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房价数据公布!70个大中城市,都有啥变化?还有哪些值得关注?

这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基本上都出现了相应的下跌行情,我觉得不仅需要关注这些地方的房价问题,更需要关注这些地方的房价走势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很多地方的房价已经到了普通人难以接受的程度,很多普通购房者也确实没有能力支付当地的购房款,所以很多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越来越低。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会发现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普跌的行情,有些地方的房价的降幅也进一步扩大,所以这个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我们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房地产措施来解决当地的房地产问题。

最主要的变化是在于房价的下跌行情上。

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里,高达56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了同比下跌的行情,有些地方的房价甚至在一个月内暴跌了1%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夸张的概念了,如果这个跌幅继续扩大的话,这可能意味着相关城市的房价在一年内会跌去10%的价格,同时更意味着当地的房地产行情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我们需要关注这些地方的房价问题。

以我个人来看,全国70个大中城市本身有着相应的城市竞争能力,如果连这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都出现同比下跌的行情的话,可能意味着很多中小型城市的房价的跌幅可能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思考是否需要继续坚持保住这些地方的房价,或者通过直接降低房价的方式来戳破当地的房地产泡沫。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关注这些地方的房价走势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房价同比跌幅扩大的城市来说,这些城市的房价走势可能意味着当地的房地产销售量出现了重大问题,更意味着当地的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问题比较严重。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都只公布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你知道小城市的房价是多少吗?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国家统计局)每个月都只会公布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而相关媒体也偶尔会发布县城的房价。图片上周日(2月26日),上述媒体又发布了小城市的房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你老家所在城市的房价到底是多少?据知名财经媒体(第一财经)报道显示:记者于日前在梳理相关房价数据时发现,在全国450个小城市中,共有420个城市的房价(平均单价)不超过1万元/平方米,占全部小城市的93.33%。换句话说就是,房价过万的小城市仅30个,占比仅有6.67%。

其中,海南省万宁市以房价20864元/平方米,领跑全国450个小城市;

浙江省丽水市紧随其后,房价仅比万宁低100多元,为20746元/平方米;

万宁、丽水为全国仅有的2个房价“破2(万)”的小城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房价过万的小城市所在区域,主要分布在4个沿海省份——浙江、江苏、福建和海南;

其中,浙江的小城市房价普遍较高,在TOP10中就有7个位于浙江,分别位列第2-8位,且房价都超过1.5万元/平方米;

除了丽水,另外6个小城市分别是海宁、临海、江山、东阳、建德、平湖,全部都是浙江省辖县级市,由嘉兴市、台州市、衢州市、金华市以及杭州市等地级市代管。

与此同时,在全部30个房价过万的小城市中,4成(12个)分布在浙江。

江苏、福建、海南分别各有8、5和4个小城市房价过万。而在30个房价过万的小城市中,仅有一个非沿海城市且位于中西部,那就是安徽省的旅游城市黄山市。(安徽也同样是长三角,差距咋这么大呢?)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媒体仅公布了上述30个房价“破万”的小城市房价,而其他未过万的小城市房价数据都没有。

上述消息一经发出,也吸引了不少网友(尤其是刚需购房者)的关注和讨论;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虽然大多数小城市(县城)的房价并不过万,但这些地方收入是真的低啊,相对于普遍人均每月3000-4000元以内的收入水平而言,动辄7000-8000元的房价已经算很贵了。

注:小城市,即小型城市,根据相关(《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小城市又分为Ⅰ型、Ⅱ型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20万以上50万以下、20万以下。

另,据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共有691个城市,大城市106个,中(等)城市135个。“周末大雨,带一组客户看了三套房,后来一天之内其中两套卖掉,客户立马就订了最后一套,还是加价买的。”2月14日,上海某头部中介门店置业顾问陈禹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说,“恐慌,生怕买不到,上海真的不缺购买力。”

上海链家的数据印证了中介们的直观感受:2月前两周,链家门店的成交量较此前增长50%-60%,带看量增长30%-40%。据每经·中国重点城市最热销项目上海榜,TOP10项目合计销售额高达370亿元,成为全国销冠城市,并且远远高于2022年274.68亿元和2021年的192亿元。

15.jpg

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70城房价:1月一线城市房价同比环比双涨

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2023年1月,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势趋缓,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6个和13个,比上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下降,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15个,比上月减少1个;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有6个

调控成果显现 70城房价“南热北冷”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经过经济动能转换、楼市调控、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项因素的洗礼,2020年的房价图谱,表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2021年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情况,在保持了一贯的稳定走势的同时,70城房价涨幅出现年末“翘尾”行情。这也侧面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韧性不可小觑。

纵观2020年全年,多项因素的影响,使房价涨幅曲线颇为波折,大致可总结为:一季度低迷,二季度反弹,三季度后转入调整,12月翘尾。其中,进入四季度后,一线城市重新领涨,成为去年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在区域分布上,“南热北冷”的局面几乎贯穿全年,南方城市长期占据领涨的主流,北方城市则位居跌幅榜前列。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这两种表象背后都有着深层的内在动因。专家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增长规律和货币政策效果的体现,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楼市走向。

四季度显现调控成果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2020年楼市最大的干扰因素。由于市场交易低迷,整个第一季度,70城房价涨幅都处于稳中有落的状态。

随后,市场从2020年4月开始反弹,房价也出现回升。在国家统计局的解读中,4月、5月和6月的房价走势分别是“稳中略涨”、“略有上涨”、“价格微涨”。在此期间,少数东部城市的恐慌情绪蔓延,房价也出现非理性升温。

去年7月,为稳定市场预期,监管层连续做出政策表态。除进一步明确“房住不炒”、“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外,还提出“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另外,旨在对房地产金融进行量化管理的“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也首次提出,并被解读为行业的重要约束性政策。

与此同时,随着疫情期间出台的临时性货币宽松措施逐步退出,货币政策回归到“稳健中性”的总基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逐渐降温。

到第四季度,调控成效真正凸显。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去年10月到12月,70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上涨的城市数量已降至45个(含)以下,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也明显增多。而整个二、三季度,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都在50个以上。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平均环比上涨0.1%,平均同比上涨2.1%,两者均为二季度以来的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第四季度,一线城市重新领涨。去年12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高于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0.1%;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0.6%,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的0.1%和0.2%。

广州成为四季度表现最为活跃的一线城市,12月,广州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涨幅均为0.7%,位居70大中城市次席。

由于楼市调控政策出台最早、力度最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总体保持平稳,少有明显起落。在官方的统计中,反而是二三线城市房价长期领跑。

对于一线城市的“反转”,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过去几年来,三四线城市主要受益于棚改红利,二线城市主要受益于人才新政,其房价得到明显支撑。但随着棚改热潮消退,以及货币政策回归中性,一线城市的价值重新凸显。当然,一些东部二线城市的房价仍有多项利好支撑,但尚不及一线城市的聚集效应。

至于广州房价的升温,则是人才引进政策、深莞溢出效应,以及“价格洼地” 补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流动的潜在影响

从区域分布上看,去年房价呈现出“南热北冷”的局面。在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涨幅等方面,南方城市都强于北方。其中,12月新房价格涨幅超过(含)0.5%的城市共有扬州、广州、福州、合肥、西宁、厦门、丹东等7个,多数为南方城市。

去年疫情平稳后,南方楼市的恢复速度也快于北方。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人口流动,尤其一二线核心城市人才政策的放松,导致人口流入长三角、大湾区和长江中部城市群的趋势不断增加,这一趋势在近三年表现十分明显。去年深圳、杭州、宁波等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都与人口流入带来的需求增长有直接关系,这也是疫情平稳后楼市在南部快速复苏的主要原因。

同时,经过几年的持续调控,市场深度盘整后,需求也在阶段性回归。其中,上海、广州等南方城市的回归尤其明显,在北方,以北京为代表的核心城市也进入热度回归期,但节奏依然慢于南部。

他还表示,北方的郑州、天津、济南、青岛等城市在2018-2019年的土地市场供应量增长明显,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加之人口流入整体偏少,需求增长的持续性稍弱。这些因素均导致了房价表现的“南强北弱”。

但张波认为,这一现象将在2021年得到一定缓解,天津、济南、青岛等北方城市,甚至东北部分二线城市,都有可能在一季度迎来复苏。但考虑到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大势,从根本上看,“南强北弱”的局面短期内很难彻底改善。

展望2021年的房价走势,政策仍被认为是决定性因素。多数受访者指出,随着“三条红线”逐步落地,以及银行业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出台,房地产业将继续在供需两端去杠杆,这对于市场的平稳发展大有帮助。

贝壳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在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购房信贷环境宽松触底以及“一城一策”持续深化背景下,全国城市房价涨幅将逐步收窄。

但他同时指出,2021年市场将继续向核心城市聚焦,因此,部分城市房价仍然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根据贝壳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首周,市场景气指数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上海、合肥等城景气指数较高,这些城市短期内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

严跃进则表示,近些年来,我国楼市调控的手段愈加丰富灵活,长效机制也在逐步落地,因此,房价平稳仍是未来的大概率事件。虽然区域房价上涨动力较大,但在“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政策导向下,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这份数据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这份数据首先是透露出了房价在下降,其次是大城市房价下降的更加严重,其次是小城市的房价相对稳定,另外是疫情对于房价的影响是很大的。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这份数据透露出了哪些信息。

一、透露出了房价在下降

首先是透露出了房价在下降,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对于购房者而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情况是疫情期间影响了很多的购房者的购房需求,使得很多的购房者变成观望者,这样子不利于整体楼市的发展。

二、大城市房价下降的更加严重

其次是大城市房价下降的更加严重,对于大城市而言由于人口数量庞大,并且房价很高的基础上,一旦处于疫情的背景之下,很多的企业收到的冲击都是很大的,这样子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三、小城市的房价相对稳定

再者是小城市的房价相对稳定,虽然小城市的房价也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相对来说幅度还是很小的,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没有那么复杂,所有疫情对于经济的发展影响没有那么大。

四、疫情对于房价的影响是很大的

另外是疫情对于房价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主要是疫情影响了很多的楼市的发展,这样子楼市在销售对应的楼盘的时候就显得没有那么多的活力,并且对应的消费者在购房的时候也会选择观望,不会立马下手购买心仪的房产。

购房者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房产,并且还应该在政策利好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房产,这样子才可以减少购买房产的成本,这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