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中国真的要迁都,哪个城市最合适。
从历史上来看,从南往北基本上是因为稳定国家,便于抵御少数名族入侵,由北自南基本上是打不赢少数名族了被迫迁都,当然叶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因为自南北朝起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迁往南方,自西向东很少,主要是从长安迁洛阳,多是战乱原因造成,自动向西近代有一次就是迁重庆陪都。现在中国如果要迁都排除战乱考虑应该是上海,毕竟经济实力很强,但是如果从稳定来看,再借鉴巴西和美国的经验因该迁到小城市。一则可新建一座打城。2则作为政治中心,可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个人认为成都是个不错的选择,气候好环境好,美女多(形象),大后方
很稳定。
二、1949年定首都,有11城市入选,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北京?
《春秋·左传·鲁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周礼规定:距国五百里为都,由此可见,都在古时就开始被当作一个最高所在。
不过历朝历代也都免不了迁都,商朝末年帝辛迁都朝歌,西周定都镐京(长安),东周又定都洛阳,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定都咸阳,西汉又定都长安,长安和洛阳在宋代之前都是建都首选,在历史上元朝、清朝,新中国都选择了北京。
在定都北京之前,共有11座城市进入候选,包括: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京,最终选择了北京,那么为何选择北京呢?
哈尔滨、是东北交通、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面积最大,户籍人口第三位的特大城市,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哈尔滨的历史悠久,但它却是一座从没有过城墙的城市,难以抵抗外敌,哈尔滨在1928年《商工指南》俄文版翻译中为“大坟墓”,可见沙皇俄国对这个地方虎视眈眈。
西安(长安)。长安自古都是帝王都,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宋代时期,赵匡胤有意迁都长安,但此时的长安已经无法再担任都城,经济中心都开始转移。
洛阳、开封。洛阳和开封都属于河南,洛阳也是有着40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是出自洛阳“人文始祖”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画出了八卦和九畴。
开封也是中国八大古代之一,有着“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成,北宋汴京更是当时第一大城市,但是历经千年风霜,当时的河南经济太弱了,难以担当。
成都、重庆。成都是四川省省会,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成都一名源自周王迁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最后的都邑”,重庆也是早期的巴蜀文明之一。
在先秦时期楚人就跟巴人激战于那处(湖北荆门),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但由于地势险要,楚人难以进攻,巴楚之战几乎贯穿了整个巴史,正因为地势,两地作为守得最好,但要向外发展太难了。
广州虽然经济条件好,但是在地理位置上跟哈尔滨一样,一个靠着北,一个靠着南,不利于安定持续的发展,南京一开始就是明清两代的陪都,所以它被列为备选,上海属于沿海城市,定都风险太大。
而北京扼守东北入中原咽喉,进可攻,退可守,虽然面向渤海,但是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在历史上就扮演着看守门户的责任,而且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古都,古人早就看清了北京的优势,才会选择定都北京。
三、新中国首都候选城市是哪里?
1949年,新中国选择首都,共有11个城市入围,包括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和北平(北京)。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政治、经济、文化的汇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旧的首都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逐渐丧失其重要性,朝代的交替也可能代表首都的迁移。
新中国首都候选城市的相关介绍:
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所处的东北地区交通、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城市化率高。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位于东北,东北也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
东北毗邻苏联,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最先得到苏联的支持,有利于后期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也是哈尔滨的劣势,因为偏离北方,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显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总体规划。
西安和延安同处于陕西省,西安的优势就是它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汉唐盛世都发生在这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延安是抗日战争的中心,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当汉唐以后的中国,经济中心已经不再是西北部了,这成为西安和延安明显的缺点。
四、1949年选首都,共有11个城市备选,为何最终选定了北京?
文| 夜谈
编辑| 王图往迹
1949年选择首都,在11个备选城市当中,为何最终敲定了北京?
在中国漫长的 历史 当中,形成了几十个统一或者半统一的王朝,这也让我们国家有着大量古都——什么六朝古都、五朝古都,在别的国家寥寥无几,在我们国家一抓一大把。
而 在这么多的古都当中最出名的估计还是西安,也就是 历史 上的汉唐首都长安城。
那么, 在1949年的选都当中,为何最终西安落选了,一共11个备选城市为何最终选择了北京?
在1949年4月底的渡江战役开打后,国民党的首都南京被我军攻下;加上之前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基本上这个时候蒋介石的统治就已经宣告了结束。
到了六月初的时候渡江战役结束, 南京、上海、武汉等江南大城市落入到了我军的手上 ;包括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在内,长江沿线各省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被我军完全控制。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建设新中国的班子了。
6月15日的时候,134名代表齐聚北平,一起进行了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之后选举出了21位筹备会常务委员,并且在下面分设了6个小组。而这其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小组,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国旗、国徽、国歌、国都,他们开始讨论国都的地点。
而关于国都的备选城市,其实早在1948年9月就已经被敲定,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选出了11个备选城市,它们分别是 北京(当时还叫北平)、哈尔滨、西安、上海、延安、开封、成都、洛阳、重庆、广州、南京。
这11个城市之所以被选为备选城市,也都是有着它们的独特优势的。
南京自不用说,它 已经被国民党做了几十年的首都 ,所以南京在设施和首都其他配置上,在其他各个城市当中都是具有自身优势的。因为之前就是首都城市,所以如果选定南京, 那么我们只需要搬进去稍微改装一下,基本上南京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而广州被选的原因也很多。第一个就是 广州的经济好 ,广州作为近代最先接触到外界的城市之一,在经济发展上面远远超过不少城市;同时 广州在近代思想启蒙上面,也是具有自身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近代对我军和国军影响都很大的 黄埔军校 ,也是 坐落在广东省 ,这些无疑对于选都广州也是有优势的,所以广州也被选为一个备选城市。
重庆作为备选城市之一,与南京有着同样的作用。在抗日战争当中,重庆长期作为国军的陪都, 所以重庆这里的首都设施非常齐全 。同时它位于内陆地区, 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易守难攻, 不论是北边、还是南边、还是西边、还是北边,重庆都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
这让它比南京的条件还好。加上抗战期间,大量的工厂从前线搬到重庆, 所以这里的工业基础也相对较好 。对于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发展经济有着不小的优势。
与重庆地理位置差不多的成都,在地理位置上与重庆类似。四面环山的四川省,可以说是中国最易守难攻的省份了。 当年横行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在这里到吃瘪,可见四川省的防御力之强。同时四川还是天府之国,这块盆地的物产丰富,可以为成都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
而且在抗日战争当中, 四川省极少受到日军的破坏,所以相对来说整顿当时四川的经济很容易,进去之后恢复生产也比较方便。
洛阳、开封 被选择为备选城市,其实它们选择的原因都差不多。这两个城市都是数朝古都,而且这两个城市都在河南省。河南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最核心,所以如果把这两个城市作为首都, 它们在联通全国的方面上拥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
毕竟作为一国首都,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要保证能够联通全国,这样它才能把核心的精神和命令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全国去;同时全国人员、物资也才能来往国都。而且考虑到这两个城市 历史 上曾经多次作为国都,所以 它们在文化、 历史 底蕴等方面也具有优势。
延安作为备选城市的理由也很充分。一方面这里是我军最为熟悉的,抗日战争期间我军长期在这里坚持战斗,这里是八路军当时的总部所在地。所以延安如果作为首都, 相关的一些设施相对比较方便,而且大家住进去也都非常的熟悉。
另一方面作为陕西省的一个城市,延安与曾经的汉唐古都长安距离并不是很远,所以选择它作为首都, 也有些沾了沾长安名气的味道。
延安的位置也相当的合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足够的纵深, 方便我们应对特殊的紧急情况 。加上这里还有八路军修建的不少工事,这个地方的 安全性相对也很高 ,再加上 红色传统 等因素在内,延安被选为备选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强劲有力的选择。
上海被选为备选城市,则主要是 考虑了它在经济上的作用。
因为经历了数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发展经济生产,让老百姓吃上饭、过上好日子。而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数一数二的城市,上海如果被选为首都,那么 对于之后发展经济的好处肯定是明显的 。
同时作为当时少有的国际性大都市, 上海不论是陆运还是海运,在众多城市当中都是非常突出的 。这方便我们之后进行联通全国的交通,也方便后面进行外交活动。
西安被选择为备选城市更是意料之中,因为 长安寄托着我们华夏民族太多的感情了 。不论是强汉还是盛唐又或者富丽堂皇的隋朝,都是把国都定在了西安这个城市。虽然说风水这个东西虚无缥缈,但是 大多数中国人都对长安这个名字和地方在心底里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 。
而且西安的 地理位置靠中心 ,在东南西北的纵深上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同时陕西省自古以来民风彪悍,是历朝历代征兵最为青睐的几个省之一,所以选择西安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哈尔滨被选可能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毕竟哈尔滨的位置相对太偏了。
但是哈尔滨当时的重工业比较发达,所以适合我们之后的工业生产建设;同时当时咱们和老大哥关系好, 老大哥经常给我们提供援助 ,作为与老大哥接壤的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如果作为首都的话,那么 我们就能更好、更快的接受老大哥的援助 。
至于北平被选择备用城市也是意料之中。因为明清两个大统一王朝,都选择在这里定都;而且 明朝修建的北京城非常牢固 ,在解放北平的过程当中我们 又是和平解放 ,所以在各种设施方面也很齐全。
作为明清两朝的首都,北平的 交通什么的也比较发达 。相对而言 在四面八方的纵深也还可以 ,所以北平入选备选城市是必然的。
那么,这么多备选城市都有优势,最后为何大家选定了北平呢?
在各个备选城市的优势都不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排除法,把那些劣势明显的城市划掉。首先 上海、广州肯定是要被划掉的 ,因为这两个城市 太靠近大海了 ,而当时 新中国的海军还在起步 ,我们没办法保证在面对别人的海上舰队时让上海和广州两个城市都不出问题。
所以这两个城市首先被划掉了。
同时南京重庆从政治考虑,也会被首先给划掉去。
因为这两个城市毕竟 是国军长期作为首都或者陪都的城市 ,不论是影响力还是声誉都跟国军挂钩。 一说起南京当时人都想起国军 ,在当时的情况下定都这里,显然是不太合适的。
而且南京同样离大海太近,重庆则在交通方面相对得太偏了,不太好联通全国。
成都同样在交通方面问题很大 ,毕竟李白有句诗说得好嘛: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把全国的人员、物资运动成都去,无疑对于新中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除此之外哈尔滨也因为地理位置会被划掉,因为哈尔滨同样太靠边上了。 尤其是当时日本、美国,都在半岛附近有影响力 ,所以选择哈尔滨无疑要冒很大的风险。后面朝鲜战争当中美军飞机轰炸东北边城,也算是证明了这一点。
而且哈尔滨太偏了, 交通全国不太方便。
然后洛阳、开封 因为地势原因被排除 。这两个城市都是 在黄河附近 ,而黄河又是非常危险的水面高于两边的城市,所以把都城放在这里肯定不方便。
除此之外还有延安和西安,这两个之所以被排除,是因为 经济发展确实太落后 。在当时的话延安、西安的经济都非常差。
延安大家都比较清楚的,西安虽然以前是汉唐古都,但是在黄巢打进长安城之后,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报复性的活动,导致 这个地方配套的设施毁坏得非常严重 。因此后面明朝没有在这里定都。
当时新中国又非常贫穷, 若是重修西安古都,这个经济投入还是相当大的。
排除了这些选项之后,北京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五、新中国议定首都时,总共有11个城市入选,除了北京都还有哪些?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意思是起义者都是在东南一带,但成功者大多都是处于西北一带。此话有一定道理,当年项羽入关中后,有人建议项羽定都关中。谁知项羽却认为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执意要定都彭城,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
古往今来,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定都便是关乎政权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需要综合考量城市的地理、资源、交通、经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才能做出最终选择。而1949年我国关于定都一事,共有11座城市纳入考虑范围,其中包括西安、延安、洛阳、开封、哈尔滨、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以及北京,最终选定了北京。那在这些城市中,为何会最终选择北京呢?
▲上世纪北京旧照
01
在这十一个候选城市中,西安跟延安都名列其中。这是因为西安拥有极深的文化沉淀,曾经是十三朝的古都,而且当初唐朝就是定都西安,作为我国历史上最繁盛的一个朝代,其所孕育的盛唐文明也是享誉世界,至今都广为流传。定都西安可以说是对盛唐时代的一个纪念,也是对新中国发展和崛起并且重返世界之巅,是一个很好的寓意。
至于延安,这里号称红色之都,是红色基因的发源地,更是我党核心根据地,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虽然以上诸多好处,但西安和延安的劣势非常明显。中国的经济中心从宋朝以来就逐渐开始南移,西北地区相对经济薄弱,同时西北环境和水资源压力很大,无法再支撑起作为首都的功能。
▲延安风光
和西安一样,洛阳和开封都是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并且这两座城市都位于河南,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粮食充足,只是当时的河南地区,经济上太弱,同时地势平缓无险可守,一旦天下风云突变,将面临巨大风险。
02
哈尔滨是当时重工业汇集地,经济发达。地理上看哈尔滨距离苏联很近。苏联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可以更方便从苏联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但也正是因为靠得太近,双方关系一旦出现变化,我们将措手不及。另一方面,哈尔滨太靠北了,所处的位置很难兼顾整个中国,所以没能入选。
▲上世纪哈尔滨旧照
广州从鸦片战争开始,便是我国近代以来最早开放也是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在近代占据着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因而也被列入候选名单。单就经济水平来说,广州地处珠三角,这里经济活动活跃,商品经济发达,从这方面来看足够定为首都。但广州位置靠南,劣势和哈尔滨高度相似,都不适合统筹全国。另外,广州地处沿海,作为南大门,不具备应对世界变局带来的民族危险。
上海一直都是我国沿海城市里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且对外开放水平高,港口贸易发达。但沿海仅仅只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因此上海跟广州一样作为沿海城市,都无缘首都之位。
▲上海夜景
03
成都跟重庆都位于我国的四川盆地,这里易守难攻,是绝佳的守城之地,但是外人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切断这里跟外界的联系。因此作为大一统国家的首都,这里并不一个很好的选择。
所有落选城市中,南京是最遗憾的。因为南京从历史、经济、地理位置上看都无可挑剔。历史方面南京可媲美北京。经济方面南京也一直位于前列。地理位置方面,南京位于我国中东部,可以很好地兼顾全国。但是从历史上来看,以南京作为都城的朝代,普遍存续时间都比较短,因此南京就只能作为备选。
▲南京航拍
北京一直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文化古都,拥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地理上背靠蒙古、苏联等国,但距离适中若即若离,地处要塞之地,攻守兼备。同时,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古都,作为距今历史最近的都城,这就意味着北京天然的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氛围。综上所述,北京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综合来看必然是最好的选择。
结语
执行中国建立以来,北京一直很好地发挥了其首都作用。在北京的带动之下,我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年那个刚从炮火中走出来的中国,如今已经站立在世界前列。相信在未来,古老的东方文明将携手其他文明,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