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禹锡是哪朝诗人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河南洛阳人,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他的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望洞庭》、《赏牡丹》等。

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是唐代中晚期的著名诗人、大臣、文学家和哲学家,素有“诗豪”之称。他的诗歌具有独特性,他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全部都写入到了诗歌里,具有豪猛之气。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望洞庭》、《赏牡丹》等。

刘禹锡代表作

1、《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4、《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二、刘禹锡哪个朝代的,并且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名句是什么?

刘禹锡(772年-842年),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793年,刘禹锡进士及第,为监察御史。贞元末,加入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天论》等。

下面来欣赏一下刘禹锡的诗词吧!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三、刘禹锡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唐朝。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1][2] (一说是匈奴后裔)[3]。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四、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刘禹锡是唐朝的诗人。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刘禹锡简介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

刘禹锡主要作品有

《秋词》、《陋室铭》、《杨柳枝词》、《秋风引》、《望洞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竹枝词二首·其一》、《乌衣巷》、《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竹枝词二首·其二》、《竹枝词九首·其九》等,其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刘禹锡的写作风格

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但他始终不曾绝望,有着一个斗士的灵魂。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刘禹锡的诗大多自然流畅、简练爽利,同时具有一种空旷开阔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

五、刘禹锡是什么朝代 刘禹锡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刘禹锡出生于唐朝,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是中唐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历任连州刺史、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天论》等等。

2、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小官僚,因父亲在江南做官,所以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在他十九岁前后,开始游学洛阳、长安,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在进士及第两年后,就当上了太子校书。后在御史台任职期间与韩愈、柳宗元交情甚好。

3、在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对政治有着极高的热情,并与柳宗元等人组成了革新集团。但是由于改革触犯了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很快就失败了。顺宗被迫让位后,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也被贬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