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鸢都是哪个城市

鸢都是潍坊的别称,潍坊市是世界的风筝之都,故称“鸢都”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地跨东经108°10′~120°01′,北纬35°41′~37°26′,东与青岛、烟台两市连接,西邻淄博、东营两市,南连临沂、日照两市,北濒渤海莱州湾。

全市土地总面积 1.61万平方千米,其中农用地 115.81万公顷(耕地79.54万公顷 ,基本农田 69.46万公顷),占总面积71.74%;建设用地30.90万公顷, 占总面积 19.14%;未利用地14.73万公顷,占总面积9.12%。

扩展资料

潍坊的历史沿革: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4月29日,潍坊特别市(省直辖)建立。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1948年6月,昌潍专区建立,驻昌乐,辖昌乐、潍县、安丘、寿南、益临5县。1948年12月,省直辖之益都县划归昌潍专区。次年7月专区机关迁驻益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潍坊市域地专级行政建置主要为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潍坊市,以下领县。1949年到1958年1月前,县下设区乡;1958年1月至3月,撤区并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1983年,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改革行政机构,实行市管县的新体制,县下撤公社设乡镇。

1950年5月25日,昌潍专区驻地由益都迁至潍坊,原胶东区西海专署所辖之昌邑、昌南、潍北3县,及渤海区清河专署所辖之寿光、益寿2县划归昌潍专区。同年,潍坊市建制撤销,并入昌潍专区。1951年,又重置潍坊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鸢都

参考资料来源:潍坊市人民政府-自然地理

参考资料来源:潍坊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二、鸢都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鸢都是潍坊市的别称。

潍坊,山东省下辖地级市,古称“潍州”、“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市域地貌自北向南,由低到高,形成几个台阶。截至2016年,辖4区6市2县。2017年总人口936.3万人。

潍坊市是世界风筝都,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2018年,潍坊实现生产总值(GDP)61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2017年,潍坊市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全国17座城市入选,潍坊名列其中。2018年1月,潍坊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6名。

扩展资料

潍坊叫鸢都是因为那是我国的风筝之都,出土的最早的风筝就在潍坊出土的。风筝在古代称作纸鸢,而潍坊这个地方,本身就是风筝的故乡。

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也就是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清代,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