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网络效应,什么是马洛需求

“网络效应”也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网络外部性”,但“网络效应”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家所说的“网络外部性”;根据以色列经济学家奥兹·夏伊(OzShy)在《网络产业经济学》(TheEconomicsofNetworkIndustries)中提出的定义,“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的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

网络效应也称网络外部性或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的范围经济(与生产方面的规模经济相对应),是指产品价值随着购买这种产品及其兼容产品的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例如电信系统,当人们都不使用电话时,安装电话是没有价值的,而电话越普及,安装电话的价值就越高。

马洛需求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希望能够帮到你!

什么是网络效应?

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收集和交流信息。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如果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使用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了更大的价值。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或称网络效应。

读书笔记:理解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这个词大家应该不陌生,但是具体怎么理解呢?最近在读《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这本书。里面对网络效应做了详细的说明。

网络效应指的是一个平台的 用户的数量 对 用户所能创造的价值的影响 。

积极的网络效应(positive network effects)指的是一个巨大的、管理完善的平台社区所有的,为每一个平台用户创造重要价值的能力。

消极的网络效应指的是管理不善的平台社区的增加,能够减小为每一个用户所创造的价值的可能性。

传统的供应规模经济(supply economies of scale)催生了许许多多的垄断巨头。这些是由生产效率驱动的。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生产效率使得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降低。供应规模经济能够给工业经济中体量最大的公司带来成本优势,而这样的成本优势使公司的竞争者很难为之抗衡。

与供应规模经济相反的是,在利润等式的左边,需求规模经济利用了技术的进步在需求侧取得优势——从生产角度来说是利润等式的另一部分。社会网络的效率、需求聚集、应用程序开发和其他的现象促使规模越大的网络越有价值,以此驱使着需求规模经济。

需求规模经济是积极网络效应最基本的来源 ,也是当今世界经济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这并不意味着供应规模经济已不再重要,它当然重要。但以网络效应为形式的需求规模经济,已成为最重要的差异化因素。

梅特卡夫讲的例子只是电话用户吸引更多的电话用户,这个是单边网络。但是,目前平台世界里,更多的是双边网络。

所有这些商业以正面反馈引起双边网络效应。

在一个双边市场中,如果扩大A市场能够使与之相关的B市场也扩大,那么在A市场中付出的财物损失便具有了经济意义,这不仅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唯一的条件是在B市场得到的利润要超过在A市场受到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