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和北约长时间进行对峙,两者之间究竟是谁在不断挑衅?

俄罗斯和北约国家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对峙行动,其实两者之间的恩怨并不是谁在主动挑衅造成的,而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造成的但是就实际情况来说,北约方面的挑衅事件更多一些,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首先就是现在的北约仍然非常忌惮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和 国际影响力。其次就是俄罗斯做事的性格一直都非常强硬,这让美国和欧洲国家认为俄罗斯一直都是一个主要的威胁。最后就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美国以中导条约作为威胁,挑衅俄罗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削减俄罗斯的核武器。

首先就是现在的北约仍然非常忌惮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和 国际影响力。毕竟虽然经过了苏联解体和内部动乱,但是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国家,其国际影响力和军事威慑能力仍然非常强大。所以北约对俄罗斯还是非常忌惮的。

其次就是俄罗斯做事的性格一直都非常强硬,这让美国和欧洲国家认为俄罗斯一直都是一个主要的威胁。比如在克里米亚,叙利亚,俄格冲突和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的立场一直都非常的强硬,经常主动出击。而且一寸领土也不让的作风让俄罗斯在北约眼中变得非常不听话,所以自然北约要开始针对俄罗斯进行行动了。

最后就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美国以中导条约作为威胁,挑衅俄罗斯,希望能够进一步的削减俄罗斯的核武器。毕竟俄罗斯如果失去了核武器,那么在北约面前无疑就是一块肥肉,或者说是一只待宰的羔羊。之所以这么说,看看乌克兰的境地就知道了。所以这次斗争之中,俄罗斯坚持不放弃自己的核武器。毕竟这是国之根本。

二、北约和俄罗斯历史上有什么故事?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人们不禁问:两个相邻国家为什么会走到这样的境地?其实,表面上是“俄乌”冲突,而事实上是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北约之间的博弈甚至是搏杀。

  当我们弄清楚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自冷战以来的“系列故事”,就会对今天的俄乌冲突结局豁然明白了!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之后,北约组织做起了“向东扩展”的美梦,并想把西欧模式推向东方。

  于是,从1994年8月开始,北约就制定东扩时间表 ,在这一年的年底正式启动了东扩进程。

  北约的东扩自然遭到了俄罗斯的坚决反对。俄罗斯清楚地看到:东欧国家是连接俄罗斯与西欧国家的桥梁和缓冲带,一旦成为北约的成员国,那就相当于东扩到自己的家门口了。

  可是,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支撑,俄罗斯逐渐让出了俄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北约就逐步向东扩展了:1990年德国统一了,位于东欧的原东德自然就加入了北约;1999年,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了北约;2004年3月,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立陶宛 、罗马尼亚 、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七国加入了北约,2009年4月,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了北约。至此 ,北约构筑起了一条北起波罗的海,中经黑海、高加索 ,直至中亚的“弧形战略防御线”,对俄罗斯形成环形包围之势。

  如此咄咄逼人之势,俄罗斯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俄罗斯确定了自己的底线:北约东扩不得波及当年苏联的范围。

  北约如此肆意东扩,使俄罗斯看清了北“不信守承诺”的嘴脸:当年西方曾向戈尔巴乔夫承诺,在吸收东德后,北约将不再扩展。而事实上,东德加入之后,又把其他都国家纳入了组织。

  在俄罗斯看来,西方也是非常傲慢的,不管是叶利钦还是普京 ,当他们试图提出俄加入北约时 ,都遭到西方的拒绝。为什么会如此傲慢呢?在西方看来,苏联解体是一种失败行为,而俄罗斯是苏联的继承者,当然要受到轻视。

  当然,北约拒绝俄罗斯加入,还有其他原因。北约是为了“遏制与对抗苏联”而建立的,而俄罗斯是苏联的法定继承者,这些历史记忆成为双方合作的障碍。

  同时,西方担心俄罗斯的“帝国意识”,认为俄不仅想恢复其帝国,而且想重新获得超级大国地位 ,在无法凭借经济手段实现这一目标后 ,它就会依靠军事力量实现其世界强国的目标。因此,北约持续推进东扩。

  而俄罗斯坚决反对北约东扩,特别是对于北约吸收乌克兰和格鲁吉亚的企图更是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应。俄罗斯声称,该两国加入北约将突破俄罗斯的“底线 ”,俄“将采取措施确保边境沿线的利益 ,这些措施不仅是军事措施 ,而且将是另外一种性质的措施”。

  由此可见,北约东扩是导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矛盾的焦点,而乌克兰不过是双方博弈而夹在中间的一个棋子。

三、北约为什么要和俄罗斯对立

对立是说的是军事方面!经济上还是合作的!要知道俄罗斯是一个能源大国,其石油和天燃气的储量在世界比例中有重要的地位!

军事对立是因为北约大部分在欧洲,影响其军事侵入,俄罗斯的纵深很大,横跨亚欧,战略位置险要,在俄的西境可以轻松打美洲,在中部可以打亚洲,在东部可以打欧洲!军事竞赛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冷战时期以后俄美并没有停止较量。美重航母飞机,俄就专研制克星,潜艇和导弹!俄的导弹可是世界第一,潜艇也是首屈一指!飞机方面还是欠缺!主要是航电系统不如美国先进!要知道美国有“硅谷”呢!

四、俄罗斯和北约关系?

俄罗斯和北约现在是对立关系,但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并非总是像现在这般紧张。

北约官网去年10月在题为“与俄罗斯关系”的文章中说,“过去20多年来,北约一直致力于与俄打造合作伙伴关系,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对话和实际合作”。

这样的关系始于冷战结束,1991年,俄加入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97年,该机制被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取代。同年签署的北约与俄罗斯相互关系、合作和安全基本文件成为双方关系的基础。

2002年,旨在就安全事务磋商、在一系列领域开展实际合作的北约-俄罗斯理事会(NRC)成立。然而,2008年俄罗斯在格鲁吉亚采取的军事行动使得NRC在一些领域的合作被暂停,直至2009年春得到恢复。

回顾俄罗斯与北约的复杂关系,美国《时代》周刊称,1949年,当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组建北约时,它们的目标很明确:让苏联人出去,让美国人进来,让德国人安分。但苏联解体后,北约的目标变得不再那么明确。

随着冷战结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曾向美国时任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提议,让俄罗斯加入北约。贝克拒绝后,该建议又被多次提出。

1994年,俄正式加入旨在使北约与其他欧洲国家和苏联加盟共和国建立信任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将此称为俄“通往北约成员国地位的路线”。

北约是俄与西方改善关系的障碍:

在官方表态层面,俄罗斯与北约都强调无意对抗。北约官网称,加强威慑和防御能力是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其同时保持了开放的对话态度。北约宣称,自身“不对俄罗斯构成威胁”,但双方之间的关系改善取决于俄自身行动发生“明确且有建设性的改变”。

俄外交部则在介绍与北约关系的文章中说:“和以前一样,我们坚定地与欧洲—大西洋区域的所有国家和组织在战略目标上保持一致,以维护和平与稳定……”不过俄外交部认为,双方正处于“旷日持久的危机中”。

《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引述俄国际事务理事会专家卡涅夫斯基的话分析说,俄与北约关系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双方缺乏对彼此真实意图的理解,“这是一个经典的安全困境”,在双方“激进言论”和“武力持续展示”的过程中,不信任感蔓延开来。另外,东欧国家反俄的情绪进一步促使北约将俄罗斯视为潜在威胁。

以上内容参考 海外网-俄罗斯与北约,比俄美关系更对立?

五、北约与俄罗斯的纠纷由来?

新华网布加勒斯特4月4日电(记者 尚军 张碧弘)为期3天的北约首脑会议4日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闭幕。与会领导人就北约东扩和阿富汗问题作出一系列决定,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会晤。

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中,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天,普京应邀出席了北约-俄罗斯理事会会议。这是该理事会2002年成立以来首次举行国家元首级会谈。

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在会后表示,会谈气氛公开、坦诚,但双方在北约扩大、美国计划在东欧部署战略导弹防御系统、俄中止执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和科索沃独立等问题上分歧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

普京在会后单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对此次会谈总体评价积极,但他在北约扩大等有争议问题上再度表示了不满。他强调,俄愿意与北约增进合作,但这取决于北约及其成员国能否考虑俄罗斯的利益并作出适当让步。

这是普京今年5月初卸任俄总统之前最后一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出席北约峰会,并与面临同样境况的美国总统布什碰面。此前外界曾预测,普京将会利用这次机会缓和与北约和美国的紧张关系,但会谈不会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只是为双方各执一词提供场合。

作为示好举动,俄政府当天同意让北约过境俄领土向驻守在阿富汗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运送除致命武器以外的物资。

按照计划,普京将于本周末在俄黑海旅游胜地索契与布什举行会晤,试图修复双方关系,为俄美两国元首的继任者们定下一个好的基调。

此前一天,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决定,正式邀请克罗地亚和阿尔巴尼亚加入北约,但马其顿因为与希腊的国名纠纷而没有受到邀请。乌克兰和格鲁吉亚这两个东欧国家的入约努力也暂时受挫,因为德国和法国等北约成员国担心北约急于东进会进一步刺激俄罗斯。

此外,北约成员国领导人在此次会议上还承诺共同承担对阿富汗的长期责任,帮助提高阿政府和安全部队的自主行动能力。

4月4日在布加勒斯特结束的北约首脑会议,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首脑会议,同时也是矛盾和分歧最多的一次首脑会议。由于内外矛盾交织,此次峰会在北约东扩问题上近半议题未顺利过关,美俄分歧未能弥合,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表态也显得忸怩,只是在反导问题上成员国态度比较一致,峰会成果可谓差强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