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会出现“干极”和“雨极”?

世界上有两个明显的干极和雨极,分别位于北半球的赤道附近和南半球的赤道附近这种分布格局主要是由地球自转和地球大气环流运动所决定的。

地球自转导致了热带地区的高空急流和对流,这两种运动使得热带地区的高空气流升高,并形成了热带气旋,这也是热带降水的主要来源。

地球大气环流运动则导致了气候分布的不均匀性。 在高纬度地区,大气中的水汽被冷却并降落,形成了高纬度地区的高降水量。而在低纬度地区,水汽被热带气旋吸走,并在高纬度地区降落,形成了低纬度地区的低降水量。

这些运动导致地球上的热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降水差异,热带地区因此成为了雨极,而高纬度地区成为了干极。

需要注意的是,地球的降水分布不仅受到地球自转和大气环流运动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海洋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世界干极是指的哪里?

世界干极有两个地方:

1.阿塔卡马沙漠

位于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1845~1936年创造世界纪录

阿塔卡马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东岸,由于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候极为干燥,成为世界“干极”.

2.南极洲

南极洲也是世界干极,比南美洲阿塔卡马沙漠还要干旱.以下是详细资料.

南极洲降水特点:全洲年平均降水仅55毫米,由四周向内陆递减,南极半岛较多,可达400~600毫米,大陆边缘约为300~400毫米,而内陆广大地区则不足50毫米,中部最少,全年仅降3毫米的水.加上晴天太阳辐射强烈,又多大风,空气显得很干燥,因此,人们把白色冰原称为“白色沙漠”.根源是极地高气压控制整个大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厚厚的冰层,是因为长期积累起来的降雪,气候寒冷,太阳辐射低,蒸发几率很小,常年积累,厚达2000米.

三、中国干极和雨极分别是什么。它们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中国干极:托克逊(新疆)年均降水量不足20毫米,年降水天数不足10天,最低记录是5.9毫米。

成因: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少雨,蒸发强盛。地势(可近似看作盆地地形)相对于周边较低平(全国最低点艾丁湖就在附近),南北两边有大山使得水汽难以进入,从而降雨概率极低。

2、中国湿极:火烧寮(台湾)年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最高记录是8409毫米。

成因:

火烧寮位于基隆、台北、宜兰三县市交界的迎风面,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北、东、东南等地势逐渐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

另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的东北季风挟带大量水气南下,在此处受到地形拦截形成稠密的雨势;逢夏秋季的台风,瞬间降雨量更惊人,因而有全台“暴雨中心”之称,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扩展资料

火烧寮之所以成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主要是受位置、地形、冬夏季风和台风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的。

火烧寮夏秋季节,自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夏季风、台风登陆时被地形抬升作用造成丰沛的降水;冬季时,又受到东北季风的影响,由于东北季风经过了广阔的海洋,特别是掠过了“黑潮”的暖流水面后水汽剧增,气流到达火烧寮时,又受到地形的抬升便形成了大量的降水。

据统计,从11月到次年3月,火烧寮的冬季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一半。由于火烧寮冬夏降水量都很大,从而成为我国的“雨极”。

托克逊所属的新疆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

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托克逊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寮

四、地理中的旱极,寒极,湿极,雨极,热极,干极分别是哪?

1.世界“旱极”

在南美洲智利北部沙漠里,有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从1845年到1936年整整91年里,没有落过一滴雨。

智利北部濒临大洋,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那里正好位于副热带高压常年座镇不动的地区,而靠近智利的海岸,又是秘鲁寒流流经之处。由于寒流的温度较低,使那里的空气十分稳定,大气不发生上升运动,即使在海边,水汽也不能进入高空凝结成雨,因此成了世界“旱极”。

2.寒极在南极

3.湿极。据说,那是夏威夷群岛中的考爱岛威阿勒山的东北坡。此处被称为世界的“湿极”, 1920-1972年的平均年降水量达11458毫米,比拥有最高年降雨量纪录的印度的乞拉朋齐的年均降雨量还要高。

4.印度阿萨姆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麓(lù)的南边,这里平均降雨量高达 10 866毫米。

5.热极。在非洲的利比亚,1922年曾观测到58℃的高温,这可谓地球上的“热极”了。

6.干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尔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

五、南极为什么被称为干极寒极风级? 分别分析 谢谢

1、因为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区之一,所以被称着是干极

2、因为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气温最低的地区,所以被称着是干极(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零下17~20度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零下40~50度;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零下57度。)极端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89.6度。

3、因为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速最快、经常大风的地区,所以被称着是干极在南极。12级以上的暴风却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风速在每小时100千米以上的大风在南极是经常可以遇到的。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平均风速为每秒17~18米,而东南极大陆沿海一带风力最强,风速可达每秒40~50米。在法国的迪尔维尔站曾测到每秒100米的大风,相当12级台风风速的3倍,而它的破坏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近10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的风。因此,南极又被称之为“风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