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镇国之宝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列举如下:
1. 北京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2. 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它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
3. 北京故宫博物院: “大禹治水”
“大玉山大禹治水”的玉山用料产自中国新疆和田,为致密坚硬的青玉。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在山崖峭壁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在开山治水。“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00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我国的国之瑰宝。
4. 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
中国春秋晚期的越国青铜器。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剑长55.7厘米。
5. 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于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
6. 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
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7.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镶金兽首玛瑙杯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宝级文物。唐兽首玛瑙杯,我国历史文物,产于唐朝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8. 河北省博物馆: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1968年,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
9.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10. 河南博物院:春秋莲鹤方壶
1923年出土于河南省,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是春秋时期的器物。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
中国国家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如下:
1、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反映出我国史前时期绘画艺术的萌芽风格,是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是迄今为止在考古发现出土的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绘画作品。
2、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
这件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彩陶人面鱼纹盆,是我国新石器时期彩陶工艺的典范,是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代表作,是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标志。
3、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陶鹰鼎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唯一的一件鸟类造型的陶器,开创了商周时期鸟兽形青铜器造型的先河,是距今6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聪明与智慧的结晶,是极其罕见的文物珍品。
4、商代青铜司母戊大方鼎
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是商代工匠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商周青铜文化的杰出代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5、商代青铜四羊方尊
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的体型最大、份量最重的商代青铜方尊,是商代青铜器铸造的巅峰之作,被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作为我国古代文物的精华和杰作被编入教育部中学历史教科书。
