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蜘蛛、蚂蚁、蜻蜓、螳螂、蝴蝶哪一个和其它的不是同类?

蜘蛛和其它的不是同类因为蜜蜂、蚂蚁、蜻蜓、螳螂、蝴蝶属于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

人们普遍认为蜘蛛是一种昆虫,但它们和蝎子、蜈蚣一样,不属于昆虫。因为昆虫的基本特征是数桥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与6只足。

蜘蛛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丰富的捕食性天敌,在维持农林生态系统稳定中的薯卜猛作用不容忽视。体长1~90毫米,身体分头胸部(前体)和腹部(后体)两部分,头胸部覆以背甲和胸板。头胸部有附肢两对,第一对为螯肢,有螯牙、螯牙尖端有毒腺开口;直腭亚目的螯肢前后活动,钳腭亚目者侧向运动及相向运动;第二对为须肢,在雌蛛和未成熟的雄蛛呈步足状,用以夹持食物及作感觉器官;但在雄性成蛛须肢末节膨大,变为传送精子的交接器。

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弊族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跳蛛视力佳,能在30厘米内潜近捕获猎物。

二、螳螂与蝴蝶怎样分类?

蝴蝶,螳螂都是产卵,只不祥御过蝴蝶要经过卵、幼虫、蛹成毁宴灶虫,即生物学上的完全变态发育,螳螂经过卵,若虫纤扮,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望采纳,谢谢

三、哪些虫子是昆虫

常见的昆虫有蝴蝶、蜜蜂、蚱蜢、飞蛾、毛虫、甲虫、苍蝇、蚊子、知了、螳螂、蜻蜓、萤火虫、蜗牛、毛毛虫、蚯蚓、蚊子、苍蝇、蟑螂、蚂蚁、蝗虫、屎克郎、蚱蜢、蛹、蚕、蝉、蜈蚣、臭虫、甲壳虫、七星瓢虫、跳蚤、虱子、娥、蛐蛐、白蚁、蝎子、蜘蛛、蝈蝈、黄粉虫、蟋蟀

蝴蝶:是多种植物传播花粉的传播者之一,蝴蝶是由毛虫变成的

蜜蜂:勤劳的象征,努力采蜜

螳螂:以蚱蜢和其他小昆虫为吃

飞蛾:会飞的,常会听到飞蛾扑火,其他资料不知道了

毛虫:蝴蝶的前生,毛慎灶缺虫多半被人讨厌,因为看到它就不舒服

蚂蚁:在地方搬运垃圾,一天到晚就知道工作,蚂蚁啃骨头分等级,不同等级的蚂蚁担负不同的工辩纳作。

甲虫:七星瓢虫知道吧

苍蝇:由蛆变成宽辩的

蚊子:夏天每天都喝我们的血

蝗虫食用其成虫或幼虫,各种蝗虫包括蚱蜢均能食用。用带树叶的枝条扑打, 或用塑料薄膜平铺在地上将蝗虫驱赶到薄膜上,因薄膜光滑蝗虫无法逃跑易于捕捉

四、螳螂 蜘蛛 蝴蝶 是昆虫吗?

螳螂和蝴蝶是昆虫纲

蜘蛛应该是蛛形纲

螳螂属于昆虫纲有翅亚纲螳螂科,是一种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仿唤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备旁凯,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还能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蛛形纲的一目。全世界的蜘蛛已知有35万种,中国记载约1000种。

体长从0.5毫米到9厘米不等。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背面有背甲,背甲的前端通常有8个单眼,排成2~4行。腹面有一片大的胸板,胸板前方中间有下唇。腹部不分节腹柄由第1腹节演变而来。腹部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有的有各种突起,形状奇特。腹部腹面纺器由附肢演变而来,少数原始的种类有8个,位置稍靠前;大多数种类6个纺器,位于体后端肛门的前方。纺器上有许多纺管,内连各种丝腺,由纺管纺出丝。感觉器官有眼、各种感觉毛、缝感觉器和跗节器。

蜘蛛主要捕食小昆虫。水边的盗蛛能捕食小鱼虾,捕鸟蛛能捕鸟,南美一种体长7.5厘米的蜘蛛甚至能捕食小响尾蛇。结网蜘蛛则以网捕食。雌蛛纺丝形成一个卵袋,内装受精卵,卵袋附在网上(结网蜘蛛),或产在石下、叶面上。有的母蛛守护卵袋,也有随身携带卵袋的。孵出卵壳的幼蛛仍在卵袋内停留数天,并在袋内脱1~2次皮。幼蛛在成熟前共脱皮4~15次。蛛丝在蜘蛛的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结网是许多种蜘蛛的一种本能。网有多种类型,结网方法也不尽相同。许多种蜘蛛,尤其是幼蛛,能利用丝飞航。

蜘蛛目分3个亚目:①古蛛亚目有2科,共20余种。②原蛛亚目约有14科1500余种。③ 新蛛亚目约有90科30000余种。

蜘蛛是许多农业害虫的天敌。蜘蛛可以入药,主治脱肛、疮肿、腋臭等症。保护和利用蜘蛛已成为生物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少数蜘蛛如黑寡妇(毒寇蛛)的毒液对人畜有害。狼蛛科的穴居狼蛛分布于欧亚两洲,在中国新疆常见,其毒可致死人畜;褐蛛属的种有的有溶血毒,使伤口组织局部坏死和溃烂,并向四周扩展。

蜘蛛的种类数目繁多,自然界中蜘蛛有四万多种。这些蜘蛛大致可分为游猎蜘蛛、结网蜘蛛及洞穴蜘蛛三种。第一类会四处觅食,第二类则结网后守株待兔。而人们作为宠物饲养的大多是第三类:洞穴蜘蛛。它们喜欢躲在沙堆或洞里,在洞口结网,网本身没有黏性,纯粹用来感应猎物大小,并加以捕食。

蝴蝶 (Rhopalocera;butterflies)鳞翅目的锤角亚目启卜,俗名蝴蝶。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

蝴蝶的形态

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300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

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中国的云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但是,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