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朝的首都是哪里?
唐朝的首都即都城是:长安
唐朝,618年唐高祖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建都洛阳,自此以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并列为首都,两京并重。
长安和洛阳都是唐朝的首都。618-904年首都为长安,904-907年首都为洛阳。
唐朝都城长安规模:
唐长安城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墙内面积的9.7倍,汉长安城的2.4倍,北魏洛阳城的1.2倍,隋唐洛阳城的1.8倍,元大都的1.7倍,明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等三部分构成,外郭城包括坊与市。坊为住宅区,市为工商业区。市里面有店铺,称为“肆”。“行”是由集中于同一区间经营同一种货物的“肆”组成的。市分为东西二市,其中,西市较东市更为繁华,外商云集,盛行胡风。
至盛唐,长安为当时规模最大、最为繁华的国际都市。
二、唐朝的都城?
唐朝在618年时,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建都洛阳。
李隆基当皇帝时,改东都为东京,此时的长安相应称为西京。李亨(肃宗)当皇帝时,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4个陪都,即东京洛阳、北京太原、西京凤翔、南京成都,此时的首都长安改称“中京”,唐朝形成了“五京制”的格局。
唐长安城有2市108坊,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
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 理念设计,以皇宫紫微城为核心,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六倍,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宫、元朝皇宫、明清故宫所仿效。
扩展资料
有两个都城的原因
定都洛阳,是武则天这位伟大女皇的决定。由于长安处在唐朝统治的关陇贵族的包围当中,所以,武则天换个新的首都。由于武则天改朝换代,把唐朝变成了周朝,自然要换新首都了。
在综合了各种考虑以后,武则天觉得还是选择了洛阳,因为定都洛阳既可以监视关中地区的一举一动,还能逃离关陇贵族的包围,又能对全国地区进行很好的控制。于是,武则天就定都洛阳,又对新王朝的官职进行了变动。
既然有了长安和洛阳这两个首都,后来的唐朝统治者也就没有更改前人的决定,就用了两个首都,也不再做任何的变动了。这样的两都制度一直存在着,直到唐朝灭亡,对后来的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