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元节(鬼节)是哪一天

1.中元节有几天?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但要注意前后两天农历七月十五是农历的第一个月,但在一些地方,如中国南方,它是在7月14日。道教称这个节日为中元节,佛教称它为兰花盆节,民间称它为鬼节,在七月半。古代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的第一天开始,持续一个月,直到七月三十日。

二、中元节的意义

农历7月15日是中元节,但7月14日到16日是鬼门关开门的时间。鬼门关开启,主要是为了让从冥界游荡而来的鬼魂能够回到死者身边,与亲人相见。从佛教来说,打开鬼门也是佛祖的慈悲,让很多未完成心愿的鬼在死里摆脱烦恼和遗憾,忏悔释怀,最终走出苦海。所以在佛教中,7月15日被称为“佛喜日”。在这些日子里,要尊重就好。就算不信鬼神,也不能随意批判。

三、过年过节的十大禁忌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鬼,睡觉是最容易被侵犯的时候。

2.夜游:性格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鬼纸:鬼纸烧死人,金纸烧神仙。乱烧鬼纸只会招来更多的鬼。

4.偷祭品:这些为了祭祀而死的人,未经他们同意就使用,只会给自己带来说不尽的厄运。

5.吹口哨:晚上吹口哨容易吸引看不见的东西。

6.骂人: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骂人。尽量把它们和代号搭配起来,以免被记住。

7.游泳:这个时候,我就和你玩抬脚的游戏。如果我不小心,我的生命将被夺走。

8.环顾四周: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喜欢躲起来吓唬人。如果你被四处张望吓到了,那就是他们侵犯你的最佳时机。

9.榕树放在你家门前:因为榕树是阴生植物,也是鬼的最爱,除非你想让它们来家里坐坐。

10.熬夜:最受欢迎的时间是深夜,最闹鬼的时间也是深夜。相比之下,谁会赢?

二、鬼节是几月几号

鬼节是农历几月几日?鬼节是中元节吗?

农历七月十五就是七月半鬼节,即是传统的中元节。中元节又称七月节或盂兰盆会',为三大鬼节之一;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有些地方,尤以中国南方,是七月十四日,相传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为逃难而提早一天过节),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部分客家人的称谓,相对于中秋为八月半)。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中国的三大鬼节

(1)清明节(公历4月4、5、6日中一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被称之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2)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3)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是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汉族传统的祭祀节日,也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三、中元节是哪一天

中元节农历是七月十五这一天,“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的法。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民间主要的习俗活动有:放河灯,祭祖,烧街衣,祈丰收,蒸面羊,吃鸭子等。其中主要禁忌有:忌买鞋,忌说鬼,忌夜游,忌游泳,忌偷吃祭品,忌晚上拍照,忌把玩冥纸,忌乱吹口哨,忌披头散发,忌床边挂风铃等。

关于中元节的习俗,全国各个地方均有不同。比如河北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山西省永和县读书人于此日祭魁星。长子县的牧羊人家与中元节屠羊赛神。河南省商丘县中元祀地官时,悬挂纸旗于门口,传说可以防虫。孟津县中元节放风筝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