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打镇关西》概括是什么?

《拳打镇关西》概括是鲁达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啼哭,问清原因,激起对镇关西大怒,当即赠送银两,第二天亲自保护金家父女逃出虎口然后径自到状元桥郑屠肉案前,先借买肉故意刁难郑屠,激怒他,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

《水浒传》的意义

《水浒传》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及社会乱象。书中处处可见官员行贿及压迫百姓之事实,表现出当时百姓有苦无处伸张的现象。当时宋江等众起而与当朝政府对抗,多少替百姓出了一口怨气。官逼民反是本书的中心思想,它清楚地告诉为政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救助金氏父女,表现了他富有正义感、疾恶如仇、慷慨豪爽、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鲁提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为,表达了被压迫人民伸张正义的愿望.拳打镇关西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他亡命江湖,最后被逼上梁山.这正是封建社会黑暗、恶人横行、好人遭殃的真实写照。

水浒传拳打镇关西内容概括

拳打镇关西内容梗概:

北宋年间,好汉九纹龙史进来到渭州,结识了鲁达,两人一起去喝酒。路上,遇见好汉李忠,于是三个人一起去喝酒。 到了酒馆,听到隔壁传来一阵阵啼哭,鲁达得知金翠莲被镇关西纳她为妾,还写了三千贯彩礼钱的文书。可这三千贯钱,一文都没有给。不得已,父女二人只好在酒楼卖唱。

鲁达从身上掏出所有的银子,又让史进和李忠凑了些,凑足十五两银子,给了金翠莲父女,让他们第二天一早回东京去。送走了金翠莲父女,鲁达越想越生气,快步快步来到状元桥。

到了郑屠户的肉铺前,郑屠户正坐在里面喝茶。鲁达不动声色坐下,说要要十斤精肉,肥肉和肉酱。郑屠剁了半个时辰,搞得身上大汗淋漓。 鲁达说还要十斤寸金软骨。郑屠说鲁提辖捉弄他。 

鲁达于是把肉馅往郑屠户脸上一扔,于是两人就打了起来,鲁达三拳打死郑屠还说郑屠装死,才得以逃走 。鲁达无处可去,只好跑到五台山出家避难。但他喜好饮酒吃肉,耐不住清规戒律,没几天就因喝酒闯下大祸。寺院主持给东京大相国寺主持写了一封信,让鲁智深去那里修行。

扩展资料: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描写细腻,动静结合,人物真实,有血有肉,是由于鲁智深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性格优缺点。

作者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的鲁智深形象过程中采取的手段是现实主义的,这就值得我们充分地学习和借鉴。当代文学作品普遍充斥着些许浮躁的情绪,作者总是希望通过对现代主流价值理念的灌输塑造出最生动鲜活的人物,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不科学的。

只有如实客观的记述社会生活中人物形象,并加以适当的艺术加工(但绝非刻意隐去所有缺陷强行炮制一个“完人”),才能刻画出如鲁智深一样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人物形象。

参考资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百度百科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概括

《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概括是:

鲁达原是渭州提辖,一次在茶坊吃茶,结识了史进以及教史进开手的师父李忠,三人到酒楼喝酒,听到隔壁阁子有女子哭泣,鲁达询问得知是民女金翠莲被恶霸“镇关西”强娶后抛弃,不禁勃然大怒,救济金氏父女,答应替他们报仇。

次日一早,鲁达安排金氏父女离开。后赶到郑屠的肉铺戏弄他,郑屠恼怒之下抄起刀便去和鲁达拼命,却被鲁达三拳打死。他见情势不妙,一边声称郑屠诈死,一边迅速离开现场,逃出渭州。

鲁智深的性格特点:

鲁智深并不是只具有热血与理想主义的勇夫,他还不乏智慧与践行的能力。在去找郑屠麻烦的时候,鲁智深最初只是买肉,左挑剔右挑剔,让郑屠按捺不住,主动找他麻烦。

这样鲁智深便理所当然地还手。打死郑屠后,又指着郑屠的尸体说“你诈死”。在这里,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也展露了出来。

鲁智深的性格在颇具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粗鲁莽撞、勇猛急躁的缺点。如果他在五台山耐住佛家清苦,便不会醉酒打人,破坏寺院,最终被智真长老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