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1.根据我国劳动法有关规定,每天上班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个小时,且保证每周休息一天
2.如果是计件工作的,应当参照前面的规定计算报酬。
3.此外,如果有法律规定的节假日,应当安差弊排劳动者进行休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团州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虚或族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二、劳动法一天上班不得超过几个小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一天的工作时间如下:
1、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
2、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依据八小时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3、加班每日不超过3小时,因此每日合计不超过11个小时;
4、加班每月不超过36个小时,即最多12天里可以每天上班11个小时。
一、公司有以下行为的,应该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未依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2、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
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
2、企业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
3、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4、法院判决。当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进行。
总之,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一天最多工作8小时。法律的具体规定是正常工资每日不超过8小时,加班每日不超过3小时,因此每日合计不超过11个小时,但最多12天里可以每天上班11个小时。而如果存在加班的,则应该依法进行加班费的给予。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