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国旗含义
美国在独立前是英国殖民地,称「北美十三州」,自一七七六年一月二日开始,使用一面英国国旗加上十三条红白条纹的旗帜,称为「大联邦旗」,七月四日独立建国後仍继续使用一七七七年六月十四日的大陆会议上,发表了第一面「星条旗」,将原本国旗左上角的英国国旗换成蓝底与十三颗五角白星,以星星与条纹共同代表州数。後来六月十四日成了美国的「国旗日」,纪念国旗的诞生。当时规定,州的数量变更时,国旗上的星星与条纹都必须一起变更,所以一七九五年州数增为十五时,星星与条纹数也都更改为十五。到了一八一八年,州数增为二十,星星与条纹也要改成二十,但有人觉得这样子条纹太细了;这时国会议员彼得建议,将条纹改回最初的十三条永远不变,以纪念最初的十三州,留下星星依照现有州数变更即可。这项建议获得了大家的认同,从此以後条纹数固定下来,只有星星数量做改变。此後,星星的数量不断增加。一九五九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第五十州,一九六○年七月四日启用五十颗星的国旗,使用迄今。
所以,国旗左上角的五十颗星星,代表美国现在拥有五十个州;红白相间的横条有十三条,代表美国最初拥有十三个州。红色象徵强大和勇气,蓝色象徵警惕、坚韧不拔,白色象徵正义与纯洁。
二、大汉十三州是哪十三州?
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
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东汉有些特殊,后十二个仍然是刺史部,不过第一个“司隶”则是校尉部。
东汉十三州:
汉朝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
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1851年东汉十三州
三、美国国旗样式的含义
美国国旗叫:星条旗。星星代表州数,条纹开始时也是代表州数的。开国时美国是十三州,故国旗是十三星,十三条纹。后来州不断增加,星星也一直增加,现在星星是五十四个,代表五十四州,条纹有是十三条代表原始开国的十三州。红色代表观气,白色代表自由。带色代表忠诚与正义!
四、最初的美国国旗什么样?
1777年6月14日正式使用的美国国旗为13星。
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则象征正义,国旗上只有十三颗星,代表美国建国之初的十三个州.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旗旗俗称“星条旗”。它在正式成为美国国旗后曾经过28次修改。
最早期的美国国旗只有13颗星,之后每一个州加入合众国就在国旗上加上一颗星,但是宽条的数目不变。
根据1818年4月4日通过的《国旗法》,只能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这一天对国旗作出更改。
1795年5月1日修改了星条旗,增加了两颗星和两道横条,反映接纳了佛蒙特(1791)和肯塔基(1792)这两个州加入联邦。有一面这样的旗子面积达117平方公尺,称“星星闪烁旗”
1878年使用的美国国旗(20星)
1912年至1959年使用的美国国旗(48星)
最近的一次修改是在1960年夏威夷正式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后在发生的,国旗上的49颗星被改为50颗。
五、求马来西亚十三州的州旗
1、玻璃市州旗
2、吉打州旗
3、槟城州旗
4、霹雳州旗
5、吉兰丹州旗
6、登嘉楼州旗
7、彭亨州旗
8、雪兰莪州旗
9、森美兰州旗
10、马六甲州旗
11、柔佛州旗
12、砂拉越州旗
13、沙巴州旗
扩展资料
国家位置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 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行政划分
马来西亚分为13个州,包括在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以及沙巴和砂拉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布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来西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