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目山在哪里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浙江省唯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
扩展资料:
天目山历史
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元代张羽、明代刘基等文人墨客都上天目山游览并留下优美的诗章。现存“太白吟诗石”等人文景观;清代乾隆皇帝也曾上山揽胜,并赐封“大树王”;
1939年,周恩来同志在禅源寺百子堂作团结抗日演讲等,为天目山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景观,赋予了天目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她更具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目山
二、天目山在何地方?我只知道是个道场。请知道的朋友详细的告诉我地点和道场的详细情况。谢谢啊
天目山位于杭州临安城北,因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地质古老,植被完整,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省惟一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1]于1956年被国家林业部划为森林禁伐区,作为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MAB)网络,成为世界级保护区。是浙江省唯一一处加入MAB网络的森林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被授予"两个基地"称号的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拥有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包括天目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唯一天目铁木生长地在内,天目山拥有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动植物奇观 大树王
天目山,地质古老,山体形成于距今1.5亿年前的燕山期,是“江南古陆”的一部分;地貌独特,地形复杂,被称为“华东地区古冰川遗址之典型”;峭壁突兀,怪石林立,峡谷众多,自然景观优美,堪称“江南奇山”;特殊的地形和悠久的佛教文化促使该区域动植物的遗存和植被的完整保护,成为全世界的一大奇迹,是我国中亚热带林区高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保存着长江中下游典型的森林植被类型,其森林景观以“古、大、高、稀、多、美”称绝。“古”:天目山保存有中生代孑遗植物野生银杏,被誉为“活化石”。该物种全球仅在天目山有天然的野生状态林。银杏自然景观有“五代同堂”、“子孙满堂”等;“大”: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现有需三人以上合抱的大树400余株,享有“大树王国”之美誉;“高”:天目山金钱松的高度居国内同类树之冠,最高者已达60余米,被称为“冲天树”;“稀”:天目山有许多特有树种,以“天目”命名的动植物有85种。其中天目铁木,全球仅天目山遗存5株,被称为“地球独生子”。此外,香果树、领春木、连香树、银鹊树等均为珍稀濒危植物;“多”:自然保护区内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35种,有种子植物1718种,蕨类植物151种,苔藓类植物291种。茂密的植被进而庇护了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虎凤蝶等37种国家级珍稀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计有兽类74种,鸟类148种,爬行类44种,两栖类20种,鱼类55种,昆虫已汇编名录者达2000余种。天目山是“物种基因宝库”。因此,被中宣部、科技部等单位授予“全国 天目山云海奇观
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心”。“美”:林林总总的各色植物,构成一幅蔚为壮观的森林画幅,千树万枝,重峦迭峰,四季如画。 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古老山地之一,著名避暑和游览胜地。位于浙、皖毗邻地区。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大致以杭徽公路和西苕溪为界。长200公里,宽约60公里,属江南古陆的东南缘。山地呈中心—深谷景观,海拔1500米以上山峰有10余座,最高峰清凉峰1787米。岩性以花岗岩、流纹岩为主。山地两侧多低山丘陵宽谷景观。天目山古名浮玉。 《元和郡县志》记载:天目山“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称,名曰天目”。是中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较好地区。天然植被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1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100~1400米为落叶、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1400米以上为稀疏灌木。西天目山南坡于1956年划为全国自然保护区,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种繁多,其中乔木800多种。林木以古老、高大、稀有而闻名中国。有树龄1500年以上、五代同堂的公孙树——银杏;有清代即已发现而称为大树王的柳树, 胸径2.33米, 材积42.98立方米;有树高达54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中国特有的野生银杏树最早发现于此。此外,有黄杉、天目梭、天目朴、浙西铁木等41种稀有名贵树种。动物区系复杂,仅鸟类即达148种,蛇类有37种。其中红嘴相思鸟最著名。山区盛产茶叶、笋干、山核桃、药材、竹木等。 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为国家教学科研重要基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恋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为古今揽胜颐神胜地。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她赋予人类享之不竭的璀灿文化与独特的大自然风韵。
三、天目山在哪里?
浙江省杭州市
素有“大树华盖闻九州”之誉的天目山,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临安区境内,浙皖两省交界处,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黄山黄金旅游线中段。主峰仙人顶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于汉,有东西两峰,顶上各有一池,长年不枯,故名。是韦陀菩萨的道场。
动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荟萃,为国家教学科研重要基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天目山峰峦叠翠,古木葱茏,有奇岩怪石之险,有流泉飞瀑之胜,素负"大树王国""清凉世界"盛名,为古今揽胜颐神胜地。天目千重秀,灵山十里深,她赋予人类享之不竭的璀璨文化与独特的大自然风韵。
扩展资料:
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又由于独特的山体影响,形成冬暖夏凉的小气候,年平均气温14℃。林木茂密,流水淙淙,造就了丰富的“负离子”和其它对人体有益的气态物质。在天目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十万余个,居同类风景名胜区之冠,具有除尘、杀菌等功效,对呼吸道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天目山的地理环境和森林效应,形成了特殊的小气候,年平均温度仙人顶8.8℃,山麓14.8℃。茫茫林海,清静幽雅,夏天特别凉,冬季无严寒。丰富的植物资源及优越的自然环境,给各种动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为人类的休闲、度假、旅游等创造了一个极好的环境。而且这里的森林中弥漫着多种对神经衰弱、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有明显缓解作用的气态物质。2005年,浙江林学院旅游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测量发现,天目山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30000个/立方厘米,刷新了全国纪录。因此,天目山是人们健康、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目山
四、天目山在那里?
分类: 生活 >> 交通出行
解析:
天目山
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距临安城31公里,古称浮玉山。旧时东西天目山峰顶各有一池,左右相望;形如无眼,故名天目。天目山林木繁茂,其中西天目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素有"天目千重秀,林木十里深"之说。天目山的大树华盖与黄山的奇峰怪石、庐山的匡庐飞瀑一样享有盛誉。
驱车进入天目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麓的禅源寺,它位于昭明、旭日、翠微、阳和群峰之下,故有"千峰涵一刹,六水会双清"之说,它是登西天目之门户。禅源寺初建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是天目山最大的寺庙,抗日战争后期,遭日寇飞机轰炸,破坏严重,至今尚未恢复旧观。禅源寺东侧有六星石、蟠龙桥、雨华亭、天然居等景点。禅源寺向西北行里许,即至太子庵,亦称昭明庵。梁昭明太子萧统曾留居天目山,在此的《金刚经》为32节,传说由于过度劳累,双目失明,后取石池水洗之,明。至今尚存洗眼井。自禅源寺后过仰止桥登山经五里亭、七里亭、历览钟楼石、眠牛石诸胜,向西即抵狮子岩。狮子岩以"崖石雄踞,状如狻猊"而得名。岩势突兀,如狮昂首,中有凹处,仿佛狮口,亦称狮子口。据传狮子口是元代高峰禅师参禅和坐化之处。狮子口下,有千丈岩,前临深崖,俯视深谷,惊心动魄。从狮子岩向东北,七星塔旁即为大树王,其树龄估计在1500年以上,宋代即称它为"千秋树"。传说清乾隆帝游此,曾用腰带围过,封为"大树王"。从此,传说这棵大树的皮可治百病,游人、香客竞相剥取,至使枯死,大树王虽已死50余年仍傲立不倒。从大树王向东继续攀登,不远就是开山老殿,即狮子正宗禅寺,由高峰、中峰师徒相继开创,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寺前树木,经历600 余年,蓊郁荫森,蔚为壮观。从开山老殿向东而下有翠壁青峰,如刀削斧劈,峰顶石尖,名"倒挂莲花",亦称西来峰。沿峭壁先下然后再上,峰顶建有一凉亭,亭前奇峰峭壁,幽谷密林,临崖处围有铁栏,人置身其间,仿佛入画,实力西天目的风景最佳处。从此处再东行200余米就是四面峰,亦称玉柱峰。从玉龙岗向前,两边深谷,一道山梁,蜿蜒登峰,崖壁有一古松傲然挺拔,至此山风卷扬,深谷幽壑,使人有凌空出世之感。
从开山老殿继续登山,经罗盘松、李白吟诗石、莲花朝阳等景,便抵达仙人顶,这里便是西夭目主峰,海拔1506米。传说是仙人出没的地方,故名。仙人顶上有天柱峰,实力一兀立巨石,直插云霄,高约10米,石上镌有"天下奇观"四个大字。可惜巨石已被拦腰炸断,仅剩"可观"两字。附近还有浮玉石、宝剑石、仙人锯板等景观。山顶原有的古浮玉池、古天池惜已基本干涸。现顶上设有高山气象站。天目山另一主峰东天目位于临安县城西北23.5公里处,也有飞泉、奇石、云峰、大树、茶叶、笋干等六绝。主峰大仙峰海拔1479米。山腰原有昭明禅院,传为昭明太子修禅处,明万历初重建,1958年失火焚毁。山上还有分经台,洗眼池等古迹。东天目景色不如西天目,唯东西双瀑较有特色。自山麓登山,山势迂回,岭东侧峡谷空旷,东瀑自数十米高的峭壁上飞流直泻,继续登山约300 米,转过山弯,又一道瀑布级级下泻,连成一挂水晶帘幕,此为西瀑。西瀑落差约55米,瀑布旁岩上凿有"悬崖飞溅"。瀑布前溪上有石桥横跨,名"垂虹",为观瀑最佳处。
临安县境内还有玲珑山、钱武肃王陵园、功臣塔等名胜古迹。
五、天目山景区的位置在哪里
天目山景区位于天目山,详细地址是临安市西天目乡大有村,为了避免出现因为不熟悉而迷路,可以提前使用导航软件进行搜索并将结果截图以便随时查看或询问当地人。
开放时间:8:00-16:00,具体开放时间以景区现场公示为准。
参考游玩时间:3天。
简介:
天目山景区位于临安市境内,穿过天目村,尽头便是西天目山南大门游客中心。由此可以步行经禅源寺到山上的大树王景区,也可乘坐景区交通车,由冰川大峡谷方向到达龙凤尖停车场,而后步行游览大树王景区。
坐景区巴士上山,路边植被非常茂密,如果你去得早,有时还能看到云雾缭绕的天目山雾景。从龙凤尖停车场开始步行,景区内的道路基本是一条环线,逆时针依次是四面峰、倒挂莲花、五世同堂、大树王、开山老殿几个主要景点。其中,景色较好的是四面峰,站在山顶的玉立亭,可以纵览四周起伏的群山,尤其是云雾天气的时候,满眼是烟波浩渺的壮丽景致。
此外,大树王景区的看点自然是“大树”,在这儿你可以看到许多罕见的巨大树木,有些直径能达到1米以上,需要几人合抱,结伴来此的游客总要环抱着大树拍张照留念。这里的树木不仅形态巨大,树木的外皮还呈红黄绿的渐变效果,还有一些交错盘绕的树根外露在地表,长满青衣,给人很幽深的感觉。
环线走完后,若有体力可以继续上山前往仙人顶,这边海拔约1500米,能看到更为开阔的风景。不过这边的游步道还不完善,不太好走,若是天气不好或是下午时间较晚,并不推荐前往。如果徒步下山,在大树王景点往下即可,一路上除了常伴左右的溪水,还能看到古时候高人在此修炼的遗迹。山腰的禅源寺虽然是后来重建的,也颇有几分幽静,可以来此走走。若要坐车下山,则需走环线回到龙凤尖停车场,回程路上可以去半道的冰川大峡谷看瀑布和溪流,也有不少游客选择回到山下后包车去天目大峡谷,看更壮观的峡谷景色,车程大概三四十分钟。
景区周边的天目村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农家乐基地,吃住选择余地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