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如何到寺庙里皈依?

初一或十五或佛教的节日都可办皈依仪式但要先与师傅联系好,或请相熟悉的师兄代为帮忙。

通常当日早上拜佛,下午才皈依,皈依前要先请海青,及请师傅赐法名。

当日要准备上香利是2-4封,顶礼师傅的利是一封(金额随喜数拾至100都可),相片2张。皈依的程序跟师傅要求照做就是了。(主要是念三皈依)

二、怎么皈依?都有什么要求?

皈依是必须到寺院里面举行正式的仪式,由皈依师传授给你皈依,这样才是一个如法的皈依弟子,才是一个具有资格的佛教的在家弟子.

不存在什么网上皈依,或者自己在家里自己搞个形式,就算皈依了,这样都是不如法的,戒律有规定,如果在自己家里若干里之内有出家僧宝,你不去皈依,而自己在家皈依的话,是不具有皈依体的,意思就是不算你正式皈依了三宝.

所以,我建议楼主,要想皈依三宝,还是去当地的寺院,求出家师父给你正式授皈依,这样才如法,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合十祝愿吉祥,阿弥陀佛

对于受皈依的人和能否自受皈依,特别参加下文:

授归依师长的要求:

1、身份必须是出家众。

唐·道宣律师《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之三“导俗化方篇第二十四”云:

三,作法者,《知论》云:互跪合掌,在比丘前(五众得作)当教言: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即发善法。次结云: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说)。

这里所说的五众,即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而且一般多由比丘传授,在没有比丘时,才能按比丘尼等次序依次进行。至于在家居士,在有出家众的时候,是没有资格传授归依的(特指归依,非指称师),更不要说借传授归依来“收徒弟”、求利养了。寄禅法师在《在家二众不应剃度收徒说》中明确指出:“如《报恩经》所明:三宝不现前,不得成归依。即内秘菩萨行,外现居士身者,引人归依则可,如自据师位,即毁律仪,必以善因而招恶果,教有明文,宁无惊惧!”并说:“余遍阅大藏,不见有听从在家二众边受归依法者。” 对此问题,或有居士另持异说,和“居士也可以称僧宝、也可以受礼拜收供养”等观点一样,多是不知惭愧,以同文殊、普贤等大乘菩萨圣僧并肩自许,不仅违背戒律精神,而且有大妄语的嫌疑。由于这一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讨论范围,当另文研究,此不具述。

关于无师自受的问题,能海上师之《摄要颂》说:“决定信乐归三宝,无谄诳憍从师受。千里无僧佛前受,后遇僧时速具仪。” 在《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中,能海上师亦谓:“千里内无僧,得佛前受,后遇僧时,即速补受。” 此点,乃是戒律针对特殊情况的开缘,并非通常可为。关于归依问题的自受,戒律中并无明文,乃是比照比丘戒及菩萨戒的传授而言的,尤其是大乘戒,如《梵网经》、《璎珞经》中都有此说。姚秦·竺佛念译《菩萨璎珞本业经》“大众受学品第七”说:

佛子,受戒有三种受:一者诸佛菩萨现在前受,得真实上品戒。二者诸佛菩萨灭度后,千里内有先受戒菩萨者,请为法师教授我戒。我先礼足应如是语:请大尊者为师,授与我戒。其弟子得正法戒,是中品戒。三佛灭度后,千里内无法师之时,应在诸佛菩萨形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如是言: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第二、第三亦如是说。佛子,是三摄受三种受戒。

隋·智者大师《菩萨戒义疏》卷上解释说:“千里无师许对佛像,千里无像许对经卷。” 唐·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上三“释受戒篇”说:“律制五人持律,经开千里无师。非谓无僧,但实行者不易得耳。” 按照上面各种说法,则方圆千里之内若无出家众,许在佛前自誓受。但后若遇出家众,即应补足归依的仪式。倪正和居士说:“在归依时经过一番师弟问答承诺的仪式,能使我们印象格外深刻。这种印象,留在心中,能起一种无形(无表)作用,帮助我们的自性三宝、法身慧命的发展增长,这就形成归依戒的无作戒体,所以归依必须从师(僧)受得,才算手续完备,符合佛制。” 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完全符合戒律的精神。

建议楼主在皈依之前。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和《皈依修学手册》

应该可以对为什么皈依和如何皈依以及皈依后该做什么有一些深刻的理解吧。

合十祝愿吉祥,阿弥陀佛.

三、如何办理皈依

皈依的条件,就是信仰佛教,没有其他特别的条件。

只要信仰佛教就可以去寺院办理皈依。带上身份证,到正规寺院登记皈依,寺院会告知举办皈依法会的时间,到时候准时去参加皈依法会,寺院发给皈依证,就成为正式的佛弟子。

皈依之后,学佛修行,等有了一定基础,可以自愿到寺院再受五戒,受五戒之后,就必须遵守五种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感觉做不到这五点,也可以不受五戒,只做皈依弟子,著名的丰子恺先生,就是一个没有受五戒的皈依弟子,还有古代的苏东坡,等等,佛教人士中,不受五戒的也有很多的)

四、如何才能皈依?

如果要成为佛教徒,首先应当皈依,皈是回头的意思,依是依靠,就是回头依靠佛法僧三宝。

受皈依的时候,首先要找一位僧弥作为自己受皈依本师,皈依师按照三皈依仪规举行皈依仪式,下面我就做一个简略的介绍。凡在家善信男女要受三皈着,需在法堂或皈依师方便的地方设法做,供香花灯烛,然后执香在迎礼师的带领下请出和尚,然后受皈依者顶礼三拜、长跪、合掌。皈依师开示完毕后,

就开始请圣,就是请佛法僧三宝来此互见,每请一次都要称自己的法名,顶礼三拜。请完三宝以后,

在和尚的带领下长跪合掌,忏悔自己的罪孽。完了以后再“受皈”,齐念(归依佛、归依法、皈依僧...

)。皈依礼完毕后,是发愿。最后回向,顶礼皈依师。整个皈依仪式方为圆满。

寺院就可以皈依的

五、如何皈依佛门?

1、实行皈依仪式

皈依仪式可在寺庙里进行。一般寺庙都有定期为信徒举行皈依的仪式。如果觉得不方便,比如说,如果附近寺庙一年才举办一两次皈依仪式,而你现在就想皈依,那么你可以自行在佛面前行皈依礼。

因为皈依是心的皈依,就算没有人证,但佛却是无所不在、全知一切的,只要你真心皈依,佛就认你,你就是佛教徒。

2、皈依前焚香,上供。

焚香三支就可以了。供品主要可用香甜的瓜果,切忌不可有荤腥。

3、行皈依礼。

至心郑重的念皈依誓言:“我某某某,今誓皈依佛、法、僧,直至成佛”三遍,每念一遍,磕一下头。向至高无上的佛磕头,是表示恭敬,并求得加持、护佑之意。皈依佛教,主要就是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

4、皈依誓毕,仪式结束。

扩展资料

皈依佛门的方式:

1、在庙中剃度出家。

2、不许剃度,只需一心向佛即可。

皈依后的俗家弟子被称为居士,并颁发皈依证。寺庙中会给居士指定师傅,并根据俗家姓名取法名。俗家弟子在正常生活中并不必从事各种教内活动,只需定期去庙中找自己的师傅,接受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