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狡兔三窟指的是狡猾的兔子会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用来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但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具有贬义色彩,通常在表示某人工于心计为人狡猾的时候使用

狡兔三窟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狡兔三窟反义词: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狡兔三窟的典故/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冯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出发前,冯谖问孟尝君需要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想了想,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地,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农户,立即以孟尝君的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全部烧掉了,大家都非常感激孟尝君。

冯谖返回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冯谖说:“您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我只替你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谖以他的名义免除了薛地的债务之后,虽然非常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后来,齐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只好退居薛地。

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了,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孟尝君这才明白冯谖的苦心,连连道谢。冯谖说:“狡猾的兔子尚且有好几个窝,您只有一个,怎么够呢?”于是多方活动,终于让齐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

二、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

狡兔三窟,汉语成语,拼音是jiǎo tù sān kū,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

白话释义

《战国策·齐策四》:“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谖回来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的重臣喜欢结交和收养各种各样有一定本领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

这种做法一时成为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收养的门客都很多,人们称他们为“四公子”。这里我们给大家说说齐国的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名叫田文,是田婴的儿子。田婴在孙膑指挥的马陵战役中担任过副将,因作战有功,齐国把他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称为薛公。田婴死了以后,田文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和封地,号称孟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