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工资举报电话是多少
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劳动保障部申请开通了全国劳动保障电话咨询服务专用号码“12333”,也可以去当地的劳动局或者劳动仲裁委举报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0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0条第2款和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7章督促程序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因此,如果公司拖欠你们员工的工资情况属实,你们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扩展资料
对拖欠工资行为的处罚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可以看出,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资方要支付拖欠工资、补偿金(25%拖欠工资额),必要时还要支付赔偿金(但要以造成实际损害为前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233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劳动合同法》
二、拖欠工资的投诉电话号码?
拖欠农民工工资热线电话有12333、12351、12348。
12333(劳动保障客服电话)、12351(工会维权电话)和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两个维权渠道:一是当地劳动局;二是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通了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可在微信当中搜索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来反映欠薪线索。
拖欠农民工工资解决方法
1、向当地劳动执法部门投诉举报。工资被拖欠时,劳动者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
2、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3、去人民法院起诉。很多人都认为去起诉要花很多钱,其实并不然,劳动争议诉讼费每件也只有几元钱。如果请不起律师,还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因此大家不妨放心大胆地运用法律的武器,借助政府、法律的帮助,获得应得的报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劳动法
三、劳动局拖欠工资投诉电话是多少
【法律分析】:一、各地一般统一为12333,也可以直接电话当地劳动局稽查大队;
二、举报的方式还有其他,例如:
1、到就近的劳动局窗口去提出投诉,需带上相关的材料证明;
2、找到网上投诉的网址,提交资料进行投诉,在线的人员会为其解答;
3、直接拨打12333进行投诉。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四、劳动局拖欠工资投诉电话
对于拖欠工资的行为,劳动者可以拨打12333进行投诉举报。拖欠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举报、诉讼、仲裁等方式进行维权。
12333是劳动保障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设立的服务窗口和平台,目的是为市民和用人单位提供免费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等政策法规咨询以及办事指南服务。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七十七条 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者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者盖章。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但是,只要不是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控告、举报的事实有出入,甚至是错告的,也要和诬告严格加以区别。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如果不愿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控告、举报的行为,应当为他保守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