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球自由人是干什么的?

排球的自由人是专职防守的球员,负责接接发球和扣球(救球)在比赛中被指定为自由人的球员不可以担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换次数是不受限制的,但两次的替换之间必须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换下场者将其替换下场。替换的时间必须在裁判吹哨示意发球前做更换。

自由人有两大功能技术,一传接发与防守起球。当然有的自由人一传接发好于防守,如林莉和孟子旋;有的自由人,防守比一传更出色些,如王梦洁。很

扩展资料:

自由人的相关规则

1、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球员。

7、自由球员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替换上场。

8、自由球员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二、排球比赛中的自由人是怎么回事?

自由人,每个队可以有一名或者没有自由人在场上

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 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6.记录表须注明自由球员。

7.自由球员不得列于轮转表上,但可于比赛前替换上场。

8.自由球员的轮转只限于后排。不得发球或轮转至前排,并不得拦网或企图拦网。

9.如球的位置高于网高,自由球员不得于场上任何位置将球处理过网至对方场地。

10.如第二传球为自由球员于前排以高手将球传出,则第三球攻击高度不得超过网高。

11.自由球员不得为球队队长。

排球名词解释:“双自由人”

按照国际排联竞赛规则的要求,每队比赛中只能设一名自由人,在场上不允许两名身着自由人服装的队员同时承担后排防守任务。我们所说的“双自由人”指的是一名自由人身着规定服装,而另一位则身着普通队员的比赛服,在比赛中以替补队员的身份上场,行使后排防守的实际职能。这样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两位后排防守队员联手保卫本队的后防线。

三、排球运动里什么叫“自由人”

自由人的全称是“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就是在排球比赛中只能在后排进行防守活动的队员。自由人只能去替换在后排的运动员,而且在该运动员在换到前排之前就要将自由人换下。之所以叫“自由人”,主要是因为他在场上的替换次数不受限制,也不用经过第二裁判的批准,就可直接上下场。

自由人最早出现好像是在1996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当时只是使用这一规则,自由人要身穿一个带有字母“L”的马甲上场,一区别其他运动员。当时也没有专职的自由人,各队的自由人都是“兼职”。一般各队都是由对内防守比较好的运动员担任这一职责。中国女排最早出现在自由人位置上的可能应该算潘文莉了,她是一名来自八一女排的主攻。后来自由人正式的被国际排练(FIVB)写入了竞赛规则,自由人也成为排球场上除了主攻、副攻、主二传、接应二传后的第五个“岗位”,也出项了专门练自由人的“矮个子”运动员,出现了像张娜这样的优秀的专职自由人。

具体关于自由人的情况详见2005-2008国际排联竞赛规则第六节。

第六节 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19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19.1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确定

19.1.1各队可以在确定的12名队员中,确定1名队员为“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19.1.2比赛前,必须将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登记在记分表的专栏中。

19.1.3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不能担任队长和场上队长。

19.2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服装

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必须穿着有区别其他同队队员颜色的上衣(或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专门服装),样式可以不同,但必须有与全队一样的号码。

19.3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行为

19.3.1比赛行为

19.3.1.1他可以替换在后排的任何一名队员。

19.3.1.2作为特殊的后排队员,他不可在任何的位置上(包括场区和无障碍区)对整个球体高于球网的球完成进攻性击球。

19.3.1.3他不可以发球、拦网和有拦网试图。

19.3.1.4如果他在本队的前场区(或延长区)运用了上手传球,则不允许其同伴在高于球网处完成对该球的进攻性击球。但他在其他区的传球无碍。

19.3.2替换

19.3.2.1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替换不记在该队的换人次数之内,而且没有次数限制。但两次替换之间必须经过比赛过程。替换他的队员必须是由他替换出场的队员。

19.3.2.2替换必须在比赛成死球后,第一裁判员鸣哨允许发球前进行。比赛开始前,第二裁判员核查完位置后,允许后排自由防守队员进行替换。

19.3.2.3裁判员鸣哨发球后,发球队员击球前,替换不被拒绝,但死球后必须给与口头告诫。如果再次发生应按延误犯规判处。

19.3.2.4替换只能在进攻线与端线之间球队席前的边线处进行。

19.3.3新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指定:

19.3.3.1经第一裁判员的同意,教练员或队长可指定任何一名队员替换受伤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本场比赛中被替换的受伤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不能再次上场比赛。被指定替换他的队员,按照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规定完成本场比赛。

19.3.3.2新指定的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的号码,必须记在记分表的备注栏内。

四、排球队中的自由人是什么意思

"自由球员"或"自由人"是国际排联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试行的一项规则,称为自由球员。

自由防守球员的功能在于加强防守达到平衡攻守的效果。

“自由人”作为排球比赛新规则的产物,在比赛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自由人”在接发球和防守中有明显的优势;合理地选拔、培养“自由人”,并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战术,是提高全队战斗力,发挥“自由人”优势的有效途径,也是赢得比赛胜利的保证。

扩展资料:

自由球员的规则如下:

1、球队可以没有自由球员,但最多只登记两人。

2、一队在比赛时只能有一位自由球员在场上。

3、自由球员必须身着与其他同队球员明显不同颜色的球衣。

4、自由球员的替补不计入普通球员的替换次数(不纪录)。

5、自由球员的替补必须于一球落地之后至第一裁判发球哨音响起前完成(教练无须请求自由球员的替补或使用号码牌);并只限于替换同一人,且同一自由球员的替换至少须以一球的往返为间隔(即一次死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排球自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