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喉咙拼音是什么

喉咙

喉咙 [hóu lóng]

[解释] 笼统指咽喉部

喉咙,泛指喉腔与“喉”同义,《灵枢·忧恚无言篇》说:“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说明它在喉腔内、气管上的部位,是呼吸的要道。

人体解剖部位名称。

①系指今之气管。《灵枢·忧恚无言》:“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重楼玉钥》卷上:“盖喉咙为息道……”。

②咽喉之俗称。泛指今之口咽部和喉咽部。参见咽喉条。

③指喉管的最大处。《喉科金钥》卷上:“人言喉咙何也?曰:喉管似龙,故称喉咙。”

咽,古作嚥,与嗌、咽嗌、喉嗌同义。后世又有咽门、咽路之名。喉,古作。咽喉一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咽与喉。相连而有别。咽在后,下连食道,直贯胃腑,为胃之系;喉在前,下通气道,连于肺脏.属肺之系。《灵枢·忧恚无言》说:“咽喉者,水谷之道路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喉风论·咽喉总论》指出:“函呼吸者曰喉,内饮食者曰咽。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称食喉。”可见咽之与喉,各司其职,其区别所在,古人早有认识。

《灵枢·忧恚无言》在论及人体发音机理时指出:“会厌者,声音之户也;口唇者,声音之扇也;舌者,声音之机也;悬雍垂者,声音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颃颡,即鼻咽部。横骨,相当于舌骨。会厌,《难经·四十四难》称其为“吸门”,意为呼吸之门户。《灵枢集注》说:“在咽喉之前,会厌也;在咽喉之上,乃咽、喉交会之处。凡人饮食,则会厌掩其喉咙后而可入于咽。此喉咙之管,故为‘声音之户’,谓声音之从此而外出也。”《医林改错》更明确指出:“会厌,即舌后之白片,乃遮盖喉门之物也。”会厌位于舌骨体后方,上宽下窄,状如花瓣,呼吸时会厌上启,吞咽或呕吐时会厌下盖,以使水谷与气体,各循其道,不致有误。咽喉部另有喉核,即扁桃体,位于咽前柱(舌腭弓)和咽后柱(咽腭弓)之间,左右各一。悬雍垂,又称帝丁、帝钟,俗称“小舌头”,即张口时软腭后向下后方倾斜的正中一突起部。由扁桃体、悬雍垂和舌根组成喉关,喉关以内为“关内”,喉关以外为“关外”。

二、喉咙的拼音

喉咙的拼音hóu lóng。

解释:(名)咽部和喉部的统称,也叫嗓子。

例句:她把它们拿出烤箱,开始扯下蟋蟀的腿和产卵器,因为人吃的时候会戳到喉咙。

近义:嗓子、咽喉。

喉咙造句

1、那西北风像个醉汉,在大雪原上、在小镇的每座房前游荡着,时而放开喉咙狂怒地咆哮,时而好像疲惫地喘着粗气。

2、拾起一颗大杨梅,塞到嘴里,每一根刺溜滑地在嘴里舌头里翻转接触,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轻轻地咬下去,酸甜的汁水溢出来,顺着喉咙咽下去,沁人心脾,酸中带甜甜里有酸的味道真让人回味无穷啊!

3、在炎热的夏天,闻到西瓜的清香会让人心旷神怡,要是"涮"地咬上一口,那甜中带沙,绵中带脆的水水的感觉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带着一股股清香的甘甜流入喉咙,浑身舒畅。

4、他在医院里已经昏迷六个星期了,身上插满了导管,喉咙中也插着软管,而我每天坐在她病床旁,暗暗流泪。

5、老母亲一口饭卡在喉咙儿子嘴对嘴吸出来。

三、喉咙拼音怎么读,喉咙拼音怎么写

1.喉咙的正确读音是:hóu lóng。

2.hóu的声母:h。

3.韵母是:ou。

4.声调是二声。

5.lóng的声母:l。

6.鼻韵母是:ong。

7.声调是二声。

8. 解释:泛指喉腔。

9.和“喉”同义。

10.咽喉是进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

11.咽喉上连口鼻,下通肺胃,是连接口腔和肺胃的通路,又为经脉循行的要冲。

12. 示例: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四、朱自清春的生字词带拼音

1、朱自清《春》生字拼音

巢拼音:cháo,声母ch,韵母ao,声调2声。

喉拼音:hóu,声母h,韵母ou,声调声2。

宛拼音:wǎn,声母w,韵母an,声调声3。

和拼音:hé,声母h,韵母e,声调声2。

嘹拼音:liáo,声母l,韵母iao,声调声2。

晕拼音:yùn,声母y,韵母un,声调4声。

撑拼音:chēng,声母ch,韵母eng,声调1声。

擞拼音:sǒu,声母s,韵母ou,声调声3。

胳拼音:gē,声母g,韵母e,声调1声。

膊拼音:bo,声母b,韵母o,声调轻声。

2、朱自清《春》词拼音+释义

2.1、欣欣然拼音:xīn xīn rán

xīn声母x,韵母in,声调1声。

rán声母r,韵母an,声调2声。

释义:欢欢喜喜的样子。

2.2、赶趟儿拼音:gǎn tàng ér

gǎn声母g,韵母an,声调声3。

tàng声母t,韵母ang,声调4声。

ér特殊元音韵母er,声调2声。

释义:赶得上。

2.3、酝酿拼音:yùn niàng

yùn声母y,韵母un,声调声4。

niàng声母n,韵母iang,声调4声。

释义: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可以指事情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

2.4、卖弄拼音:mài nòng

mài声母m,韵母ai,声调4声。

nòng声母n,韵母ong,声调4声。

释义:指恃恩弄权;夸耀、显露本事。

2.5、黄晕拼音:huáng yùn

huáng声母h,韵母uang,声调2声。

yùn声母y,韵母un,声调声4。

释义:昏黄而不明亮。

2.6、烘托拼音:hōng tuō

hōng声母h,韵母ong,声调1声。

tuō声母t,韵母uo,声调1声。

释义:指陪衬,使明显突出;中国画技法名;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即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扩展资料

朱自清《春》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

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