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一本小说就月入过万的网文作者,有哪些基本的情节设定套路?

相信很多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总是在情节上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小说情节总是看上去很枯燥无味;比如,小说情节总是在记流水账;比如,小说情节没有给人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不了解或者没有很好的掌握涉及到情节的各种手法那么,今天这篇干货文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情节设计的8大技巧,助你的小说情节如虎添翼,创作时灵感爆棚。

Top.1

情节转折法

在网文中,转折手法的运营是十分普遍的,也是最为实用的一个技巧。

比如,末日来临,丧尸横行,肆意屠杀着人类。

因为一个疏忽,小A不小心就被丧尸给咬伤了,所以理论上,小A也会变成丧尸,但是,实施情况却是小A顽强的活了下来,并觉醒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异能。可是,这个异能的缺点是,小A会同时具有丧尸和人类的共同生理特征。

案例中的小A没有变成丧尸,是一个转折;在小A觉醒了异能之后,因为该异能的副作用而成了半尸人,是第二个转折;小A觉醒的异能非常强大,则是第三个转折。

转折手法如果用的好,那会让你的情节变得让人意想不到,能有效增加阅读时的兴趣点。

Top.2

先抑后扬法

先抑后仰的描写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转折,但是,它却比转折的感情更加强烈,因为它所表达出来的效果是前后巨大的反差。

比如,末世爆发后,小B觉醒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异能,手刃低阶丧尸就是小菜一碟。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小B遇到了在末世爆发前的老仇家。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老仇家也觉醒了异能,因为他本身就是飞扬跋扈,所以自觉醒了异能以后,就变得更加膨胀了。当再次见到小B之后,这个老仇家就想再次趁机好好收拾收拾小B。

本就不想惹事的小B对老仇家的出现全当做没看见,也没心思去想着要报仇,毕竟,小B自己还有其他要事要办,现在耽误不得。

但是,这个老仇家对小B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进尺,最终,小B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仅凭一招就将曾经的老仇家打趴在地,口吐血沫。

例子中,写小B曾经一直被老仇家欺负是抑,这次偶遇后得寸进尺也是抑,之后小B一招秒杀老仇家则是扬,一上一下,一束一放,相互对照!

巨大的心理落差,只会让读者觉得越看越爽。

Top.3

粗中有细法

不管网文,还是电影,如果只是一味的紧张,那只会对读者或观众造成审美疲劳,难以引人入胜。

因此,在写小说的过程中,适当的融入有粗有细法,让情节松紧有度,才能最大的展现小说的魅力。

在描写关键人物时,要刻画出该人物是粗中有细的。 就像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有勇有谋才能在蜀国畏难之际于曹营救回刘禅,杀个七进七出;武松既是一个屠戮老虎的武者,也是一个居家好男人。只不过,头有点绿,这个是题外话。

Top.4

情节积蓄法

水库蓄水,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水库便会被冲垮,洪水爆发!

积蓄法的道理其实跟洪水爆发的原理差不多,前面缓,后面急。缓是指前期铺垫,急是指高潮爆发。没有前期足够的铺垫,不会有后期让人看得爽的高潮。

积蓄法的关键在于前期的蓄积,蓄积的越足,爆发后的效果就越好。

Top.5

情节卖关法

卖关法,即卖关子,言下之意,就是先让读者对小说的情节产生强烈的期待感,然后,在情节后续发展的某一时间点,有意的延缓节奏。对追更该本小说的读者而言,这无疑会增加读者想快速看到结局的渴望感。

在古代, 说书人 可谓是将“卖关子”运用的十分娴熟。他们往往在讲到紧要关头的时候,戛然而止,开始卖起关子来。

作为已经听入神的观众而言,因为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所以这就直接导致观众迫不及待的想看到说书人后面所说的剧情。在这种情况下,你越是不说,读者反而会更加好奇。

需要注意的是,卖关法不是说一写到紧要关头就卖关子,也不是一直延迟节奏。

记住,一定要把控好度。

就像气球一样,吹得大一点才好看,但是如果一直吹,那气球肯定会被吹爆掉。

比如,末世爆发后一个星期,小C踏上了回家找父母的路。

按照计划,小C得从A地赶往B地。但是,在前往B地的过程中,小C遇到了很多麻烦,比如遇到了实力强大的丧尸拦路、遇到了一伙意图不轨的混混、遇到了兽潮、遇到了好兄弟突然神秘失踪。麻烦,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

ps:这时候,作为读者,肯定是更加期待小C能不能找到父母,找到父母后,他们现在怎么样?是死了还是活着?是被人欺压还是生活艰难......

不管怎样,故事的最终结果,小C确实如愿以偿的找到了自己的父母,并且小C的父母平安无事。

总之,用卖关法吊一吊读者的胃口,让读者的 好奇心 悬起来,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小说的后续剧情。

追更追更,就是这么来的。

Top.6

伏笔法

伏笔法 ,简言之,就是埋伏笔,可通过设置一个看似无太大意义的情节或微小的举动来表现或暗示,以为后续更大的剧情做铺垫。

作为读者,在看到这个伏笔的时候,可能是一扫而过。但是,等到了后面的剧情爆发的时候,你可以通过人物回忆的方式提一下之前埋下的伏笔。这时候,读者会因此而有种 恍然大悟 的感觉。甚至,还会认为,“这个作者在情节设计上,还挺高明的嘛~不错,值得我去追。”

比如,末世爆发前几日,在机缘巧合之下,小D捡到了一件黑黝黝的天外来物。当时,小D一度觉得这东西没什么卵用,既卖不了钱,也没法个朋友圈炫耀一下。索性,小D就把这件事给抛之脑后了,但东西一直都揣在身上。

末世爆发后,小D在一次逃亡的过程中,不幸被丧尸咬伤,然而,令小D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就是之前捡到的这个天外来物救了他一命,让他没有异变成不人不鬼的丧尸。

在末世爆发前,这个黑黝黝的东西对小D来说,确实是没什么用处的。这是伏笔,也是铺垫。

末世爆发后,被丧尸咬伤后的小D因为这黑黝黝的东西而没有异变成丧尸,这是伏笔后的更大剧情,或者说爆点。

伏笔和爆点相结合,会让你的小说看起来更加 津津有味 。

Top.7

巧合事件法

巧合法 ,顾名思义,就是制造巧合事件。

作为作者,小说中出现的某些情节,如果你不能将他们很好的串接起来,那就需要利用巧合法进行连接。

在设置巧合点的时候,切记,一定要合理且说得通。否则,这只能叫 bug ,是会遭到一些读者讨伐的。

比如,末世爆发后,小E的女朋友就神秘失踪了。小E怎么找、怎么问,还是找不到女朋友。

有一天,在路过一个幸存者基地的时候,小E无意间听到一群人在讨论关于某个佣兵团拐卖女人的事情。出于好奇,小E就此事去调查了一番。

结果,真的就查出了自己女朋友失踪的原因。原来,自己的女朋友是被这个佣兵团的人给抓走了。

所谓巧合,就是 在角色无意之中透出着有意 。

小E在路过幸存者基地的时候,无意间听到的事,就是一个巧合。

其实,巧合的设置方法就跟“ 幸福来的就是这么突然 ”是一个道理。总之,记住,巧合的设置一定要合理且说得通。

Top.8

情节误会法

误会法 ,在情节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在不太熟的人物之间用到的会更多一点。在后续的剧情中,因为误会可以延伸出很多小高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误会法也是为后续的爆点而铺垫的。

利用误会法会让读者对人物了解的更加清楚,而且,往往从误会中能反应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这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比如,末世爆发后的一年,在由最大的幸存者基地X举办的生存游戏中,小F亲眼目睹了一个富二代被另一伙人给杀害了。

在此之前,小F和这伙人的老大是认识的,虽然小F不是那种滥杀无辜的人,但也不是那种好管闲事的人。因此,对于朋友因为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而下了杀手,自然也没多管。

然而,暗中保护富二代的人,却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富二代的家人。当然,小F在一旁的事儿也被说了出来。

儿子被杀,当父母的肯定很恼怒,自然就将矛盾也迁怒在了小F身上。

从这件事之后,小F就一直被富二代的父母使各种小动作。

其实,这件事跟小F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非要说关系,那就是小F见死不救。但是这是末世,实力为尊,好管闲事最终只会是吃亏的下场。而且,这本就是小F的性格特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其实,说到底,这只是个误会,只是恰好小F当时在场。所以,小F就被富二代的家人误以为是帮凶。

总之,误会法的运用,尤其是在人物与人物之间,更能够让人物的特征给凸显出来。

孰好孰坏,一看便知。

大家在刻画小说中人物的时候,不妨用这个方法试一试。

二、网络小说的基本情节套路有哪些?

网络小说的基本情节套路都是一样的,比如说类似霸道总裁的套路,一个小说里会有一个霸道女总裁和一个弱小的女小职员,而且这个女小职员是非常依赖于自己的这份工作来养家糊口,这时候会在偶然期间遇到这个霸道总裁,霸道总裁会对这个小职员进行各种捉弄,最后两个人会走到一起。

三、网文的各种套路

网文发展多年,各路大佬已经总结出种种套路,其中金句频出,往往如同手术刀一般精准,直指症结。

1、从动作中进来,也跟随动作出去——

场景三要素是环境、动作、对白,这样做可以增强场景流畅度。

反例:

第二天是阵法课。(旁白)

虽然是第一次见到阵法课助教,XXX却并不感到陌生。

因为新弟子中属成岳的消息最为灵通,而这位就是消息的来源,成岳的兄长成山,长得五大三粗,人高马大。

阵法课从基础学起。

......(中间省略)

XXX更是揉着眉心打定主意——

阵法非吾愿,土行不可欺。

但为超凡故,符剑争双绝!(心理活动)

阵法课之后是灵兽课。(转场僵硬)

修改:

第二天是一位人高马大的师兄教弟子们阵法基础。(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师兄是成岳灵通消息的来源,也是他的亲哥哥,成山。

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个基础方位倒是不难。

......

一天结束,XXX静立河边,看着大大小小的波纹圈圈扩散,向同一个方向流淌,脑海中的晕眩感顿时消去很多。

“阵法是集众之道啊!”

他感叹一声,下定决心——

放弃阵法,专注制符练剑!(心理+动作,包含宏观信息)

可惜金水二行的课每周只有一次,翌日是灵兽课。(过渡承上启下)

采食朝霞紫气过后,助教成默带着众弟子前往万兽峰。(转场之后再接动作)

2、凌乱的场景切换都叫流水账——

反例:XXX感叹过后,又体悟了片刻,才随着人流向一处露天矗立的高台走去。

......(中间省略三千字)

这要是跨界送上金手指,哪怕不被人笑死,自己也没脸活了!

一念及此,他若无其事的活动起手腕,准备等没人时再试验一番。

宴席过后,XXX和众弟子一道前往藏书殿,办理入门必须的手续......(不管读者感受的场景切换)

读者:......不是要试验金手指么(主角走主线),怎么顺着时间轴流水账了,谁要看主角走支线?

修改1)

这要是跨界送上金手指,哪怕不被人笑死,自己也没脸活了!

一念及此,他若无其事的活动起手腕,准备等没人时再试验一番。

......

试验金手指的机会很快到来,两天后的夜晚,XXX准备休息时灵觉被触动,便跨出阵法,暗暗跟随XX三里地,来到一个茂密的小树林。

Ps.场景切换前留下悬念引发读者兴趣,随之切换场景才不显凌乱。

修改2)

这要是跨界送上金手指,哪怕不被人笑死,自己也没脸活了!

一念及此,他若无其事的活动手腕,和弟子们谈笑风生起来,认识了许多同门——

成刚、成强、成岳、成全......

宴席过后,XXX和众弟子一道前往藏书殿,办理入门必须的手续。

读者:谁要知道这些名字,鬼才能记住这么多成X?

Ps.藏书殿是必要的场景时,将主角走主线的线索隐藏起来,将读者不爱看的东西作为场景结束,再转剧情可以让读者松一口气。

3、场景合并可以增加信息密度。

信息太少会显得文章很水,像流水账,而将两个或以上的场景融合,能够加快故事节奏,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4、警惕对白陷阱,避免一问一答。

示例:

夏洛:大爷,马冬梅住这儿么?

大爷:什么?马什么梅?

夏洛:马冬梅!

大爷:什么冬梅?

夏洛:马冬梅!

大爷:马东什么?

夏洛:......

如果为了搞笑,可以一问一答,但如果是交待信息的对白,请避免一问一答,将信息提取出来,塞入环境和动作中去。

无意义的环境描写:

张三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身在一间教室中。

教室空荡荡的,只有他一个人,再加上灯光昏暗,显得格外阴森。

门窗是关着的,黑板上还写了几个名字......

包含信息的环境描写:

张三睁开眼睛,看见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写着几个名字,打了大大的X,其中就包含他的名字。

他脸色一紧,走到窗户边看看天色,外面是傍晚,窗户打不开。

离开窗台,小跑到教室门口,张三用力一拽,门纹丝不动,被锁住了!

(学习贴,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