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几天
法律分析:根据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为11天。法定节假日11个,具体如下:(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天);(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节当天);(6)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节当天);(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2.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是怎么规定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者规定的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但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按上述原则分别按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综合计算工时超过法定标准工时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除了国家法定假期以外,港澳部分优秀企业也会有内部的福利假期:例如公司的成立日、周年庆、甚至是工龄达到一定程度的无条件"带薪假期"。也就是享受假日的同时,还享有正常薪水待遇。公司福利假期一般没有固定日期,只有固定天数,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放假日。"近年来,也有少数港澳企业将福利假期引入其在中国的分公司,如部分公司,除了工龄带薪假期外,还有男性产假、旅游假等。"由于福利带薪假期不同于国家法定假日,如果员工放弃福利假期,将不会得到加倍工资的补偿。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共放假几天
1、中国法定节假日有:
(1)元旦,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1、初2、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阳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2、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其中,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探亲假未婚职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职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哪些日子,一共有几天
你好!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公休,共3天
春节:2月2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30日(星期日)、2月12日(星期六)上班
清明节:4月3日至5日放假调休,共3天
劳动节:4月30日至5月2日放假公休,共3天
端午节:6月4日至6日放假公休,共3天。
中秋节: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公休,共3天。
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望采纳!谢谢了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一共多少天
中国一年的法定节假日一年共11天。
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元旦。
2、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七大全民法定假日: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
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9年8月2日,人社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明确,休息日、法定年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