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禽指的是?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在明代方孝孺的诗中“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里指鹦鹉的鸣声。

基本解释

鸣声幽雅的禽鸟。

详细解释

鸣声幽雅的禽鸟。

唐 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 陆游《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 高启《天平山》诗:“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二、幽禽兀自啭佳音中的幽禽指什么

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这是明代方孝孺的诗。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幽禽相关典籍: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宋陆游《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

三、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诗中幽禽指的是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诗中幽禽指的是鹦鹉。

全文:

鹦鹉(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译文:

幽禁的鹦鹉仍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在雕饰的笼中亭亭玉立不免有高飞万里的心。

只因为从前会说话,懂得人们的言语,所以致使半生不能在山林中自由地生活。

注释:

幽离:鹦鹉。

兀自:仍旧,还是。

赏析:

被囚禁的鹦鹉,仍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只是因为它会学人说话这门本领,就被人捉,被人关在笼子里终生不得出去,表示有的本领看起来很强大,实际上却会带来灾难,借喻有的人貌似有过人的本事,却也因此而终生不能幸福快乐,得不偿失。

四、幽禽指的是什么鸟

幽禽,鸣声幽雅的禽鸟。明代方孝孺诗“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中,幽禽指的是鹦鹉。贾岛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中,幽禽指的也是鹦鹉。

幽禽解释及典籍

幽禽,鸣声幽雅的禽鸟,文中代指鹦鹉。

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

宋陆游《西村》诗: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明高启《天平山》诗: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描写幽禽的古诗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方孝孺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晁补之《临江仙》(这里幽禽指杜鹃)

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陆游《西村》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高启《天平山》

五、诗中幽禽指的是什么

诗中幽禽指的是鸣声幽雅的禽鸟。

诗中所指的“幽禽”指的是一种鸟类,而这种鸟类是能发出一种鸣声幽雅的禽鸟。

由于古代文人在所做诗词中所指的“幽禽”会根据诗句的情境变化略有不同。

在古代,文人看似写幽禽,实则托物言志。用幽禽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情绪,或者表现自己对往事的一种追忆之情。

鸟类特征

鸟类的身体基本结构适应于飞翔:鸟类的前肢从不用于行走,它们已演化为翅膀;它们的骨骼大部分是中空的;外形呈流水线型,从整体看来形成梭形;其喙在前,飞行时能将空气辟开;胸部肌肉特别发达,两翅能有力地扇动;扁平型的尾部如舵。

六、古诗中的幽禽指的是什么鸟

幽禽是鸣声幽雅的禽鸟,不同的诗指代的也不同。如“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出自唐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这里代指鹦鹉。很多古诗中都含有幽禽,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含有幽禽的诗句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晁补之《临江仙》。(这里幽禽指杜鹃)

“极浦清相似,幽禽到不虚。”——贾岛《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陆游《西村》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高启《天平山》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方孝孺《鹦鹉》

与鸟有关的诗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陈亮《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