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终点
陆上丝绸之路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大秦为终点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
二、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什么?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在西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以罗马为终点。“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由于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所以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在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在现代,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答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回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的意义:
一、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这些商品丰富了各国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铸铁冶炼,凿井等技术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四大发明、 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 促进了世界文明进程。
三、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各国各派使节来中原朝见,密切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政治联系;同时波斯、罗马等帝国也遣使来中国,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四、佛 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成为很多人的信仰, 并沿着丝绸之路 的分支,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另外,丝绸之路在促进民族交融、艺术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三、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哪里?
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站在欧洲。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扩展资料:
先秦时期,连接中国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已经存在,丝绸正式西传始于西汉通西域,丝绸之路真正形成始于西汉张骞凿空。
这个时期,丝绸的传播源、传播的目的地、传播的路线都非常清楚,有史可依,有据可查,传播的数量也非常大,东西方是有计划、甚至是有组织的进行丝绸贸易,所以丝绸之路真正开辟于西汉武帝时期。
西汉时,阳关和玉门关以西即今新疆乃至更远的地方,称作西域。西汉初期,联络东西方的通道被匈奴所阻。汉武帝时,中原始与西域相通,开始加强对西域的经略。西域本三十六个国,后来分裂至五十多个,都位于匈奴之西,乌孙之南。
四、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哪里
1、路上丝绸之路:
起点:长安,今陕西西安;
终点:大秦即东罗马帝国,地中海沿岸。
2、海上丝绸之路:
起点:广州;
终点:汉朝是在印度半岛南端,唐朝是在波罗的海沿岸。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
五、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哪
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终点站在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东南沿海,在汉代是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岛。后来发展到了波斯湾地区。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扩展资料: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