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企业文化的落地方法?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可谓人尽皆知。实践中,企业文化的落地执行是企业文化建设最大的痛点和难点。打造落地式企业文化三步走:
第一步:导入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基于战略梳理和文化诊断,搭建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包括文化理念体系、文化执行体系、文化传播体系。
第二步:“4+2”落地模型助推文化落地生根。四大支柱:制度、行为规范、文化主题活动、视觉识别系统;两大手段:考核评价和培训宣传贯穿四大支柱。并配套文化落地实施推进大纲及年度推广实施计划,共同助力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成为员工日常行为的指南。
第三步:企业文化落地“五大功法”,让文化落地有章可循。编:包括文化故事案例集、文化内刊、文化标兵、文化奖杯等模范人物故事与事迹;教:包括各种会议、新员工培训、董事长亲笔信、慰问信、管理者文化讲坛等培训教育;看:包括文化上墙上网、文化入册、文化体验馆等视觉文化;练:包括文化勋章、新员工入职宣誓、新晋管理者就职宣誓等固定仪式;查:包括文化积分、文化符合度评估(价值观考核)。
二、企业文化研究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企业价值观念的形成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倡导阶段。
这一般是企业高层领导人对这个企业经营中的九对关系中的某个或者全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之后,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处理协调这相应关系的标准和要求,这就形成了他个人的相应的价值观念。为了谋求这种价值判断的实现,他一方面会不断地向他人讲说这种价值观念,以让他人认知、理解、并最后接受,成为每个人行为选择的指南和标准。另一方面又会谋求把这价值观念用警句、格言,准确、形象、简洁地表达出来,以便让人容易理解、记忆和传播。
二、标准化阶段。
这就是把这种价值观念所表现的标准和要求,直接转化为强制实施的规章制度。即把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每个人的行为标准,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迫使企业员工按照这种价值观念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这种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不仅是嘴上说说,而且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
三、习惯化阶段。
不但重复的警句、格言所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人们的行为规范要求之后,只要延续一定的时间,它就会变成人们所自觉遵循的一种习惯。因为由价值观念转化成的制度规范,把价值观念的要求与每个人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了,使每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按照由这相应价值观念转化来的制度规范来选择自己的行为。当这种外在强制经过长时间地反复后,也就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形成近似本能的反应,就像熟练的汽车驾驶员遇到特殊情况,不用思考,手脚就会自然而然地采取相应措施一样。
企业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概念、结构、原理等。
二、理念(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哲学等)。
三、制度(产权制度、领导制度、经营管理制度等)。
四、行为规范(员工礼仪规范、职业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准则等)。
五、人员、机器、环境之间的关系。
六、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
三、企业文化落地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制度化”是 企业 文化 落地的保证。下面我告诉你企业文化落地的几个步骤和 方法 。
企业文化落地四步骤
一是“知”,让员工认知感受文化,认识到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二是“信”,让员工认同企业倡导的价值观;
三是“行”,行为受价值观支配,继而从行动养成习惯,坚持企业核心价值;
四是“创”,员工的心智模式改善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变了,能从本质上学会如何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从源头上去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由内而外地改变行为模式,开发出“对”的潜能。
企业价值观有效实现的基本途径在于其系统地渗透经营管理全流程。领导者将价值观传播、灌输给组织和下属,并通过教化、约束、激励、示范等多种方式,强化核心价值观,使员工认可并将其内化为行为准则。这就要求领导者率先垂范,一切活动都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准则;组织文化形成后,成员可按价值准则行动并自我激励,其效果是广泛的、持久的。
价值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遵循员工和群体心理活动规律,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传统与时代、现实与未来等一系列关系,使之既有现实基础,又有一定的前瞻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更要大力培育健康的价值观,逐步迈向“义利合一”“人企合一”“知行合一”的文化境界。
促进企业文化落地方法
(一)提高员工的认知度、认同感
认知是认同的前提,认同又是实践的前提,员工如果不了解企业的文化,不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不会认同和自觉践行企业文化。
(二)加强企业文化培训灌输力度
要突出三点:
1、系统性:企业文化理念是高度凝练的产品,没有经过系统的研习,深入的思考,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能领悟的,因此,引导员工结合自己实际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深入的系统思考,乃是企业文化培训的关键。
2、经常性:根据实际统计表明,一个理念一定要重复7次以上,才能被员工接受,因此,制定一个企业文化培训的长期规划,规范企业文化培训是必要的。
3、层次性:在全员普及性的培训之后,对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是必要的。
(三)要多传播文化案例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旗帜,在朝夕相处的工作环境里,榜样的言传身教能直接影响到身边的员工,让我们难于直接告诉员工你要怎么做的难题,在企业里的其他人已经在怎么做中得以解决,让更多的员工成为先进典型。因此我们要通过企业文化践行先锋的评选表彰,以及企业文化 故事 、案例征集、评选等工作的开展,营造统一的文化氛围,切实发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作用。
(四)要强化企业文化仪式
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标志之一,而利用文化仪式可以达到有效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目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传统仪式,我们要善于利用,充分引导,加强仪式管理,使之与企业价值观的要求相一致。
企业文化落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组成:
1、理念;
2、制度和行为;
3、环境;
4、形象。
文化在哪里?
1、文化在细节中;
2、文化在员工的习惯中;
3、文化无处不在。
落地的“地”包括:
1、发展战略、目标;
2、经营与管理活动;
3、管理制度;
4、品牌;
5、岗位主人翁、岗位将军或榜样;
6、员工的言行;
7、体现文化理念的 事迹 或故事;
8、参与社会活动与自主组织的主题活动;
9、企业环境;
10、文化载体。
猜你喜欢:
1. 关于企业文化学习心得3篇
2. 公司企业文化感悟
3. 企业文化演讲稿
4. 公司企业文化心得体会
5. 企业文化经营理念标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