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字的笔顺

笔顺: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基本字义:

音yīn

1、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yuè)。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2、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

造字法:指事;从言合一。

相关组词:

音乐[yīn yuè]

(名)艺术的一种形式。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分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音量[yīn liàng]

声音的强弱程度。

音响[yīn xiǎng]

声音(多指声音所产生的效果):剧场~条件很好。

读音[dú yīn]

字的念法:统一~,能使国民语言相通,感情融洽。

噪音[zào yīn]

噪声的旧称。

余音绕梁[yú yīn rào liáng]

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屋梁上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音韵[yīn yùn]

(名)指和谐的声音;诗文的音节韵律:~悠扬。指汉字字音的声、韵、调。

靡靡之音[mǐ mǐ zhī yīn]

柔弱颓废,让人委靡不振的音乐。

二、音的笔顺笔画顺序

音的笔顺: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

音的解释:

1.声音;读音:~律。~乐。口~。乐~。杂~。把这个字的~读准。

2.消息:佳~。~信。

3.指音节:单~词。复~词。

4.读(某音):“区”字作姓时~欧。

5.姓。

字源解说:

指事字。“音”始见于春秋时期,金文和小篆描画的都是一个“言”字,在口中加了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声音就是从口中发出的。这声音可以是语音,也可以是乐音。“口”中或加短横,或加短竖,或加小圆圈,形虽不同,作用一致。“音”与“言”在意义上是有联系的。

发“言”为声,声成文谓之“音”。“音”的基本意义古今一贯。楷书是对小篆的楷化,仍然保持了这个形状。也有人认为“音”是个象形字,模拟倒置的木铎及舌。振动木铎可以发音。从这个意思看,“音”的本义也是声音。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中】【音部】 音。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於今切,音隂(阴)。《说文》: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宫商角徵羽,声。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书·舜典》:八音克谐。《礼·乐记》:变成方谓之音。

疏:方谓文章,声旣变转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谓之音。音则今之歌曲也。《周礼·春官·大师》:以六律为之音。疏:以大师吹律为声,又使其人作声而合之,听人声与律吕之声合,谓之为音。《诗序》: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