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gdp城市排名

安徽省gdp城市排名:

1、合肥:1.2万亿,预计2022年合肥市的GDP将在1.2万亿左右,发展速度尚可。

2、芜湖:4550亿,芜湖2022年发展情况还不错,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3、滁州:3600亿,滁州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稳步上升。

4、阜阳:3300亿,阜阳发展比较稳定,经济实力逐步增强。

5、安庆:2856亿,安庆的发展也比较稳定,保持上升态势。

6、马鞍山:2550亿,马鞍山的发展一般,增长空间不是太大。

7、宿州:2150亿,宿州的发展有点慢,需要及时调整。

8、亳州:2050亿,亳州发展稳定,稳扎稳打。

9、蚌埠:2040亿,蚌埠发展迟缓,总量被亳州超过。

10、六安:2030亿,六安发展稳定,与蚌埠、亳州的差距并不大。

11、宣城:1970亿,宣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稳步上升。

12、淮南:1600亿,2022年淮南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13、淮北:1340亿,淮北的发展也是非常不错的。

14、铜陵:1230亿,铜陵的发展比较稳定,符合实际情况。

15、池州:1105亿,池州发展领跑全省,希望能够保持下去。

16、黄山:990亿元,黄山的发展速度最慢,希望2023年能够突破1000亿元大关吧。

整体来看,安徽各市的发展还是比较良性的,几个大城市发展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安徽有些小城市发展不稳定,有比较好的,也有不太理想的,建议及时增加产业引入,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二、安徽城市排名

安徽2022年GDP城市排名如下:

1、合肥市

2、芜湖市

3、滁州市

4、阜阳市

5、安庆市

6、马鞍山市

7、宿州市

8、亳州市

9、蚌埠市

10、六安市

11、宣城市

12、淮南市

13、淮北市

14、铜陵市

15、池州市

16、黄山市

合肥市以GDP总量排名全省第一,占全省GDP总量的26.67%,名义增速5.26%。芜湖市以GDP总量排名全省第二,占全省GDP总量的10%,名义增速4.64%。滁州市以GDP总量排名全省第三,占全省GDP总量的8.02%,名义增速7.37%。

安徽省介绍

安徽省,简称皖,省会合肥市,位于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省,西接河南省、湖北省,东南接浙江省,南邻江西省,北靠山东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7月,安徽省下辖16个省辖市,有9个县级市,50个县,45个市辖区。2022年末,安徽省常住人口6127万人。

安徽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北兼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省

三、安徽各县2022年gdp

安徽各县2022年gdp如下:

1、合肥:1.2万亿。

2、芜湖:4550亿。

3、滁州:3600亿。

4、阜阳:3300亿。

5、安庆:2856亿。

6、马鞍山:2550亿。

gdp一般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四、安徽各市人均GDP排名?

安徽各市人均gdp排名为芜湖、合肥、马鞍山、滁州、铜陵、池州、宣城、黄山、安庆、淮北、淮南、六安、宿州、亳州、阜阳。

1、芜湖。

芜湖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及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芜湖通江达海、水陆空兼备,是全国“十纵十横” 综合运输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2、合肥。

合肥是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3、马鞍山。

马鞍山市地处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园区、1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和6个省级开发园区,马鞍山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

4、滁州。

滁州市,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位于安徽省最东部,东靠南京市、西接合肥市,北枕淮河、南临长江,为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5、铜陵。

铜陵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北接合肥,南连池州,东邻芜湖,西临安庆。铜陵处于国家东西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

五、安徽各个县的GDP是多少?

安徽省只有50个县,50个县gdp最新排名:

1、肥西县    1018.7亿

2、肥东县    811.4亿

3、长丰县    761.9亿

4、庐江县    547.2亿

5、濉溪县    540.8亿

6、当涂县    521.0亿

7、太和县    508.7亿

8、颍上县    465.0亿

9、凤阳县    458.5亿

10、临泉县    433.5亿

11、蒙城县    428.8亿

12、萧县    417.2亿

13、涡阳县    415.6亿

14、凤台县    383.4亿

15、利辛县    366.8亿

16、来安县    362.7亿

17、舒城县    357.4亿

18、定远县    356.8亿

19、怀远县    356.3亿

20、怀宁县    330.9亿

21、南陵县    320.7亿

22、和县    317.5亿

23、阜南县    315.7亿

24、全椒县    315.3亿

25、灵璧县    313.0亿

26、固镇县    295.9亿

27、泗县    287.7亿

28、霍邱县    269.4亿

29、五河县    263.0亿

30、砀山县    254.5亿

31、宿松县    254.3亿

32、寿县    243.8亿

33、东至县    243.3亿

34、含山县    233.0亿

35、歙县    225.0亿

36、金寨县    224.8亿

37、郎溪县    208.5亿

38、太湖县    204.3亿

39、望江县    202.3亿

40、霍山县    193.2亿

41、枞阳县    188.3亿

42、青阳县    180.4亿

43、泾县    147.9亿

44、休宁县    1311亿

45、岳西县    129.3亿

46、绩溪县    101.3亿

47、祁门县    87.8亿

48、旌德县    61.9亿

49、黟县    51.0亿

50、石台县    32.2亿

六、23年安徽各县gdp

亲亲你好,近日,全省16市2022年GDP陆续出炉。经济总量方面,合肥、芜湖、滁州仍然稳居前三。经济增速方面,滁州以5.5%领跑,池州、马鞍山以5.4%、4.6%位列第二、第三。16市中,有十地增速快于或等于全省GDP增速(3.5%)。值得注意的是,蚌埠市统计局在1月末公布了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其中,GDP达201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在总量上,在安徽16个市的序列中,作为安徽北部重镇的蚌埠(2012.3亿元)位列全省第九位,落后于阜阳(3233.3亿元)、宿州(2224.6亿元)和亳州(210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