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圆周率公式是什么?
圆周率公式是:π=圆周长/直径≈内接正多边形/直径。当正多边形的边长越多时,其周长就越接近于圆的周长。
把圆周率的数值算得这么精确,实际意义并不大。现代科技领域使用的圆周率值,有十几位已经足够了。如果以39位精度的圆周率值,来计算可观测宇宙(observable universe)的大小,误差还不到一个原子的体积。以前的人计算圆周率,是要探究圆周率是否循环小数。
国际圆周率日可以追溯至1988年3月14日,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的物理学家Larry Shaw,他组织博物馆的员工和参与者围绕博物馆纪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圆周运动,并一起吃水果派。之后,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继承了这个传统,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举办庆祝活动。
代数
π是个无理数,即不可表达成两个整数之比,是由德国科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兰伯特于1761年证明的。1882年,林德曼(Ferdinand von Lindemann)更证明了π是超越数,即π不可能是任何整系数多项式的根。
圆周率的超越性否定了化圆为方这古老尺规作图问题的可能性,因所有尺规作图只能得出代数数,而超越数不是代数数。
二、圆周率是什么意思 圆周率指的是什么意思
1、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2、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3、1965年,英国数学家约翰 沃利斯出版了一本数学专著,其中他推导出一个公式,发现圆周率等于无穷个分数相乘的积。2015年,罗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中发现了圆周率相同的公式。
三、什么是圆周率和圆面积?
圆周率:一般以π来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它定义为圆形之周长与直径之比.它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 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圆的面积:是指的一个平面图形--圆的面积,而不是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πr的平方,π是圆周率,通常作3.14,r是半径,也就是面积=3.14乘半径乘半径。
四、圆周率是什么
圆周率(P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
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x=0的最小正实数x。
记号
π是第十六个希腊字母的小写。π这个符号,亦是希腊语περιφρεια(表示周边、地域、圆周等意思)的首字母。
1706年英国数学家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1675—1749)最先使用“π”来表示圆周率。1736年,瑞士大数学家欧拉也开始用π表示圆周率。从此,π便成了圆周率的代名词。
要注意不可把π和其大写Π混用,后者是指连乘的意思。
五、什么是圆周率?怎么求圆形的面积?
圆周率是我国西汉末年,刘歆最早根据“圆的周长(不是正6x2ⁿ边形的周长)与直径的唯一一个比是6+2√3比3”发现的。并制定为π=3.1547它只与圆周长有关,对圆面积无关。
根据“化圆为方”发现:因为任一个圆面积被软化等积变形都是它外切正方形面积的九分之七,所以圆面积s等于它直径d三分之一平方的七倍。圆面积公式:s=7(d/3)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