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陂一中盘龙校区的校领导
校长:向正坤(前川本部工作)
书记:邓少奎
常务副校长:江中华
副校长:杨立波
工会主席:方恒华
二、黄陂高中排名顺序
黄陂高中排名顺序如下: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武汉市黄陂区第三中学、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
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简称为黄陂一中,创办时间为1933年,最初的校址是黄陂前川古城东北,在1949年时,前川中学、储材中区学、信义宗神学院附属信义中学这三个学校都并入黄陂一中。而黄陂一中是湖北省五十三所重点中学之一,形成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武汉市黄陂区第七中学:又叫武汉市黄陂区第七高级中学,是武汉市的一个示范高中,位于闻名遐迩的双凤亭下,因此该校风景秀美。黄陂七中建于2001年,校址位于明代所建纪念宋代理学大师程颢、程颐的二程书院原址,曾获省级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位于黄陂区西部李集镇,创办时间是1956年,是一个公立的普通高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现任校长叫做何盛宇。武汉市黄陂区第二中学占地面积138亩,有48个教学班,近三千的学生,教职工一共有196人,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学校。
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是武汉示范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于2013年9月建成,在2014年6月18日正式创办,是由原黄陂四中和黄陂五中合并而成。截止到2020年为止,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占地面积为100多亩,教学班有31个,而学生人数则有1500人左右。
武汉市黄陂区第三中学:就是武汉市黄陂三中,简称为黄陂三中,创建于1908年,该校的前身是道明学堂,据说在学校的创办之初董必武还赠送了扁额祝贺,后来在解放之后道明学堂就改名为黄陂三中,成为了一个公办高中,至今已有百年历史。
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简称为黄陂六中,是于1999年创办的一所高级中学,距离武汉市区23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的前身是久享盛誉、素有黄陂教师摇篮之称的黄陂师汉黄陂六范学校,现如今的黄陂六中还是全区的第二大校。
黄陂区:
黄陂区,别名木兰故里、长江新城,隶属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武汉市北部,湖北省东部偏北,黄陂区南邻东西湖区、江岸区、东连洪山区、新洲区,西北交孝感市、东北交黄冈市。截止2021年12月13日,下辖19个街乡(场)、669个村(社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11月,黄陂区常住人口为115.16万人。
黄陂地处武汉市北郊,历史文化悠久;今黄陂区境古为荆州之城;秦统一中国后,分楚为四郡,黄陂属南郡;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镇为南司州,并置黄陂县;抗日战争时期,黄陂县政府一度迁至县东的仙台寺。
1940年4月,在县北蔡店陈家畈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5月,黄陂全境解放,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陂县属孝感专员公署;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前川镇。
三、预见方能遇见:确认过眼神,这就是我们的开学第一课
——黄陂一中2021届高一年级开学第一课
2018年秋季,湖北省将进入新高考改革。如何选课?走班教学什么时候开始?生涯规划课有什么用?……8月23日上午,黄陂一中2021届高一新生开学第一课就围绕着这些疑问展开了……
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刘秀伟老师带来了生涯教育讲座《预见方能遇见》。刘老师从新高考改革的七大特点以及高校招生的四种途径入手,就生涯教育中的四个核心内容: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探索外部世界—了解职业、专业、教育规则……;学会选择—做好生涯决策,做好选课;行动评估—行动、评估、再调整……通过案例生动的说明了高中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并给学生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方法。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生涯规划,刘老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自我评估—知己 2.外部世界评估—知彼 3.生涯定位—人职匹配 4.生涯决策—制定计划 5.生涯行动—评估调整。
接着刘老师言简意赅的提出了高一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夯实高一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只有在高一期间学好每一科,全面了解每一科的内容,才能在后期挑选出和自己匹配度高的课程,从容应对高考选考科目。
二、高一年级学习不要顾此失彼,要均衡发展,基础最重要;不要急功近利,要培养优长,兴趣很重要;不要舍本逐末,要兼顾全面,语数外很重要。
三、高中学习几个注意:1.自己才是起跑线——自己的决心、意愿、动力决定了生涯;2.拒绝空想,行动才有力量——设定具体目标,持续行动;3.自我控制,永无借口——我才能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最后刘老师用蔡康永的一段话勉励在座的学生: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蔡康永《给世界的短信》
预见未来才有未来,预见明天才有明天,黄陂一中的开学第一课开启了2021届的新航程!
四、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怎么样?
简介:武汉市黄陂区第一中学创办于1933年,最初位于黄陂前川古城东北。1949年,前川中学、储材中学、信义宗神学院附属信义中学三校并入黄陂一中。1997年10月搬迁至前川街道油岗社区,占地270亩。是湖北省53所重点中学之一,1982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高中,2003年5月被授予湖北省示范高中。 黄陂一中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黄陂一中前川校区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 6万平方米。2009年8月,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 8万平方米的黄陂一中盘龙校区正式建成投入使用。2012年成立黄陂一中国际部。在8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两获意大利加勋的万子美、著名画家冯今松、央视主持人王利芬、中国首席潜航员叶聪等。
注册资本:478.6万人民币
五、吴志刚的个人简介
1965年黄陂一中高中毕业。1966年黄陂耕读师范中专毕业。同年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黄陂农村五岭公社永福中学,五岭公社中学工作,长达15年之久。乡村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摧残了身体的健康,长年累月吃药打针,患严重的肠胃炎、神经衰弱、贫血等多种慢性疾病,无力行走,无法动脑。但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让生命之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1980年由农村调到黄陂县城关镇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一边教书育人,一边进修充电。1985年抱病完成了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函授大学本科的学习。1988年随丈夫调入武汉市,到武汉市农业学校工作,从事语文教学。后因身体原因改做教师业务档案工作,职称馆员。先后在《武汉市农业学校校刊》、《湖北中等农业教育》杂志上发表“开好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注个体,共同进步”,“开发教务档案,促进教育发展”等文章。同时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飞跃。1995年50岁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1997年获高级摄像师资格,并成为湖北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如今年过花甲,但仍抓住有限的生命,顽强地向命运挑战。常常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致力于家谱文化的创作。几年来寒暑兼程,翻山越岭,苦苦寻根,创作家谱画册:《咱爸咱妈》,《吴家百年》,《武汉杨氏家族》,《吴家有女名志刚》等。采用照片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图文并茂地反映家族成员真实的生存状态,一反重男轻女的传统家谱格式,大胆主张男女并重,并以出生先后为顺序,还原了历史的真实。2007年4月18日和25日《长江商报》在城市公社家谱栏目两次给予报道。其中《吴家百年》、《武汉扬氏家族》、《吴家有女名志刚》三部画册分别捐赠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档案馆收藏。2005年向武汉市红十字会申请,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2008年6月成为武汉老教授协会会员。
寄语:中华自古多磨难,文臣武将英名垂;物换星移天地转,巾帼岂能让须眉!
六、黄陂一中与黄陂一中盘龙城校区哪个更好
本人黄陂一中盘龙校区第一届毕业生。
盘龙校区第一届时师资多数是由前川校区调入,少数为其他高中调入,但是貌似办完一届后这些老师都返回了前川校区,我们班的老师都回去了,现在的师资力量应该还是比前川薄弱,如果考虑教材的改版问题,老教师和新招的教师都会有一定的适应教材的时间,差距不大,具体请自行考虑。
对于硬件设施,盘龙校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教学电脑(具体使用情况不详),大屏电视充当投影仪,微机房电脑较新(具体使用情况不详),室内篮球场一个,室外貌似有5个吧,乒乓球室我离开时是被当时高一的摧残的不成样子的,足球场就不说了(两边差不多),排球和羽毛球场地较少。前川校区的话,部分教室有投影仪,无教学电脑,微机房电脑旧(win98和win2000操作系统最多),没室内篮球场,室外的很多,乒乓球室破旧,体育馆开放时间少(体育课有需要及大型活动才开)。
大致就是这样了,到底哪个好,请自行考虑,前提是你能考进或找关系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