力。不声不响中,落户成都的500强企业已经达到100家,“2005年是落户500强最多的一年,而500强企业达到100,这是一个重要的门槛,这标志着成都市在跨国企业的战略中拥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成都市外经局有关负责人这样形容了“满百”的重要意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成都仍有望继续以西部城市代表乃至第四城的身份再领风骚。而“前进,并稳固自己的位置”也仍然将作为未来几年中的重要课题继续考验成都的耐心。

深圳、广州:排名在成都之前的深圳、广州,不乏雄厚的实力,但作为老牌南部城市代表的他们总让人感觉有点风光不复往日之盛的“低调”,很难说这是被动的无奈还是主观动力的缺失。无论是广州还是深圳,似乎总可以轻而易举的在10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又似乎总没有抢眼的表现成为备受瞩目的明星城市。配合南部城市的务实,保持关注,也许是对广州与深圳最恰当的态度。

武汉、南京:排名紧随成都的武汉与南京,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以南京为例,无论是十运会的成功召开还是新南京火车站的落成,都为南京的城市魅力加分不少。

看点三:底气十足的青岛

青岛:人们传统印象中的青岛可以用“美丽”二字来形容,青天、碧海的纯美画面完全符合人们对一个海滨城市的想象。这里有最好的海滨浴场,有中国最早的海洋馆,更有著名的“海上名山——崂山”。同样,与青岛的海之魅力同样著名的是扎根于此的中国名牌企业们,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被授予“中国品牌之都”称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种(数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个、2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的青岛,无论是在商务方面,还是在旅游方面,都显得底气十足。青岛以第29届“相约奥运,扬帆青岛”奥帆赛为契机,从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和旅游推介等层面展开城市品牌环球推介所取得的成功,极具代表性的彰显了青岛商务、旅游和谐互动的整合能力。

天津: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也不缺乏旺盛的经济活力,天津需要为自己打造的,是一张个性与特点更为鲜明的城市名片。

十强之外:西安、重庆以及厦门等城市,正逐步向10强接近,大连、苏州的排名则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10强之外,没有成色十足令人耳目全新的黑马,但绝对不乏有足够能力杀入前十名的实力派。相对于10强中的城市,10强外城市相互间的争夺似乎更为激烈。

统观2005年度中国十大旅行目的地城市排名,稳定的格局压倒了一切,但杭州、成都、青岛等城市的表现仍不失亮色。经济活力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城市的魅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往往是多方元素的集合,稳中微调的2005细看来颇耐人回味。

附:最近两年中国各城市订房间夜量排名比较(TOP10)

2004年 2005年

1 北京 北京

2 上海 上海

3 广州 杭州

4 杭州 深圳

5 深圳 广州

6 南京 成都

7 武汉 武汉

8 成都 南京

9 天津 青岛

10 青岛 天津

一 万里长城

长城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三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派遣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逐匈奴后,把原来分段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且继续修建。其后历代不断维修扩建,到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代未年,前后修筑了二千多年。

二 北京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三 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始建,至乾隆五十五年最后完工,历时八十七年,建楼、台、

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一百二十余处,尤以康、乾御题七十二景昭著,

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

四 安徽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西北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向以“三奇”、“四绝”名冠于世,其

劈地摩天的奇峰、玲珑剔透的怪石、变化无常的云海、千奇百怪的苍松,构成了无穷无尽的

神奇美景。黄山一九九零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文化和自然)”名录。

五 杭州西湖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

六 桂林山水

桂林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旅游区,千百年来不知陶醉了多

少文人墨客。桂林漓江风景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

。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绝闻名中外。其中一江(漓江),两洞(芦笛岩、七星岩),三山(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最具代表性,它们基本上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

七 西安兵马俑

在骊山北麓,茂密的林木掩映着一组规模宏大、外观别致的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秦始

皇兵马俑博物馆。

八 苏州园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

九 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十 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中国十大名胜之一,位于台湾中央属南投县鱼池乡的水社村。

世界剧旅游组织官网日本出入境人数

我国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球第六位。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出的《关于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指导意见》,2006年全年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将达49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335亿美元。入境旅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

而且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全球化进程加快。目前港澳台基础市场增长日趋稳健,已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外国人市场高位增长态势日益明显,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欧洲、北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加快成长,南美、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日见端倪。

据介绍,入境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购物等接待设施建设,促进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我国旅游整体供给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旅游市场中发挥了先导、示范和促进作用;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了对外开放。进一步宣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国家整体形象,对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旅游局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加速流动,全球旅游市场逐渐向相互融合和互动的方向推进,世界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者将达到10亿人次,国际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55万亿美元。作为世界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最活跃的入境旅游市场之一,我国入境旅游必将随之不断增长。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两大全球性盛事的举办,将促进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游客来华旅游,直接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增长。

新华网四川西昌12月16日电(记者徐博、刘谨)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16日在“第二届四川省冬季旅游发展大会”上透露,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可望突破1.24亿人次,同比增长3.4%。

张希钦说,2006年中国入境旅游的港、澳、台游客人数将接近9000万至1亿人次,而外国游客人数则有望超过2000万人次。

张希钦介绍,2006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预计达到13.8亿人次,而三个黄金周旅游人次就达到3.5亿,同比增长13%。今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预计将突破3400

2. 近几年日本入境旅游人数统计表

截止2018年中国入境游已进入回升通道。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同比增长0.8%,其中外国人入境市场同比增长3.6%。过去,中国主要靠差异化吸引游客,现在开始靠美好生活和品质服务吸引游客。现在有不少外国游客来中国购物、休闲、度假、研学和治病疗养。

中国入境游的主要客源国包括韩国、越南、日本、缅甸、美国、俄罗斯、蒙古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度、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尼、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近几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入境游客源市场结构中的活跃度在持续上升。

3. 近几年日本入境旅游人数比例

每年都有变化,但今年最少也有200万了,光韩国人就超过100万了,日本人10万,西方人最少有50万,黑非洲人 阿拉伯人 波斯人 再加上20万留学生等等。。

4. 日本出境旅游人数

10、日本大阪人口数量为1920万,位居全球第十。需要注意的是,大阪不仅从人口上是日本第二大城市,在经济上也是,2020年GDP高达36.84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17万亿。大阪都市圈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不仅经济实力强,境内景点也不少,包括天守阁、大阪城、四天王寺等,软硬实力都不可小觑。莱垍头条

9、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以1950万的人口数量位居全球第九。达卡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城市,也是南亚主要城市之一,被誉为清真寺之城。达卡黄麻工业和纺织服装业发达,经济在孟加拉国首屈一指。数据显示,达卡GDP在350亿美元左右。莱垍头条

8、北京人口1960万,位居全球第八。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实力,在全球都足以排名前列。2020年,北京GDP高达3.61万亿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二。北京教育非常发达,坐拥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等诸多高等学府。条莱垍头

7、印度孟买人口数量为2000万,位居全球第七。孟买是印度西部滨海城市,也是该国第一大港口城市,是全国棉纺织业中心。2019年,孟买GDP在1.9万人民币左右。条莱垍头

6、非洲及阿拉伯世界最大城市,埃及首都开罗人口数为2010万,位居全球第六。开罗横跨世界最长河流尼罗河,区内商业发达。2019年,开罗GDP为1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六千亿。莱垍头条

5、墨西哥城以2160万的人口位居全球第五。墨西哥城是美洲人口最多的都市区,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都市区,集中了墨西哥全国约二分之一的工业、商业、服务业等,是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作为西半球最古老的城市,这里遍布古印第安人的文化遗迹。2020年,墨西哥城GDP为45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2万亿。莱垍头条

4、巴西圣保罗,人口数量达到2170万人,位居全球第四。圣保罗在1554年建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也是南美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2019年,圣保罗GDP在3800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45万亿。头条莱垍

3、上海人口2560万人,位居全球第三。上海历史悠久,区内金融、贸易、航运发达,也是我国科技创新中心。2020年,上海GDP高达3.87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第一。头条莱垍

2、印度新德里人口数为2850万,挤掉上海位居全球第二。新德里的IT产业全球闻名,再加上发达金融、旅游业,使得这座城市成为南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2019年,新德里GDP为2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6万亿。莱垍头条

1、日本东京人口数量为3750万,高居全球第一。东京是日本、亚洲乃至全球最发达和富裕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区内文化、经济、交通发达,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虹吸效应。2020年,东京GDP约为91.91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5.4万亿。头条莱垍

5. 日本每年出国旅游人数

2019年,旅游经济继续保持高于GDP增速的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和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基础更加稳固。全年,国内旅游人数60.0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3.0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10.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5%。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87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31%。

6. 日本每年旅游人数

2021年暑假是不能去日本的,因出入境签证办事处已出示公告暂停旅游或探亲访友等的签证。因为新冠变异病毒对世界各国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很大。日本8月东京奥运会召开,连观众席人数也被取消,所以根据当时日本疫情的严重性,各国人要去日本是不行的,日本也暂停入境签证手续。

7. 日本旅游人数统计

2019全年访日游客为3188万人,游客数量增速减缓。

8. 近几年日本入境旅游人数统计

不用说疫情的发生2021年去日本旅游的人数肯定大大的减少了。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日本政府观光局(JNTO)于日前公布了2021年3月的访日外国人数,推算值为12300人,比去年同月减少93.6%。受新冠肺炎疫情扩大影响,访日外国人数已经是连续18个月低于前一年同期的数字。虽然3月比2月增加了5000人,但受入境政策影响,与新冠肺炎疫情前正常通航的2019年3月相比,仍相当于减少了99.6%,几乎停滞。

看到这些数据你就可想而知了,我个人不太喜欢日本,也没有想过要去日本旅游……

9. 日本近年来出境旅游前往人数最多的国家或地区是

日本人也喜欢旅游,不过通常都是在国内旅游居多。比如今天去冲绳逛逛,明天去富士山看看樱花,后天去神社里求个姻缘签什么的……

要说去国外旅游,日本人最喜欢去的还是美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

尤其是夏威夷,几乎成了不少日本人向往的“天堂”。二战之后,有大量的日本人移民到了夏威夷,导致现在在夏威夷的常住日本人口达到了20万以上,占到夏威夷总人数的10%,所以夏威夷也被日本人称为“第二故乡”。

而且美国对日本还有免签政策,从东京出发,只要6到7个小时就能飞抵夏威夷。在夏威夷不仅能享受异国美景,还能吃到熟悉的日本料理,所以很受日本人欢迎。

其实日本人往来中国也不少,基本都是聚集在上海和台湾地区,大多是因为工作调动或者来念书,真正来旅游的日本人占比率不高。

来到中国的日本人通常都很低调,很少会像中国旅游团那样大张旗鼓的来旅游,也极少会大规模的“扫货”,毕竟上海的物价相对于日本来说也不算低了。所以你就算在大街上跟日本人擦肩而过,恐怕也一下子分辨不出来。

不过中国的网络环境相对“封闭”,加上西方媒体的“狂轰滥炸”,多数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其实并不友好。不少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大多都是来自电视新闻或者网络信息,这让他们很难客观的了解中国,认为中国仍然很落后,人文素质也不高,而且假货太多,不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这些观点不是个例,而是常态了。只是日本人表面上不会明说,但是会在背地里把你扁得一无是处。除非你能有办法挤进他们的小圈子里,不然你永远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看待你的。日本人对中国的观点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改变,这也影响了日本人来中国旅游的欲望。

另外一点,或许跟物价也有一定的关系吧。来异国旅游嘛,多多少少都会带些“土特产”回去,但是北上广深的物价相比发达国家而言,确实也不算低了。所以对于精打细算的日本人而言,来中国旅游的性价比其实也不高。

比如这位喜欢香烟的大姐姐,在上海买了一包黄鹤楼之后,顿时就因为价格而“傻眼”了。

中国哪个省最富

中国最富有是广东省。

自1989年起,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居全国第一位

,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水平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广东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2016年,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5年领跑全国。

扩展资料:

广东省以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列各省第一位。如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储蓄存款、专利申请量、税收、进出口总额、旅游总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互联网用户、货物运输周转总量等。

其中进出口总额年均占全国约1/4;累计吸引外商投资占全国约1/4。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全力建设金融强省,对周边地区的金融辐射力越来越强。广东已基本形成了以货币、外汇、产权等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现与港澳合作打造粤港澳都市圈。

参考资料;广东(中国行政区域)_百度百科

你好,我最近也在搜安徽省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请问你找到了吗?如果有的话可以分享下吗?谢谢!

 据省商务厅通报,今年上半年黄山市实现服务贸易额26481万美元,同比增长10.5%;在全省各市仅次于合肥,排名第二。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黄山市依托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积极探索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服务业发展模式,强力推进旅游国际化。上半年,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旅游市场持续疲软。黄山市加大入境旅游促销力度,组织旅游企业赴境外市场,通过产品推介、电视直销、网络推广、展会宣传等方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并与韩国、美国以及台湾地区等境外骨干旅行商签订旅游输客协议,与境外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发展航空旅游。到6月底,该市接待入境游客69.22万人次,创汇2.04亿美元,均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黄山市还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的挖潜力度,围绕重点服务贸易企业做好摸排走访和政策宣传,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进出口规模。同时,加强对服务贸易企业帮扶,用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努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智力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等新领域,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度和外向度

摘要:安徽省地处长三角地区、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入境旅游人次及外汇收入不断增加,世界知名度逐渐提高。但是,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仍存在一些弱点,如消费结构不合理,基础交通设施的欠缺和老化,为此,将通过对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通过指标对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提出加强旅游附属文化的建设、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以及省内城市旅游业一体化等多项对策。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旅游业;服务贸易;现状;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6902 

安徽省作为中部大省,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北有老庄文化,南有徽文化,吸引了全球各地的众多游客,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成为安徽经济的砥柱中流,在安徽省经济增长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旅游服务贸易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1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1安徽省旅游业资源优势 

(1)入境旅游人次及外汇收入增加。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和2012年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次分别为132.09万人次和331.4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分别为4.45亿美元和15.63亿美元。根据计算,入境旅游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0.19%,旅游外汇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则为48.85%。可见,近年来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随着黄山、西递宏村等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成功,入境游客人数不断增加。 

(2)省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交通设施的完善。 

安徽北部有蚌埠大禹文化遗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灯和滁州琅琊山;皖南则有世界闻名的黄山、九华山以及著名的桐城派文化和黄梅戏。当前安徽省旅游主要集中在以黄山为中心的山水观光旅游,然而随着人们需求日益提高,文化旅游将会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主力军。作为文化强省,有着四大文化之一“徽文化”的安徽定会在未来的旅游市场绽放光彩。 

随着京沪高铁的贯通,从安徽到北京和上海的时间都大大缩短,而八月份九华山机场的正式运行更是给安徽省旅游注入了一个强心剂。 

1.2安徽省内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安徽省内地区差异性明显。 

安徽省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但纵观全省,旅游业发展不均衡,根据安徽省2012年统计数据所得,2012年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次为331.4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为15.63亿美元,但黄山、合肥、池州三个城市就占了全省四分之三以上,足以说明安徽省内各地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不均衡。 

(2)发展水平较低。 

随着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及国家对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虽然安徽省旅游业取得很好的进展,但与安徽省毗邻的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相比仍显水平不高,安徽省旅游业与其他国内强省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3)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 

截止安徽省九华山机场试航,安徽省共有机场仅有5个,且航班较少。铁路,公路运输也不完善,使游客花费在长途交通上的费用较多。相比于交通运输,游客花费在餐饮、住宿、娱乐等方面的费用相对较小。 

安徽省境内尤其是皖南地区山川丘陵等自然风景众多,在多年旅游发展过程中,因经济、交通条件等因素限制,安徽省旅游仍以自然观光为主,旅游产品单一,也直接导致了入境旅游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安徽省缺少高端旅游产品如商务旅游、会展、休闲旅游等,旅游景点和娱乐性结合不够,购物旅游等尚未发展。 

(4)海外知名度较低。 

安徽省除了黄山、西递宏村等景区在世界知名度较高以外,鲜有旅游景点在世界其他国家有较好的宣传力度。对海外市场了解较少,投资力度小及宣传手段较少导致了安徽省旅游景区在海外知名度较低。 

(5)小语种导游稀缺。 

目前从事安徽省导游的人员,大部分均以普通话为主,英语为辅,而随着安徽省入境旅游人次的不断增加,旅游服务贸易不断发展,各国游客都可能前来安徽省旅游,小语种导游正存在一个很大的空缺。 

2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衡量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有三个标准,分别是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以下就针对这三个标准来衡量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1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数 

该数值由笔者将安徽省旅游外汇收入的数值与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值比较而得出。2011年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为2.72%,但是对比同年江苏省旅游服务贸易市场占有率指数的11.66%以及浙江省的9.37%,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业在国内的竞争力仍不出众。 

2.2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 

根据定义,通过计算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Q)占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W)的比重则可得出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行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公式:TC=(Q-W)/(Q+W))。一般来说,TC指数一般介于[-1,1]之间,竞争力水平与数值成正比,当TC指数在0.6-1.0之间为高竞争优势、TC指数在0.3-0.6之间为中等竞争指数、TC指数在0-0.3之间为低竞争优势、TC指数在-0.3-0之间为低竞争劣势、TC指数在-0.6——0.3之间为中等竞争劣势、TC指数在-1-0之间为高竞争劣势。 

资料来源: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商务部数据整理计算。 

2.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 

若Q1、W1分别表示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W1、W2分别表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则:RCA=(Q1/W1)/(W1/W2)。一般而言,RCA值大于2.5表示该产业竞争力极强,若小于0.8则表示该产业竞争力弱。2006年至2010年,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别为0.28、0.30、0.33、0.37、0.34,均小于0.8,可见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 通过对三个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各指标均在提高,政府的正确策略和规划的成果在逐渐地体现出来。然而由于自身起点较低,相比较于国内其他的旅游业大省,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仍然需要各界的多方努力。 

3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与对策 

3.1从政府角度:完善基础设施 

安徽省皖南多为山区,交通不便;皖北地区旅游景点开发较晚,相关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因此我省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开通省际高速,省内城际铁路,增加国际旅游直达航线,节约旅客在途时间和旅游经费。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良好的旅游环境,建设医疗卫生、公共安全设施等,吸引外资,提高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3.2从行业角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作为服务性行业,景区从业人员在接待入境游客时不仅代表该旅游景区的形象,还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形象。因此,从业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素质至关重要。 

(1)导游选拔及培训。 

入境旅游游客接触最多的则是旅行社导游,导游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停留在带领游客游览并介绍该景点,还应该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达给入境游客,体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及我国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等,因此在选拔导游时应招聘高素质人才,如外语水平较高,文化内涵深厚,道德素质较高等都应该成为选拔标准。与有关教育部门合作。在目前“小语种”导游缺失的情况下,与安徽省教育部门及高校合作,共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学习多门外语,并选拔优秀学生出境培训学习。 

(2)其他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 

旅游服务业从业人员,涉及范围较广。安徽省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台等进行宣传,并在各地级市开展免费培训等活动,使从业人员了解并从自身做起,积极提高个人素质。 

(3)从景区自身:提高省内旅游资源利用,开展景点之间的区域合作。 

①安徽省目前仍以观光旅游为主,因此需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第一是文化旅游。安徽省有老庄文化,桐城派文化,徽文化,文化派别多,黄梅戏驰名中外。因此可以开展以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第二是承接国际。开展国际活动和会议,如黄山国际登山节,安庆国际黄梅戏文化节等。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产品。如黄山温泉体验等。第三是购物旅游。开发文化纪念品,体现安徽省文化的纪念品等商品购物旅游景点。 

②开发旅游路线。省内各区域协作,共同开发旅游路线。如现在已经发展完善的“两山一湖”,可继续开发旅游路线,将各景点相连,相互带动,共同发展。省际间,承接长三角地区,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开发,如领导人家乡一线游,爱国主义教育旅游,红色旅游等,以吸引华侨及各国游客等了解中国文化。 

4结束语 

本文明确了安徽旅游服务贸易如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近年,“皖江城市带”政策概念的提出必将极大的拉动安徽省内部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安徽省政府应将“安徽旅游”作为一个崛起的突破口,大力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旅游合作,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旅游城市的环境和世界知名度、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旅游景区的自主开发能力等以此提升安徽省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