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簿的读音是什么?
主簿读音是什么
主簿_词语解释
【拼音】:zhǔ bù【解释】:官名
【例句】:没想到向来公正无私的主簿大人,这一会儿却是充满了私心。
主簿的读音是什么
主簿_词语解释
【拼音】:zhǔ bù
【解释】:官名。【例句】:没想到向来公正无私的主簿大人,这一会儿却是充满了私心。
三国魏国左宪是主簿还是主薄,怎么读
主簿,音【 zhǔ bù 】。 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 *** 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武功主簿的薄怎么读?是bu还是bo,还是其他的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既然是主管文书,当然念:bu 了,就像平时说的:作业簿(bu)那样。
练习簿怎么读?
簿
拼音:bù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拼音:bó,古同“箔”,养蚕席。
你说的bao,是“薄”。薄:(1)báo(口语),不厚,(2)bó(书面语),轻微、少,(3)bò,薄荷。
两个字在上面的部首上不同,一个是竹字头,一个是草字头。
答:应该是bu,你说的都不对
薄的读音 20分
薄 【拼音】:[báo] [bó] [bò]
【字义】:
báo] 1.厚度小的:~片。~饼。2.冷淡,不热情:~待。3.味道淡:~酒。4.土地不肥沃:~田。
[bó] 1.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2. 轻微,少:~礼。~产。~命。~寒。~酬。菲~。
3. 不庄重,不厚道:~夫。~幸(负心)。~情。轻~。刻~。
4. 轻视:鄙~。厚今~古。
5. 不充实,不坚强:~弱。
6. 迫近:~近。~暮(傍晚)。日~西山。
7. 古同“箔”,帘子。
8. 姓。
bò
常用词组
1. 薄荷 bòhe
杵的读音是什么
词目:仵作
注音:wǔzuò
基本解释 旧时官府中检验命案死尸的人;法医只怕被仵作看出破绽来
详细解释 旧时官府中检验死伤的差役。亦称以代人殓葬为业的人。 唐 李商隐 《杂纂·恶行户》:“暑月仵作。” 宋 廉布 《清尊录》:“女语塞,去房内,蒙被卧,俄顷即死,父母哀恸,呼其隣 郑三 者告之,使治丧具。 郑 以送丧为业,世所谓仵作行者也。”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借尸还魂》:“ 建康 有 陈道人 常与仵作行人往来饮酒甚狎,仵问道人将何为?因曰:‘吾欲得一十七八健壮男子尸。’一夕,忽有 刘太尉 鞭死小童,仵舆致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知县是有了成心的,只要从重坐罪,先分付仵作报伤要重,仵作揣摩了意旨,将无作有,多报的是拳殴脚踢致命伤痕。”《清史稿·食货志一》:“凡衙署应役之皁隶、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番役,皆为贱役,长随与奴仆等。”《负曝闲谈》第一回:“ 陆华园 装作受伤,弄了两个人扶著,扶到县里, 元和县 大老爷把呈子看了一遍,叫仵作下去验伤。” 端木蕻良 《朱刀子》:“小少爷杀死了 路老二 的闺女 翠花 ,现在‘仵作’正在验尸呢!”
在古代,仵作属36行之一,称“仵作行”。其实,仵作既验伤,主要还是验非常死亡的尸体,验致死因由,近似于后来的法医。一般的斗殴,检验方法比较简单。验尸便复杂得多,仵作要在没有解剖尸体的情况下,把详细的检验结果报告给有司,作断案的参考。因之,仵作要懂许多专业知识,精通解剖学及药理病理,知道何处经络受伤便危及哪处脏腑,中何种毒便出现什么症状,判断越准确,对破案越有帮助。所以,仵作几乎都靠名师传授。认真负责的仵作,检验尸体极其详细,从毛发到指甲,决不放过任何细节,一具尸体总要翻来覆去地勘查,寻找可疑之处。那些已腐烂的尸体,高明的仵作也有办法验证,甚至根据枯骨的颜色来判断当初中的何种毒药。潮汕女人骂孩子“脚手多”,乱动东西,说是“仵作脚手”,也是基于这方面。 后来,许多潮汕人把殓尸工也称为“仵作”,那范围便扩大了。
历史地位
仵作在古代都是由地位低下的贱民担任,仵作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与现代法医最大的不同是古代的法医是不能解剖尸体的。古代县官一般都要兼备仵作的职能。
关于宋慈
历史上最著名的仵作是南宋人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南宋福建建阳人,法医学家。少受业于同邑“考亭高第”吴稚门下,受朱熹的考亭学派(又称闽学)影响很深。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任主簿、县令、通判兼摄郡事。嘉熙六年(1239),升提点广东刑狱,后又移任江西提点刑狱兼知赣州。淳佑年间,除直秘阁,提点湖南刑狱并兼大使行府参议官,协助湖南安抚大使陈处理大使行府一切军政要务。宋慈居官清廉刚正,体恤民情,不畏权豪,决事果断。20余年官宦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与刑狱方面有关,深知“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认为检验乃是整个案件“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屈伸之机括”,因而对于狱案总是审之又审,“不敢生一毫慢易心”。发现吏仵奸巧欺侮,则亟予驳正;若疑信未决,必反复深思,决不率然而行。认真审慎的实践,得出一条重要经验,“狱情之失,多起于发端之差;定验之误,皆原于历试之浅”,于是博采近世所传诸书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数家,荟萃厘正,参以自己的实际经验,总为一编,名曰《洗冤集录》,刊于湖南宪治,供省内检验官吏参考,以指导狱事的检验,达到“洗冤泽物”的目的。宋慈死后,理宗为表彰他的功绩,曾为其御书墓......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的读音
应有尽有_金山词霸
【拼 音】:yīng yǒu jìn yǒu
【解 释】: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出 处】:《宋书·江智渊传》:“时咨议参军谢庄、府主簿沈怀文并与智渊友善.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江智渊者!'”
一应俱全_金山词霸
【拼 音】:yī yīng jù quán
【解 释】:应该有的都齐备了.(一应:所有一切;俱:都).
【出 处】:《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二、司州主簿的意思
司州是地名,三国魏(司隶校尉部:治所 河南(今洛阳市东) 辖区 今陕西中部,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部。称为”司州“。)、西晋、北朝以京师周围地区为司州,东晋南迁侨治合肥,南朝在淮南地区设司州,刘宋初置治悬瓠(今河南汝南),再置治平阳(今信阳)。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三、中考文言文《祖逖》原文及翻译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北州旧姓,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中考文言文《祖逖》原文及翻译 ,欢迎阅读。
二十八 *祖逖①
《资治通鉴》
【导读】
祖逖少有大志,中夜闻鸡鸣,起床舞剑,后来“闻鸡起舞”就成了有志者及时奋发的典故。东晋王朝偏安于建康(今南京市),祖逖力主北伐,收复失地。他征募士兵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情辞慷慨。宋以后的诗文多用“中流击楫”这个典故比喻收复失地的决心。
范阳祖逖(tì),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②,同寝,中夜闻鸡鸣,蹴(cù)琨觉(jué),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ruì)③以为军谘祭酒④。逖居京口⑤,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⑥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⑦既遭残贼⑧,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⑨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jǐ)千人廪(lǐn)⑩,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①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十》。《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的通史。主编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著名的史学家。祖逖(266—321),东晋时人。曾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55岁时病逝于雍丘(今河南杞县)。 ②【司州主簿】官职名,主管文书簿籍。司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③【睿】司马睿,袭封琅琊王,后西晋灭亡,睿在建康即位,为东晋元帝。 ④【军谘祭酒】官职名,军事顾问。 ⑤【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⑥【戎狄】旧指我国北方的民族。 ⑦【遗民】沦陷区的人民。 ⑧【残贼】残害。 ⑨【郡国】这里指全国各地。郡,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国,晋王朝分封的藩国。 ⑩【廪】米仓,这里指军饷。 【部曲】汉朝军队建制,这里指军队。【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古人设誓之辞。意思是: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济,渡过江河。
【探究和练习】
一、阅读课文,用口语讲述祖逖的故事。
二、查字典,看注解,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义。
1. 中夜闻鸡鸣,蹴琨觉(蹴: 觉: )
2. 大王诚能命将出师(诚: 将: )
3. 不给铠仗,使自召募(给铠仗: )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将: 楫: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 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因: )
2.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及: 以为: )
3. 睿素无北伐之志(素: )
4. 遂屯淮阴(遂: )
四、把下列短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1. 纠合骁健——
2. 望风响应——
3. 自相鱼肉——
4. 起冶铸兵——
五、背诵课文。
翻译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奋发杀敌,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四、“主簿”的读音是什么?
[zhǔ bù]
主簿是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古代官名。掌置。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文献通考》卷六十三:“盖古者官府皆有主簿一官,上自三公及御史府,下至九寺五监以至郡县皆有之。”隋、唐以前,因为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魏、晋以下统兵开府之大臣幕府中,主簿常参机要,总领府事。习凿齿曾为桓温的主簿,时人曰“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此为主簿权势最盛之时。
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隋、唐三省六部不设主簿,惟御史台、诸寺等署有之。唐诸州以录事参军取代主簿。南宋中叶后,御史台也不设主簿。元诸寺、监、院有关人员,或称主簿,或改称典簿,县主簿简称为簿。明、清太仆、鸿胪二寺及钦天监称主簿,太常、光禄二寺及国子监称典簿,县署则仍称主簿。均系低级之事务官。
五、阅读《祖逖》,完成第12—14题。 ① 范阳祖逖,少有...
12.(
2分,每空1分)答案:(1)如果
(假如)
(2)
向来
(平素)
13.(
4分,每空2分)答案:
(1)夜半听到鸡叫,他踢醒刘琨。
(2)全国各地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
14.
(3分,每点1分)答案示例:
率领自己的部队渡江驻扎淮阴,铸造兵器,招募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