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军衔制中,军阶和肩章的详细资料是什么?
现行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
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佐官称一佐、二佐、三佐。尉官称一尉、二尉、三尉。曹士:称一曹、二曹、三曹、士长、一士、二士、三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的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军衔在 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 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 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
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 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 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
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目前,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西欧式军衔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
清朝政府规定军衔设六等18级;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规定军衔设六等 16级;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军衔等级最多时设六等 1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196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设军衔共八等 20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大元帅军衔的设置虽然立了法,但没有授予,实际上授了的军衔是八等 19级。1988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起初军衔设为六等18级,后改设为六等19级,现在的等级构成是:将官设有上将、中将、少将三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尉官设有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各一至四级;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三级;兵设为上等兵、列兵两级。
二、日本中尉是什么级别?
日本的少尉是什么级别
日本陆军军衔共计6·等16级,即大将、中将、少将、大佐(校)、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陆军也有元帅军衔,但规定由日本天皇从战功显赫或资深的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自明治维新后至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共有17位陆军大将被天皇颁赐元帅军衔。 日本军衔与有些国家不同的是,大尉、大佐、大将的领、肩章上都只有3颗而不是4颗星。在日本陆军中,军司令官常是中将或大将军衔,师团长多是中将军衔,旅团长多是少将军衔(也有个别是中将军衔的),联队长多是中佐或大佐军衔,大队长多为少佐、大尉军衔,中队长多为中尉军衔,小队长多为少尉军衔。
日本大佐是什么级别
大佐相当于陆军上校
日军军官在二战时采取三级九等制,即将、佐、尉,又各分大、中、少。
1945年二战结束前,旧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六等十六级。所谓准士官即准尉,下士官即军士。按日文称谓其十六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海军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同陆军佐官),士官(同陆军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六等十八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而兵的等级较陆军多两级,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水兵。
日本大佐是什么级别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宫、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16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大佐相当于上校
日本军队中的少佐中佐分别是什么级别的官?
1 旧日军军衔等级,明治维新以后,天皇根据兵库县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议,建立起中央直辖的军队,分为陆军和海军两个军种。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天皇。当时的日本宪法规定,天皇为陆海军之统帅,全权定陆海军之编制及常备兵额,并宣战讲和及宣告 *** ,凡有重要之军事,皆亲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决定废监军部,改设元帅府为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海军等任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时止,日本共授元帅31人,其中,陆军17人,海军13人。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按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日军称上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上校)、中佐、少佐、大尉(日军称上尉为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新日军军衔等级,1950年,日本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重建的日军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干部军衔包括将、佐、尉官3等。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将一相当于上将,将二相当于中将,将补相当于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
新日军1970年增设了准尉,1980年又增设了曹长(即军士长)。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5等18级。
日军上将是最高军衔,授予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陆、海、空三军参谋长;陆军各军长、海军舰队司令、空军航空方面队司令为中将;陆军师长、海军队群司令、空军战斗航空团团长为少将;陆军师参谋长、团长,海军舰长、空军战斗航空团副团长等为上校;陆军副团长、海军副舰长、空军飞行队长为中校;陆车宫长为少校;陆军连长、海军分队长、空军中队长等为上尉;陆军排长、海军分队长、空军小队长为中尉和少尉。
陆军军衔
大将多为陆军司令官,中将多为师团长,少将多为旅团长,中将、少将亦可担任兵种学校校长,大佐多为步兵联队长,中佐为骑兵、战车兵等联队长,少佐为大队长,中佐、少佐也可以是飞行战队长,大尉、中尉可担任中队长,中尉、少尉担任小队长,少尉为联队旗手,军曹、伍长担任分队长。
海军军衔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日本的佐官,相当于大多数国家的校官!
佐官: 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谢谢
望采纳!...
二战日本军衔级别?
元帅、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二等兵、一等兵、列兵。文职军官当中最高军衔是中将,比如日军特务机关总长土肥原贤二就是文职中将。和武将中的大将军衔享受一样的待遇。
陆军编制:日本陆军大本营
集团方面军
师团
旅团
联队
大队
中队
分队
日本的一个联队到底有多少人?大佐是什么级别的?
一个齐装满员的联队大约有3500多人
联队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联队的编制通常有3000-3500人,人数根据兵种的不同而定.常见兵种有步兵,骑兵,辎重兵,炮兵,工兵.特殊兵种有航空兵,船舶兵,电信兵,机动兵(游击战专设兵种),另外还有独立混成联队(由一定比例的步兵和炮兵组成),特设联队(见于太平洋战争后期).各兵种中步兵联队编制人员最多.相当于一个旅的编制.联队长通常由大佐担任,有时也有中佐充任.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的重要象征是军旗,通称"连队旗",步兵联队和骑兵联队以外都没有军旗,军旗是在联队创立时由天皇授予.
大佐 相当于现在的上校
1945年二战结束前,旧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六等十六级。所谓准士官即准尉,下士官即军士。按日文称谓其十六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海军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同陆军佐官),士官(同陆军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六等十八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而兵的等级较陆军多两级,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水兵。
二战后,日本于1950年开始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海,空三军,称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其干部仍为将,佐,尉,三等九级,但军衔称谓与旧日军有所不同,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分别相当于上,中,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1970年增设准尉,1980年又增设曹长(即军士长)。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六等十八级。
日本新旧军衔名称日,汉对照表
旧日军 战后自卫队 汉译名
大将 将一 上将
中将 将二 中将
少将 将补 少将
大佐 一佐 上校
中佐 二佐 中校
少佐 三佐 少校
大尉 一尉 上尉
中尉 二尉 中尉
少尉 三尉 少尉
准士官 准尉 准尉
曹长 军士长
曹长 一曹 上士
军曹 二曹 中士
伍长 三曹 下士
上等兵 士长 上等兵
一等兵 一士 一等兵
二等兵 二士 二等兵
三士 三等兵
元帅只是大将的名誉加级而已,有很多好处,比如参加元老院,拿元帅杖,配校官,尉官各一名,是天皇的军事顾问,称呼一般为海(陆)军大将,元帅当时日军的师团,兵力编组上,相当于我国的军,最高指 挥官是中将;日本的旅团,相当我国的师,最高指挥官是少将编阶;日本的联队,相当我国的旅,最高指挥官是上校编阶。日本「军」的编组,弹性极大,兵力比中国的集团军还要大
日本的军衔有哪些
日本……中国
大将~~上将
次将~~中将
小将~~少将
大佐~~上校
次佐~~中校
少佐~~少校
大尉~~上尉
次尉~~中尉
准尉~~少尉
日本军衔的军衔制度
1840年日本从中国鸦片战争失利中得到教训,看到了改良“兵制与兵器”的重要性。1853年6月,美国军舰炮击鹿儿岛。第二年,英、美、法、荷联合舰队又向下关轰击。日本蒙受耻辱,决心急起直追,效法欧美,改良兵制。当时日本还处于幕府时期。幕府决定仿照西洋军队,组织洋式兵队3个大队,包括步、骑、炮兵共计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规定陆海军将校的阶级。这是日本历史上最早设立的西欧式军衔制度。
日本军衔的等级从大到小怎么分?
旧日本陆军军衔分为将宫、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佐官相当于校官,准士官相当于准尉,下士官相当于军士。
处照日本的称谓,16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根据1906年颁布的《海军军人之名称及阶级表》,日本海军的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校官)、士官(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6等18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兵的等级比陆军多两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水兵。
抗战时期日本的军衔怎么分的啊?和中国对照的军衔?怎么称呼的?
日本:根据「陆军定员令」(明治23年11月1日勅令第267号)
旧日军的最我制是步兵班/分队,记得是8个步枪兵+2个机枪射手或轻迫击炮射手
其上是小队,由3个分队合成,一般为30人,,视情况可加强至50人,相当于排
小队上面是中队,相当于连,一个步兵中队含将校5名、下士10名、兵卒120名、看护手1名计136名,这里的将校是尉级军官,指中队长
大队包括大队部(16名,含战马3匹)+4个中队(各136名)及机关枪中队和步兵炮小队各一
还有一个和大队(小、中大队均为步兵编制)平级的技术兵种编制为连队,一般为装甲兵或航空兵采用
大队的上级是旅团,而旅团可以由连队或大队组成,若是大队,则为旅团本部+4个大队;连队则是2个连队
再往上就是师团了,一个师团下辖三个旅团
基本上到师团级的兵力都以地域划分了如最废柴的第4师团亦称大阪师团
再往上的军基本上就不是一个固定编制了而是根据战役目的编制的例如某某派遣军,其兵力总量不定。著名的关东军实为5个独立守备大队(主要守备南满铁路)和4个师团组成(后增至14个师团)
其军衔基本存在其下对应关系:
下士——伍长
中士——军曹
上士——曹长
少尉——少尉
中尉——中尉
上尉——大尉
少校——少佐
中校——中佐
上校——大佐
少将——少将
中将——中将
上将——大将(最高军衔)
没有元帅军衔,所谓的元帅乃天皇赐予的荣誉称号,无实际军权
各军阶担当的职位如下:大将为方面军司令官、中将为军司令官??师团长、少将为旅团长、中将??少将为各种学校长,大佐为歩兵连队长、中佐为骑兵??战车连队长、少佐为大队长、中佐??少佐为飞行战队长,大尉??古参中尉为中队长、中尉??少尉为小队长??连队旗手,军曹??伍长为分队长。 中国:中国人民 *** 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陆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
三、日本设立的各种军衔如:旅团长和师团长的职务与军衔?请详细回答!
日本建军模式参照德国,如日军的师团和德国的师都是大师制,人数都在20000人以上,而当时中国和苏联的师则定额在10000人左右,仅仅略多于日本的旅团和德国的旅。
但是日军军衔却比德国少几级,所以对应关系比较奇葩。
先说日本的老师德国,德国军衔与职务有比较明确的对应关系,以将官以上为例:
德军集团军群总司令——元帅
德军集团军司令——大将
德军军长——上将(偶尔会有中将,极少,德军的军规模很大,一般都在十万人以上)
德军师长——中将(后期军官不足了也会有少将,极少)
德军旅长——少将
每个职级对应一个军衔,非常工整。
而日军将官只有大将、中将、少将三级,所以对应就比较奇葩了,重叠较多,一般是:
日军参谋总长,总军、派遣军(战区)、方面军司令官 —— 大将
日军军司令官 —— 中将(偶尔有大将,极少)
日军师团长 —— 中将(于是经常会出现中将军司令官指挥几个中将师团长作战的情况)
日军军(相当于集团军)参谋长 —— 少将 (军衔比师团长还低,仅和旅团长相同)
日军旅团长 —— 少将
将官以下的对应比较都比较工整,因为各国都差不多:
联队长、团长——大佐、上校
大队长、营长——少佐(中佐)、少校
中队长、连长——大尉(日军的大尉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上尉)、上尉
小队长、排长——中尉或少尉
四、二战日军军衔是怎么划分的
一、二战日军军衔:
在二战时,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6等16级,分别如下:
1、将官:大将、中将、少将;
2、佐官:大佐、中佐、少佐;
3、尉官:大尉、中尉、少尉;
4、准士官;
5、下士官:曹长、军曹、伍长;
6、士兵: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二、二战日军军编制:
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采用的班、排、连、营、团、师体系不同,日军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师团的编制体系,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
1、分队,日军最小的战术单位是分队,相当于中国军队的班。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轻机枪一挺,编制四人,这四人配备自卫手枪,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2、小队,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
3、中队,日军的一个步兵中队比起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就已经大出不少了。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
4、大队,日军编制的大队是中队之上的编制,与同期的中国军队相比,它远大于一个营日军的一个标准大队约有1000人,包括2个30人的大队,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3个180人的步兵中队,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排,一个122人的炮连。
5、联队,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是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四个步兵中队(一些大队只有3个);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
6、师团,二战时期,日本陆军的师团,是其常设作战单位,总人数为25000人。侵华日军常设甲级师团,又称挽马师团,下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另有1个炮兵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以及1个缁重兵联队,以及师团部和旅团部直属非战斗人员。
扩展资料:
日本军衔中大元帅为最高统帅衔,授予日本天皇。日本在编制军衔里大将是最高军衔。但是,大将军衔的对应军官级别却不是最高的,大将一般对应方面军司令,总参谋长。如,华北方面最高司令长官冈村宁次就是大将。而作为日军大本营的最高军事长官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以及总参谋长基本上相当于元帅级别。
日本中将基本上相当于军级干部,是各军的一把手。日军少将基本上都是师团或是旅团长级别的高级干部,日军大佐,相当于上校军衔,级别也是比较高的一般担任联队长级别,日军中佐:陆军中佐一般担任日军的大队队长职务。日军少佐:日军少佐一般担任中队长,相当于中国的营长或连长级别。
需要强调的是,日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是师团,师团的设置自1886年开始,到七七事变开始前,二战爆发前,日本只有17个常备师团,司令部可以直接领导,所以最初并不设置军一级。后来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日本师团扩充到百个,所以日本设置了军一级,作为统率师团的指挥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军编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军军衔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资讯—重读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军事—二战时日军甲级师团5个不同兵种联队兵力配置情况
五、抗战时期日本的军衔怎么分的啊?和中国对照的军衔?怎么称呼的?
日本:根据「陆军定员令」(明治23年11月1日勅令第267号)
旧日军的最小编制是步兵班/分队,记得是8个步枪兵+2个机枪射手或轻迫击炮射手
其上是小队,由3个分队合成,一般为30人,,视情况可加强至50人,相当于排
小队上面是中队,相当于连,一个步兵中队含将校5名、下士10名、兵卒120名、看护手1名计136名,这里的将校是尉级军官,指中队长
大队包括大队部(16名,含战马3匹)+4个中队(各136名)及机关枪中队和步兵炮小队各一
还有一个和大队(小、中大队均为步兵编制)平级的技术兵种编制为连队,一般为装甲兵或航空兵采用
大队的上级是旅团,而旅团可以由连队或大队组成,若是大队,则为旅团本部+4个大队;连队则是2个连队
再往上就是师团了,一个师团下辖三个旅团
基本上到师团级的兵力都以地域划分了如最废柴的第4师团亦称大阪师团
再往上的军基本上就不是一个固定编制了而是根据战役目的编制的例如某某派遣军,其兵力总量不定。著名的关东军实为5个独立守备大队(主要守备南满铁路)和4个师团组成(后增至14个师团)
其军衔基本存在其下对应关系:
下士——伍长
中士——军曹
上士——曹长
少尉——少尉
中尉——中尉
上尉——大尉
少校——少佐
中校——中佐
上校——大佐
少将——少将
中将——中将
上将——大将(最高军衔)
没有元帅军衔,所谓的元帅乃天皇赐予的荣誉称号,无实际军权
各军阶担当的职位如下:大将为方面军司令官、中将为军司令官�9�9师团长、少将为旅团长、中将�9�9少将为各种学校长,大佐为歩兵连队长、中佐为骑兵�9�9战车连队长、少佐为大队长、中佐�9�9少佐为飞行战队长,大尉�9�9古参中尉为中队长、中尉�9�9少尉为小队长�9�9连队旗手,军曹�9�9伍长为分队长。 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陆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