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封闭针应该挂什么科?
打封闭针就诊疼痛科无疼痛科的医院可以就诊骨科。
打封闭针又称封闭疗法,封闭疗法是将一定的药物注射于痛点、关节囊、神经干等部位,可以起到消炎止痛,解除痉挛等作用。当人体某部组织或器官发生炎症,损伤或疼痛时,会激起局部的神经冲动,并向人体的中枢神经传导,影响中枢神经的机能活动。施行封闭疗法可以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入通路,维护中枢神经的正常功能,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利于局部炎症的消退,及疼痛的缓解。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局部,在病变局部发挥最大的治疗作用。封闭疗法主要是利用激素的抗炎作用,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致病因子对机体的损害,同时加入的局麻药,它可以缓解疼痛,增强效果。
二、封闭针的说明
“神经阻滞”与“封闭”是一回事吗
神经阻滞:是指直接在末梢的神经干、丛、脑神经或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入药物或给予物理性刺激而阻断神经传导功能称为神经阻滞。而通过神经阻滞达到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目的者则称之为神经阻滞疗法。
封闭疗法:起源与前苏联和英国,又称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是将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以阻断病变部位的不正常刺激向大脑的传导,因而改变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加速疾病的痊愈。
神经阻滞的英文是“Neural blockade”或“Nerve block”,这一术语已被全世界应用了近百年了,目前仍在应用,系指用药物等手段阻止了神经冲动的传导,无论如何也不应译成"封闭"或"神经封闭"。可是,目前仍有不少医生将“神经阻滞”或“注射治疗”称为“封闭”。
“封闭”一词是在五十年代产生于国内的,那时由于和国外的学术信息交流很困难,难以了解国外的正确的术语,是可以理解的。时间长了,也就被叫习惯了。但时至今日,还是提倡使用正确的国际通用的医学术语为好。就好比将"腹痛"称为"肚子疼"一样,虽然没什么大的错误,人人都能听懂,只是由医生的口中说出来,使人感到不规范。
许多非疼痛治疗专业医生,甚至一些护理人员,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和训练,热衷于在疼痛点、穴位或神经末梢处注射多种药物来缓解疼痛,他们自称为"封闭疗法"。有的在注射液中加入少量局麻药物,有的则不加入。有的医生在局部注射的药物种类繁多,例如在注射液内加入抗生素、动物血液制品、动物脏器制品、中药制剂、抗免疫制剂、抗肿瘤药物。这类治疗虽然有时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但也发生了许多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事例。也有一些社会的闲散人员,以赚钱为目的,“一针走天下”,到处“封闭”,使“封闭”一词增添了不良色彩。这种"封闭疗法"的称呼流传甚广,使某些医务人员和一些患者对正规的"神经阻滞"也产生误解,甚至存有惧怕心理。我认为,正规的医生不宜使用“封闭”这一不正规的词汇。况且, 在英文、俄文和日文的疼痛文献中也找不到"封闭"一词的来源,在疼痛治疗中,还是称为神经阻滞或注射治疗为好,这两个术语是全世界通用的,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由此可见,两者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概念,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治疗的最基本的手段,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广大疼痛患者解除切身的痛苦。
至于相当多的普通人认为打“封闭”骨头会变脆,事实真的如此吗?可能是有一些一知半解的人认为药物中含有激素,含有激素就会骨质疏松,我曾在一本骨质疏松的专著中找到这样一句话:“隔日给予可的松25毫克,1年后小梁骨骨量减少3.5%”,可见我们在疼痛治疗时所用的那一点点激素是微不足到的,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在疼痛治疗中就可以随便使用激素,要做到既不害怕用激素,又要充分认识激素的药理和副作用,合理应用,防患于未然,遇到病人有这方面问题要耐心解释,患者应该会逐步认识到两个概念和两种治疗方法的真正区别的。特别是随着疼痛事业的不断发展,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科普宣传,把“神经阻滞”误认为“封闭”,甚至决绝接受治疗的错误观点就一定会得到澄清!
三、运动员打的封闭针是什么?
封闭是将一定浓度和容量的强的松龙注射液和盐酸普鲁卡因(或它们的同类药物)混合,注射到病变区域的一种疗法,主要是针对身体上肌肉,关节、骨的一些损伤进行的暂时性处理。体育运动对身体各部分的损伤非常常见,运动员的肌肉、肌腱、关节、骨组织因为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由于对运动成绩的追求,往往会使运动员的运动量过大或者运动计划不合理而使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受损,而且通过老师平常讲的例子,在运动员受伤的时候,一般教练员包括运动员自己都不会对自己的伤病足够重视,继续训练,使得最后小病攒成大病,对于运动员之后的运动生涯甚至是正常的生活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有句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运动员在天天大强度的锻炼下,大伤小伤就如家常便饭一般平常,文体方面的技术养成我们都知道,一天不练就无法保持足够准确和娴熟的手感水平。这种情况下,运动员的伤病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恢复,而伤病给运动员带来的活动限制以及疼痛反应也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运动员参加比赛之前,为了减轻运动员的疼痛反应,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通常会在伤病处例如椎管,神经,肌肉肌腱处注射封闭针,封闭针的成分经常也用于一些医疗的局部麻醉,可以起到暂时的镇痛效果,有助于运动员更好的完成动作,保证比赛的正常发挥。
四、打一针封闭会减寿半年是真的吗?封闭针对人体有哪些伤害呢?
封闭针一打,寿命减掉半年,这种谣言确实没有听过。封闭针在临床中常用,如果真是这样严重危害健康,那治疗的意义就没有了。
封闭针的作用
很多患者会误解封闭只是止痛,并没有治疗效果,症状容易复发。其实打封闭可以治愈很多疾病,例如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打封闭疗效不好,很多时候是因为封闭针里有麻醉药,很多人觉得这就是“病好了”,所以在封闭治疗后完没有很好的休息,又反复多次刺激原来的病变部位,炎症又死灰复燃。
正确的治疗方式
正确的治疗方式应该是:打完封闭治疗后,休息一段时间,让病变部位的无菌性炎症彻底消除,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遵循医嘱
封闭疗法是一项有足够的临床循证证据支撑、安全、有效、经济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不用谈之色变,只要您找到到正规的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诊断明确,痛点明确,是封闭求的适应症,排除了禁忌症,按照规范的流程操作,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也需要您术后能够遵循医嘱,避免复发,争取一针病除。
伤害
临床上打封闭针短期内会引起肌腱或韧带脆弱,引起撕裂的可能。如果长期都是打封闭的话,有可能引起水肿脸、水牛背等副作用,打封闭还容易引起周围组织的感染。如果偶尔打一次,一般来说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患者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现在科技发展迅速,封闭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例如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实现更精准的注射,更高效副作用少的药物应用临床,更好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治疗。希望被病痛折磨的人们能够早日康复。
五、为什么要打封闭针?对身体有啥危害吗?
打封闭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是一种具有强大抗炎作用的药物,可以消除身体局部部位的炎症反应,阻滞疼痛神经传导,减轻疼痛,对于某些常见炎性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骨关节炎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一般需要长期吃药缓解疼痛的病人,不仅疼痛容易反复发作不易控制,反复吃药还容易损伤脾胃。往往会要求大夫来打利多卡因与激素药强的松龙、曲安奈德等配伍组成的封闭药。
虽然打封闭针能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却也有一些连带的副作用!
1、皮肤色素改变,皮肤变薄,这是因为激素药物激活皮下脂肪酶,分解皮下脂肪导致的。一般打封闭针的部位皮肤会变薄,颜色变淡。
2、打封闭的部位更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一般糖尿病患者,皮肤条件不好,贴过膏药的人都不建议打封闭针。
3、由于极速可能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粘膜黏液分泌,胃溃疡等胃部疾病容易加重,因此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不建议打封闭针,如果需要则应服用预防性的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除了上述副作用,由于封闭药物中含有少量激素,如果反复使用,可能会导致向心性肥胖、皮肤多毛、骨质疏松、严重感染等情况。因此一般建议打封闭针不要超过2次,且高血压、消化道溃疡病患者应谨慎选择封闭针。
参考文献
[1]王伯尧.“打封闭”你最该知道的事[J].农村百事通,2019(23):56.
[2]郭仲华.打封闭针要预防副作用[J].家庭医学,2019(09):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