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届生是指毕业几年

毕业二到三年算应届生。

应届毕业生身份一般保留时间为2年,两年时间以毕业证时间算起,例如毕业证时间为2021年7月,则应届生身份从2021年7月份算起。在择业期2年内未就业,未缴纳社保,也可以算应届毕业生身份。

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2021年5月13日,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

大学生求职优势:

1、大学生可塑性较强

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淳朴无华,较易适应企业的需求,包括技术要求、制度要求和文化要求,这样的优势是其他求职群体所不具备的。

2、大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较高

由于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不尽如人意,在客观上增强了其对岗位的热爱程度。有调查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应届大学生对首次就业的企业存有感激和依赖感,在运作规范的企业中,应届大学生的流失率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3、大学生并非经历空白

许多用人单位的决策者以为,只有参加工作两年以上,才算有了经历,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大学生虽没有正式工作的经历,但却有学习知识的经历和社会实践的经历。

二、毕业2年之内都算应届吗?

不算。

毕业二年内原则上是不算应届生,但在一些招聘考试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岗位要求应届生,如果没有写明是当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那毕业2年内未缴纳社会保险,也可以算应届生的。

应届毕业生分四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择业期年限的(超过则为往届生)。

3、高校应届毕业生,指该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普通应届毕业生)。

4、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指经统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当年度毕业的学生。

应届生和往届生区别:

应届生是指在规定的年限内毕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毕业生,一般年限是两年;往届生是指查出了规定年限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一般是毕业两到三年以上的毕业生。

应届生和往届生在毕业以后的继续考研和就业上原则上不允许有区别对待,但是在报考条件和求职上一般会有不同的要求。

应届生基本上就是当年刚毕业的学生,在求职就业上相比往届生缺少工作经验,往届生可能已经在工作上有一定的经历,这一点也是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区别。

三、毕业2年之内都算应届吗

毕业两年的学生原则上是不算应届生的。

但是在报考公务员时会有某些职位要求应届生的身份,这里的应届指的是在毕业以后没有签署三方协议,还没有落实工作,这样的学生也可以以应届毕业生的省份报考公务员,如果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就算是已经落实了工作,这种情况就不可以算应届生了。

应届就是指当年毕业的学生,一般在毕业证书上会写明应届的字样。

扩展资料

应届毕业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即将毕业,但是还没有下发毕业证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经处于实习阶段,可以称之为应届毕业生;还有一种应届生的身份就是已经拿到了毕业证书,但是在毕业之后的两到三年之内还没有就业,也可以称这部分学生为应届毕业生,超出时间过长的学生就是往届生了。

简单的说,就是大学毕业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将本人的档案留在了学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场,在毕业的这两年内,都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各类公职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